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产业”铺就致富路
“甜蜜产业”铺就致富路

乡村发展靠什么?毫无疑问,“产业兴旺”是最佳答案。近年来,育才生态区那受村紧紧围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大胆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不仅筑牢了集体经济发展根基,也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幸福致富路 。

走进那受村村集体产业百亩蔬菜瓜果大棚示范基地,串串饱满丰硕的果实挂满枝头,生动展现着那受村产业发展的成功。

那受村村民展示采摘的羊角蜜(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甜蜜满园,乡村振兴动力足

近日,记者踏入该基地,饱满的羊角蜜甜瓜错落有致地悬挂在藤蔓上,宛如翠绿的羊角,散发着诱人光泽,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工人在瓜果间穿梭,熟练而利落地为甜瓜藤蔓绕蔓、疏果。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书写致富故事,为那受村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大家动作轻点,别碰坏了甜瓜。”村民陈秀梅一边提醒身旁的人,一边小心翼翼地摘除几片枯萎叶子。她在大棚工作已有一段时间,对每一株甜瓜都悉心照料。“我的工作是给基地作物授粉、打芽、绕蔓,一天能挣150元。这里离家近,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陈秀梅一边熟练绕蔓,一边分享工作的喜悦。她双手在藤蔓间快速翻飞,不一会儿就完成一片区域的绕蔓工作,脸上尽是满足。

羊角蜜甜瓜,又叫羊角脆,呈长圆锥形,一端大一端略细而尖,形似羊角。瓜皮灰绿色,肉色浅绿,植株长势旺盛,主要靠子蔓和孙蔓结果。其香气浓郁、质地脆爽,营养价值丰富。作为世界重要蔬菜瓜果之一,羊角蜜甜瓜栽培周期短、投入产出比高,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瓜果作物。

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时,那受村立足地域和资源优势,选择市场前景广阔的羊角蜜甜瓜作为村集体产业项目之一。育才生态区那受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肖春雷透露,即便在低温寡照的环境下,羊角蜜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依然能满足市场消费者需求。得益于优越的区位和气候条件,那受村种植的羊角蜜甜瓜口感出众,深受消费者喜爱。

产业兴旺,村民腰包鼓起来

然而,那受村的产业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2022年起,那受村村民怀着产业振兴的愿景,积极引进厚皮甜瓜、薄皮甜瓜等多个品种进行试种。村民精心播种、施肥、浇水,满心期待,收获的果实却令人失望。种出的甜瓜个头小,只有拳头大小,外观色泽暗淡、形状不规则,远达不到市场销售标准。

面对挫折,那受村的干部和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适合本村种植的甜瓜品种,带领村民走上产业致富路。此后,他们开启了长达两年、涉及上百个品种的筛选之路。

“经过两年对上百个品种的筛选,最终发现羊角蜜甜瓜对山区气候、温差和光照的适应能力强,能保证产量和品质,是最理想的种植品类。”肖春雷感慨道。今年,那受村羊角蜜甜瓜种植面积约20亩,平均每亩产量3~4千斤,目前收购价一斤7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收益,那受村采用羊角蜜甜瓜和小西瓜套种的种植模式。大棚里,羊角蜜甜瓜和小西瓜的藤蔓相互交织,却互不干扰,各自茁壮生长。这种套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收益。目前,那受村瓜类作物种植技术已十分成熟,村民可基于这些经验,在自家田地里种植瓜类作物。随着村集体产业不断壮大,那受村联农带农成效愈发显著。近年来,村里集中力量推进嫁接育苗、精品小西瓜、热带果树种植、百亩蔬菜瓜果大棚等产业项目发展。

2024年度,那受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实现从10万元到百万元的跨越。同时,村里发动村民发展青瓜嫁接苗种植产业,创造经济效益800万元,成为那受村的主导集体产业。村集体产业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发放劳务工资100万元左右,带动就业2330余人次。

“过去,我们主要种植西瓜,近年来,已转向推广樱桃小番茄、羊角蜜甜瓜等产品,这些将是我们未来重点推荐的品种。”肖春雷信心满满地说,“尤其是樱桃小番茄,今年下半年,我们计划引导农民种植100亩。我们将推出青色、黄色等区别于市场常见粉色、红色的特色品种,推广特色农产品,助力农民共同富裕。”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原标题:

那受村从试种困境到百万产值的逆袭

“甜蜜产业”铺就致富路

·记者手记·

在那受村,品尝乡村振兴的“甜蜜”

自2018年起,记者多次走进那受村,见证了这里的巨大变化。这片土地生机盎然,产业蓬勃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驻村工作队成员用脚丈量这片热土,怀揣带领村民致富的愿景,在这片乡土上辛勤耕耘。

与村民交谈时,记者深切感受到村集体产业带来的实惠。在家门口就业,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这是村民最朴实的幸福。一个个饱满的西瓜、羊角蜜甜瓜,不仅象征着丰收,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从前任驻村第一书记杨小锋到现任肖春雷,他们朴实坚韧的探索精神,展现了那受村在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执着。从引进多种甜瓜品种试种失败,到筛选出适合山区种植的品种,过程充满艰辛。但正是这份坚持,让那受村找到了发展的“密码”。

在那受村,记者看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感受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那受村的未来会更加甜蜜。

