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过检”模式为旅客带来了更便捷、高效的通关体验。三亚机场供图
4月6日下午3点半,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三亚机场”)国际出发大厅内,出境旅客井然有序地将随身行李放入“一次过检”设备中接受检查,同时,旅客同步进行安检,海关和安检的电子屏幕上同时显示出行李物品图像、体温检测、核辐射检测等相关信息,旅客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出境检查。这是三亚机场口岸实施“一次过检”工作模式,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体验。
“这次离境的过程特别顺畅!以前要先过一次安全检查,再过一次海关检查,行李物品多的时候要搬来搬去,不仅耗时也麻烦。现在海关和安检实行‘一次过检’模式,比以前方便多了。”旅客基里杨科依科娃说。
一次过检即可完成海关和安检双重查验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加快推进,三亚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增长,对机场的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安检作为旅客乘机出行的核心环节,对其进行优化升级成为三亚机场提高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突破口。
传统的海关与安检分离查验模式不仅流程繁琐,还容易导致旅客拥堵,影响出行体验。为解决这一问题,三亚机场与机场海关进行了多次深入沟通和探讨,最终决定通过推行“一机双屏”查验模式,实现海关与安检查验设备的图像信息交互,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体验。
据悉,在“一机双屏”查验模式下,旅客只需要将行李放在安检设备的传送带上,然后等待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安检和海关的双重查验。在整个过程中,旅客无须多次排队、多次过检,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实现了一次过检即可完成海关和安检的双重查验,真正做到了“一次过检、无感通关”。
为推动“一机双屏”查验模式落地,三亚机场和机场海关联合开展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深入调研国内外安检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三亚机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在技术方案制订过程中,三亚机场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系统的硬件选型、软件设计、网络架构等进行了全面规划和优化,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系统的顺利开发和运行。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一机双屏”查验模式的核心在于智能审图技术。该技术通过8台独立的服务器以及AI技术,让智能审图功能全面赋能海关查验业务,并通过开发一套算力集中的海关查验智能分析系统,对海关监管的一次过检图像进行集中接入和集中分析,实现图像信息数据交互。
安检工作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变
与传统安检模式相比,“一机双屏”查验模式能通过智能审图技术的辅助,让安检员更加快速、准确地发现违禁品,减少人工查找和判断的时间,缩短了旅客等待安检的时间,提高了过检效率。此外,智能审图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并标注可疑物品图像,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漏检和误判,不仅提高了判图的准确性,也减轻了安检员的工作压力。
2024年4月,三亚机场联合联检单位顺利完成“二线口岸”通关流程模拟演练,围绕货物通关3个流程节点、旅客行李物品通关4个流程节点,全方位开展实战检验,积累实战经验,收集分析测试数据,优化通关查验流程,建立协同高效的通关模式。此外,三亚机场还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段、不同旅客类型等具体内容进行流程调整,多次开展全方位、多维度模拟测试。2024年底,三亚机场“一机双屏”融合查验模式启用,成为全岛首个成功实现“安检+海关”一次过检的机场。
“一机双屏”查验模式的推行,给三亚机场安检工作带来了显著变化和成效。“一机双屏”查验模式实现了海关与安检部门的无缝对接和信息共享,大幅提高了工作人员查验效率。对旅客而言,“一机双屏”查验模式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体验,增强了旅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亚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机双屏”查验模式是三亚机场积极响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号召,深入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三亚机场的安检工作实现了从人工操作向智能操作的转变,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的转变,促进了三亚机场安检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 通讯员 汪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