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七年里,三亚离岛免税产业宛如一颗耀眼的新星,在政策红利的照耀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消费市场持续升温。2023年,三亚4家离岛免税店累计销售额达到300.16亿元,同比增长18.3%,化妆品、腕表、珠宝等品类更是贡献了超60%的营收,成绩斐然。这背后,是政策创新、产业链延伸以及产业生态完善共同奏响的发展乐章。
游客在三亚国际免税城选购商品。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学仕 摄
●政策创新:
释放产业发展活力
政策的创新与优化,无疑是三亚离岛免税产业飞速发展的关键基石。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一系列政策利好,让离岛免税额度提升至10万元/人/年,商品种类也从寥寥无几扩展到如今的45类。
如今,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已成为促进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截至2025年2月中旬,全省获得加工增值试点企业达112家,内销货值达70.5亿元。海关总署推出的“即购即提”“担保即提”等便利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2023年4月至2025年3月,“即购即提”销售额达69.4亿元,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每一次政策的调整与创新,都精准地切中市场需求,为免税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来海南购物。
●产业链延伸:
构建产业融合新格局
在产业链的构建上,三亚以“免税+”模式为引领,大力推动产业融合,让产业链条不断向上下游延伸。
在供应链端,中国(三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出“三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保税物流中心+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的创新体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综合保税区成功开展保税电商“1210”业务,跨境物流产业园更是凭借其强大的吸引力,引来了DHL、顺丰等物流巨头入驻,为免税商品的高效流转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消费场景端,众多大型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华润超级万象城等项目的加速推进,以及DFS集团投资的迪斐世亚龙湾项目定位“七星奢侈品零售胜地”,都将推动免税与文旅、会展深度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的消费体验。2025年3月27日,三亚国际免税城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球首个以“免税商业”为核心载体打造的高等级景区,标志着免税与文旅融合迈出了重要一步,让购物不只是单纯的交易行为,而是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综合体验。
●产业生态完善:
提升消费体验新高度
随着产业生态的加速完善,三亚离岛免税产业的服务创新成为一大亮点。如三亚国际免税城4A景区充分发挥“人-货-场”协同优势,全力为游客打造全方位、高品质的消费体验。
在品牌布局上,景区构建起“重奢+新锐+人气”多元化格局,汇聚超1000家品牌,覆盖从服装配饰、美妆香水到休闲餐饮及娱乐生活的全链条。路易威登、迪奥等重奢品牌海南首店的入驻,宝玑、宝珀等海南独家门店的开设,雅诗兰黛、兰蔻等品牌全球旅游零售首家双层旗舰店的亮相,都彰显着其品牌阵容的强大。餐饮板块引入闻见、四叶寿司等热门品牌,休闲娱乐涵盖VR超体空间、方所书店等创新项目,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多样需求。
为推动消费从“价格驱动”向“体验驱动”转型,景区还积极举办多元主题活动,通过艺术展陈、时尚大秀、文娱演绎、IP联动等活动内容,打破传统商业边界,为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休闲购物体验。自2014年正式营业以来,已累计接待超9200万人次到访,成为海南旅游消费的热门打卡地。在服务体验上,景区设立主游客中心、咨询接待中心,配备多语种导视、母婴室等完善设施,全天候保障游客需求,让消费者在这里购物无忧。
回顾这七年,三亚离岛免税产业在政策创新的引领下,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生态日益完善,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项目的逐步落地以及服务的不断升级,三亚离岛免税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为海南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注入更强大的动能,让世界见证中国免税产业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潜力。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盈盈)
原标题:
从“买得到”到“买得好”
三亚离岛免税跑出发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