三亚老胶林长出“新财富密码”
三亚老胶林长出“新财富密码”

“开割!”近日,随着一声令下,三亚环农集团旗下三亚南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作业区7队的橡胶园内,20多名胶工快步走入胶林开始割胶作业,一滴滴乳白的胶水滴入胶杯中,正式拉开2025年三亚南新近万亩橡胶林开割的序幕。

橡胶林里,只见胶工们弯腰、挥刀,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他们的身影在林间不断移动,不一会儿,乳白色的胶水顺着割痕缓缓流入胶杯,如同一条条乳白色的丝带,承载着胶工们的希望与汗水。

4月28日上午,在三亚环农集团旗下南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作业区7队的橡胶园内,胶工正在割胶。 记者 刘琪成 摄

橡胶是工业的血液,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三亚凭借独特的光热条件,成为海南橡胶的重要产区之一。三亚南新实业有限公司前身为海南省国营南新农场,自20世纪60年代起,这里便与橡胶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得天独厚的土壤环境和高温高湿的气候,使得这里产出的橡胶干胶含量在29% - 30%之间,品质上乘,橡胶产业曾一度是南新农场的支柱。如今,三亚南新实业有限公司拥有9800多亩天然橡胶林,分布在21个生产连队,110余名胶工坚守岗位,延续着这片土地与橡胶的故事。

“割胶可不简单,既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南新实业公司第五生产队队长钟玉章,这位在橡胶林里摸爬滚打了30多年的老胶工,说起割胶滔滔不绝。

21生产队的胶工符才和妻子都是胶林里的“老把式”,他一边麻利地割着胶,一边笑着说:“我割胶30多年了,这辈子都离不开这橡胶林。以前凌晨一两点就得起床,一直忙到上午10点多才能收完胶水,特别辛苦。不过现在听说胶价涨了,我们干劲十足!以前一个月收入才几百块,现在我们夫妻俩加起来能过万,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前些年,受市场行情影响,胶价持续低迷。与此同时,橡胶树大多已种植超过三十年,逐步进入衰老期,产量大幅下降。胶工队伍也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曾经400多人的队伍,如今因胶工退休已缩减大半。传统橡胶业务营利困难,这些问题也是海南橡胶产业近些年面临的共性难题。

如何利用好现有的经济林,激发新的活力?这些年三亚也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南新实业公司走在了前头。

“仅靠产胶,收入单一,而且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太大!”三亚环农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三亚南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飞道出了公司的担忧。为此,南新实业公司深入研究,决定调整发展路径。在加强护林保胶的基础上,公司制定了橡胶林下经济2025 - 2030五年发展规划,将因地制宜实施“橡胶 + 南药”“橡胶 + 食用菌”“橡胶 + 畜禽养殖”等立体种养模式,通过多元化经营,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同时,积极引入物联网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等智慧农业技术,努力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促双赢,打造三亚林下经济发展高地。

据悉, 700亩林下草豆蔻在“五一”后启动种植,林下种斑斓、养鸡等高附加值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筹划中。陈飞满怀憧憬地说:“过去我们‘靠天吃饭’,现在要让胶林‘一地生多金’,让老胶园既飘胶香,也飘果香、药香,成为三亚‘两山’转化的鲜活样板!”

原标题:

探索“橡胶+”经济模式

三亚老胶林长出“新财富密码”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5-06 06:5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06 06:4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06 06:5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06 06:5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05 04:1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05 04:5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05 05:0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05 05:03
来源:新华社
2025-05-04 08:42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三亚老胶林长出“新财富密码”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07 10:00:50

“开割!”近日,随着一声令下,三亚环农集团旗下三亚南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作业区7队的橡胶园内,20多名胶工快步走入胶林开始割胶作业,一滴滴乳白的胶水滴入胶杯中,正式拉开2025年三亚南新近万亩橡胶林开割的序幕。

橡胶林里,只见胶工们弯腰、挥刀,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他们的身影在林间不断移动,不一会儿,乳白色的胶水顺着割痕缓缓流入胶杯,如同一条条乳白色的丝带,承载着胶工们的希望与汗水。

4月28日上午,在三亚环农集团旗下南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作业区7队的橡胶园内,胶工正在割胶。 记者 刘琪成 摄

橡胶是工业的血液,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三亚凭借独特的光热条件,成为海南橡胶的重要产区之一。三亚南新实业有限公司前身为海南省国营南新农场,自20世纪60年代起,这里便与橡胶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得天独厚的土壤环境和高温高湿的气候,使得这里产出的橡胶干胶含量在29% - 30%之间,品质上乘,橡胶产业曾一度是南新农场的支柱。如今,三亚南新实业有限公司拥有9800多亩天然橡胶林,分布在21个生产连队,110余名胶工坚守岗位,延续着这片土地与橡胶的故事。

“割胶可不简单,既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南新实业公司第五生产队队长钟玉章,这位在橡胶林里摸爬滚打了30多年的老胶工,说起割胶滔滔不绝。

21生产队的胶工符才和妻子都是胶林里的“老把式”,他一边麻利地割着胶,一边笑着说:“我割胶30多年了,这辈子都离不开这橡胶林。以前凌晨一两点就得起床,一直忙到上午10点多才能收完胶水,特别辛苦。不过现在听说胶价涨了,我们干劲十足!以前一个月收入才几百块,现在我们夫妻俩加起来能过万,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前些年,受市场行情影响,胶价持续低迷。与此同时,橡胶树大多已种植超过三十年,逐步进入衰老期,产量大幅下降。胶工队伍也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曾经400多人的队伍,如今因胶工退休已缩减大半。传统橡胶业务营利困难,这些问题也是海南橡胶产业近些年面临的共性难题。

如何利用好现有的经济林,激发新的活力?这些年三亚也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南新实业公司走在了前头。

“仅靠产胶,收入单一,而且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太大!”三亚环农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三亚南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飞道出了公司的担忧。为此,南新实业公司深入研究,决定调整发展路径。在加强护林保胶的基础上,公司制定了橡胶林下经济2025 - 2030五年发展规划,将因地制宜实施“橡胶 + 南药”“橡胶 + 食用菌”“橡胶 + 畜禽养殖”等立体种养模式,通过多元化经营,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同时,积极引入物联网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等智慧农业技术,努力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促双赢,打造三亚林下经济发展高地。

据悉, 700亩林下草豆蔻在“五一”后启动种植,林下种斑斓、养鸡等高附加值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筹划中。陈飞满怀憧憬地说:“过去我们‘靠天吃饭’,现在要让胶林‘一地生多金’,让老胶园既飘胶香,也飘果香、药香,成为三亚‘两山’转化的鲜活样板!”

原标题:

探索“橡胶+”经济模式

三亚老胶林长出“新财富密码”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