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赴,四海揽才。4月13日,三亚市2025年名校优才引才专项行动(武汉站)在武汉大学正式拉开帷幕。
跨越千山万水,以“招聘会”为桥梁,三亚怀揣着求贤若渴的诚心,只为吸引更多英才汇聚鹿城,共绘发展蓝图。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
优质岗位众多,学子积极投递简历
9时,武汉大学星湖体育场馆内热闹非凡,三亚各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摆放宣传资料、调整展板,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地展示给求职者。展板上,招聘信息、公司简介、人才政策等一应俱全,吸引了学子驻足观看。
随着招聘会的正式开始,学生们纷纷涌向会场,或手持简历,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职业舞台。各个招聘展位前,很快便围满了前来咨询的学生。有的仔细浏览着岗位信息,有的与招聘负责人深入交谈,了解岗位的具体要求和职业发展前景。
此次三亚“引才”行动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35家优质企业提供了涵盖金融、医药、商贸等多个行业的岗位,薪资待遇也颇具竞争力。其中,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的招聘岗位最高年薪可达60万元,全场25万元~35万元年薪的岗位占据了相当比例。这样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让不少学子眼前一亮,纷纷表示愿意考虑前往三亚工作。
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李月在仔细研究了岗位信息后,向两家心仪的企业投递了简历。她表示,三亚的岗位不仅种类多,而且薪资待遇优厚、发展空间广阔,希望有机会能为三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汉大学地理学专业的学生邓梦怡也对三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从当天的推介活动中她了解到,三亚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外,南繁、深海等产业正快速发展,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更是为三亚带来了无限机遇。她表示,自己非常希望未来能到三亚工作,亲身参与并见证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
除了武汉大学的学子,活动还吸引了周边其他高校的学子前来参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硕士研究生王阳就是其中一位。
“我一直对三亚这座城市充满向往,那里的海风、沙滩、阳光都让我心驰神往。”王阳兴奋地说,“今天看到三亚这么多单位前来招聘,我特意准备了简历,并在现场投了5份简历,希望能有机会到三亚工作。”
同样,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蔡长青也特地从北京赶来参加招聘会。
“此次招聘会岗位多,薪资待遇也不错,能够感受到三亚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蔡长青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在外求学的三亚学子,他深刻体会到,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推进,三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三亚,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关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环境。他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发展,在自贸港建设的大潮中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梦想。
诚意满满引英才,校地合作结硕果
招聘会现场,企业负责人纷纷“亲自上阵”揽才,详细介绍三亚的人才政策和就业环境,耐心为学生们解答疑问。
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此次专程来到武汉大学招聘,就是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三亚工作,共同推动三亚的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此次招聘的岗位共有6个,主要倾向于管理、工程等专业,包括投资管理法务专员以及资本运营等岗位。我们还为优秀毕业生提供了充分的协议保障,如果顺利入职,两年内即可提升至主管岗位。”三亚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林霖透露,武汉地区高校云集,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优秀毕业生吸引更多人才前往三亚创业和就业。
“除了招聘,三亚市(三亚中央商务区)金融人才实习基地与武汉大学合作共建揭牌仪式成功举办。”三亚中央商务区党委专职副书记李舒雯说,此次合作将依托武汉大学学科优势,招募武汉大学应届毕业生到三亚参与“设岗研学”活动,通过研学实践,开拓视野、碰撞思想、积累经验,定向输送优质青年人才,为企业搭建“人才蓄水池”。对武大学子而言,实习基地不仅提供自贸港创新实践平台,更构建起从校园到职场的贯通式成长通道。
活动持续到16时,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招聘会首日,三亚各单位招聘展位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咨询和投递简历,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近百人。未来两天,活动还将走进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