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融媒体采风活动走进三亚市天涯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
取活陶泥、手工制陶、钻木取火、堆叠椰壳、祈祷仪式、露天烧制、淬火加固……跟随黎陶非遗传承人的脚步,采风团近距离观看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制作流程,体验非遗传承的经典文脉和悠久历史。独树一帜而又别具特色的传统技法深深吸引了采风团成员的目光,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摄记录下眼前一幕。
采风团走进三亚天涯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观看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制作流程。李少云 摄
“过去我对黎陶也有所耳闻,今天亲眼看到古老神秘的制陶技艺,还是大为震撼!薪火相传、代代延续,如此原始传统的技艺能保存完整,离不开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守护。”采风团成员郭天琪感慨道。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智慧。这些陶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展现了黎族同胞对美的追求和艺术审美,反映了黎族文化传统和风俗特点。2006年,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三亚市天涯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不仅有传统烧陶露天台和原始陶器收藏品,还可以看到现代化烧陶机器,这是非遗传承和焕新的缩影。“这里还是三亚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习基地,有一名省级传承人,十名市级传承人,每年平均生产陶器三千余件,年收入近百万。”三亚市天涯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非遗传播者董佳佳介绍道。
2014年,三亚市黑土黎陶手工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借助三亚市天涯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作为平台,积极组织周边村舍妇女参与到黎陶制作生产和销售中,为农村妇女带来了就业岗位,使经济困难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此外,三亚市天涯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还积极推动黎陶文化传承培训和宣传推广,每年开展黎陶文化培训人数达300人,每周进小学校园进行黎陶培训,开展旅游研学活动,打造黎陶文化打卡基地、网红打卡基地、文化传承基地。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很好地展现非遗工坊发展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成效,传播海南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新成果,进一步提升海南非遗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推动海南非遗在创新传承中发展。
据了解,“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融媒体采风活动邀请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及新媒体,组成四路采风团队,深入探访贵州、云南、海南、河南、浙江、湖南、陕西、甘肃、青海、河北、内蒙古、山东等12省多地非遗工坊。
原标题:
“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融媒体采风活动走进三亚
感受黎陶文化岁月深处的烟火与诗意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少云 实习生 刘秋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