(张慧膑)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甜蜜产业”铺就致富路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4-08 06:47:44

乡村发展靠什么?毫无疑问,“产业兴旺”是最佳答案。近年来,育才生态区那受村紧紧围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大胆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不仅筑牢了集体经济发展根基,也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幸福致富路 。

走进那受村村集体产业百亩蔬菜瓜果大棚示范基地,串串饱满丰硕的果实挂满枝头,生动展现着那受村产业发展的成功。

那受村村民展示采摘的羊角蜜(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甜蜜满园,乡村振兴动力足

近日,记者踏入该基地,饱满的羊角蜜甜瓜错落有致地悬挂在藤蔓上,宛如翠绿的羊角,散发着诱人光泽,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工人在瓜果间穿梭,熟练而利落地为甜瓜藤蔓绕蔓、疏果。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书写致富故事,为那受村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大家动作轻点,别碰坏了甜瓜。”村民陈秀梅一边提醒身旁的人,一边小心翼翼地摘除几片枯萎叶子。她在大棚工作已有一段时间,对每一株甜瓜都悉心照料。“我的工作是给基地作物授粉、打芽、绕蔓,一天能挣150元。这里离家近,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陈秀梅一边熟练绕蔓,一边分享工作的喜悦。她双手在藤蔓间快速翻飞,不一会儿就完成一片区域的绕蔓工作,脸上尽是满足。

羊角蜜甜瓜,又叫羊角脆,呈长圆锥形,一端大一端略细而尖,形似羊角。瓜皮灰绿色,肉色浅绿,植株长势旺盛,主要靠子蔓和孙蔓结果。其香气浓郁、质地脆爽,营养价值丰富。作为世界重要蔬菜瓜果之一,羊角蜜甜瓜栽培周期短、投入产出比高,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瓜果作物。

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时,那受村立足地域和资源优势,选择市场前景广阔的羊角蜜甜瓜作为村集体产业项目之一。育才生态区那受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肖春雷透露,即便在低温寡照的环境下,羊角蜜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依然能满足市场消费者需求。得益于优越的区位和气候条件,那受村种植的羊角蜜甜瓜口感出众,深受消费者喜爱。

产业兴旺,村民腰包鼓起来

然而,那受村的产业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2022年起,那受村村民怀着产业振兴的愿景,积极引进厚皮甜瓜、薄皮甜瓜等多个品种进行试种。村民精心播种、施肥、浇水,满心期待,收获的果实却令人失望。种出的甜瓜个头小,只有拳头大小,外观色泽暗淡、形状不规则,远达不到市场销售标准。

面对挫折,那受村的干部和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适合本村种植的甜瓜品种,带领村民走上产业致富路。此后,他们开启了长达两年、涉及上百个品种的筛选之路。

“经过两年对上百个品种的筛选,最终发现羊角蜜甜瓜对山区气候、温差和光照的适应能力强,能保证产量和品质,是最理想的种植品类。”肖春雷感慨道。今年,那受村羊角蜜甜瓜种植面积约20亩,平均每亩产量3~4千斤,目前收购价一斤7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收益,那受村采用羊角蜜甜瓜和小西瓜套种的种植模式。大棚里,羊角蜜甜瓜和小西瓜的藤蔓相互交织,却互不干扰,各自茁壮生长。这种套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收益。目前,那受村瓜类作物种植技术已十分成熟,村民可基于这些经验,在自家田地里种植瓜类作物。随着村集体产业不断壮大,那受村联农带农成效愈发显著。近年来,村里集中力量推进嫁接育苗、精品小西瓜、热带果树种植、百亩蔬菜瓜果大棚等产业项目发展。

2024年度,那受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实现从10万元到百万元的跨越。同时,村里发动村民发展青瓜嫁接苗种植产业,创造经济效益800万元,成为那受村的主导集体产业。村集体产业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发放劳务工资100万元左右,带动就业2330余人次。

“过去,我们主要种植西瓜,近年来,已转向推广樱桃小番茄、羊角蜜甜瓜等产品,这些将是我们未来重点推荐的品种。”肖春雷信心满满地说,“尤其是樱桃小番茄,今年下半年,我们计划引导农民种植100亩。我们将推出青色、黄色等区别于市场常见粉色、红色的特色品种,推广特色农产品,助力农民共同富裕。”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原标题:

那受村从试种困境到百万产值的逆袭

“甜蜜产业”铺就致富路

·记者手记·

在那受村,品尝乡村振兴的“甜蜜”

自2018年起,记者多次走进那受村,见证了这里的巨大变化。这片土地生机盎然,产业蓬勃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驻村工作队成员用脚丈量这片热土,怀揣带领村民致富的愿景,在这片乡土上辛勤耕耘。

与村民交谈时,记者深切感受到村集体产业带来的实惠。在家门口就业,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这是村民最朴实的幸福。一个个饱满的西瓜、羊角蜜甜瓜,不仅象征着丰收,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从前任驻村第一书记杨小锋到现任肖春雷,他们朴实坚韧的探索精神,展现了那受村在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执着。从引进多种甜瓜品种试种失败,到筛选出适合山区种植的品种,过程充满艰辛。但正是这份坚持,让那受村找到了发展的“密码”。

在那受村,记者看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感受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那受村的未来会更加甜蜜。

(张慧膑)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