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泽锦:“游龙芒果”出海,从一方田园到全球飘香
游泽锦:“游龙芒果”出海,从一方田园到全球飘香

■人物简介

游泽锦,1978年出生,祖籍福建,1989年落户海南。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海南省第一批乡村振兴头雁、三亚市工商联总商会代表、海棠区总商会副会长、游龙芒果创始人。曾任三亚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海棠区第二届人大代表、海棠区芒果协会首任会长。

游泽锦在位于海棠区的芒果园。记者 李学仕 摄

站在海棠区白石岭山脚下,放眼望去,成片的芒果树连绵不绝。

从7棵芒果树,扩展到3000棵芒果树;从在周边农贸市场售卖芒果,到开拓全国市场甚至销往海外……四十多年时间里,这片土地承载着游家的田园梦想,也见证了福建人敢闯敢试的创业精神。

1999年,游泽锦子承父业后,通过品牌化、现代化、标准化运作,推动家中芒果产业不断壮大,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台。

如今,游泽锦的目光紧盯国际市场。他说,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意味着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他感觉自己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他正培养第三代接班人,布局 “游龙芒果” 国际版图。

子承父业,创新打造一年两熟管理模式

游家与芒果的故事,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

1983年,游泽锦的父亲游雪梨举家从福建搬迁到升昌村,并承包了白石岭周边600余亩土地,种植橡胶、木薯、甘蔗、蔬菜等作物,投身农业经营。

为了庇荫遮阳,游雪梨在门前屋后种了7棵海南本地芒果苗。三五年后,7棵芒果树结了不少果,经朋友建议,他们一家尝试将芒果拿到市场上售卖。没想到,仅短短几天,所有芒果销售一空,供不应求。

游雪梨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开荒了一片空地,进一步扩大芒果种植面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每年光是卖芒果,游雪梨一家就有了上万元的收入,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或许,敢闯敢试是福建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从小,游泽锦并未因家境优渥而安于现状,他不满足于当一个“碌碌无为”的富二代,他立志要站在父亲的肩膀上,爬上更高的山峰。

初中、高中阶段,游泽锦如饥似渴地研读着芒果种植书籍,学习管护技术,并和父亲一起参与芒果种植、管理。

“一般来说,芒果是一年一熟。但是在三亚,得益于当地气候条件,只要能让芒果树早几个月开花,实现一年两熟是完全有可能的。”游泽锦说。

实践出真知,游泽锦结合书本知识,常常三更半夜起床,拿着手电筒到果园,根据不同时节实际情况确定打药的浓度、频率,记录药效,观察芒果的生长习性。

1999年,游泽锦用来试验的芒果树经过了几年提前开花周期管理方式的培育,实现了一年两熟。2000年,游泽锦和父亲要了230棵芒果自己尝试经营。

从230棵芒果树到700棵,再到3000棵……子承父业后,游泽锦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也远销全国各地。

品牌化运作,助力行业良性发展

“第一代芒果人,靠勤吃饭,而第二代芒果人,得在勤劳的基础上,加上标准化的技术以及先进的运作理念,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游泽锦说,“推动芒果产业奔着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的路子走,是我们这一代芒果人的责任和使命。”

2015年,游泽锦成立三亚游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注册“游龙宏业”商标。

标准化种植、严格选果、礼品式包装……游泽锦制定了一套品牌标准,坚持走精品路线。同时,他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博览会、推介会、展销会,订单纷至沓来,常常是芒果还未上市,就已经被预订完了。

一花不是春,独木不成林。游泽锦将自己的芒果种植经验传授给其他农户,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与农户签订回购协议,让农户按照标准化的技术去管理生产。与他合作的种植基地,芒果树总量达到了2万多棵。通过他技术指导增收增产的农户超过百户,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平均每户增收8万元以上。

2018年,游泽锦入选“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

在担任三亚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期间,游泽锦积极为壮大芒果产业建言献策,提出《将海棠区设为“三亚芒果”品牌战略示范区》《加快海棠芒果产业化发展》等议案。

2023年5月,“游龙芒果”通过Global GAP(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认证),标志着达到了国际认可标准,拿到一份可出口全球各国的“通行证”。同年,“游龙芒果”出口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等城市。

借自贸港东风,让 “游龙芒果” 飘香世界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暴发,而当时正是三亚芒果上市的高峰期。受疫情影响,许多芒果都出现了滞销现象,不少种植户找游泽锦帮忙。

游泽锦牵头和海棠区芒果协会会员一起自掏腰包把滞销的芒果和蔬菜全买了下来。经统计,这批滞销的农产品达到了64吨。游泽锦想着为抗击疫情作些贡献,但是当时正处于封控期间,如何运出这批农产品成了一大难题。得知此事后,海棠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组织有关部门协调运输事宜,仅一天时间,这批农产品装上两辆大卡车,踏上绿色通道,一路畅通直达武汉抗疫一线。

“颇为感动!干部们拼尽全力,为我们解难题、办实事!这是个最好的时代!”游泽锦感慨道,“亲清的政商关系、完善健全的制度、畅通的物流渠道、全社会对商人的认可……都让我们坚定了做大做强和传承发展的决心!”他说,他明显感觉到,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对民营企业高度重视。

“如今,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加速建设,意味着海南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游泽锦说,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奋斗的好时机。对于未来,他早已不满足于在国内市场竞争,而是想让“游龙芒果”登上覆盖面更广的国际舞台,飘香世界。

今年,游泽锦准备在“游龙芒果”种植基地建设一座全自动分拣仓库,构建更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推动芒果产业降本增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他还计划打造一座共享农庄,推动芒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旅融合,让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对于未来,游泽锦信心满满。

(记者 符府)

责任编辑:王雪杉、赵世曦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3-26 06:3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6 06:49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6 06:4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6 06:4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5 06:4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5 06:3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4 07:0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4 06:50
来源:三亚新闻网
游泽锦:“游龙芒果”出海,从一方田园到全球飘香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8 06:42:43

■人物简介

游泽锦,1978年出生,祖籍福建,1989年落户海南。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海南省第一批乡村振兴头雁、三亚市工商联总商会代表、海棠区总商会副会长、游龙芒果创始人。曾任三亚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海棠区第二届人大代表、海棠区芒果协会首任会长。

游泽锦在位于海棠区的芒果园。记者 李学仕 摄

站在海棠区白石岭山脚下,放眼望去,成片的芒果树连绵不绝。

从7棵芒果树,扩展到3000棵芒果树;从在周边农贸市场售卖芒果,到开拓全国市场甚至销往海外……四十多年时间里,这片土地承载着游家的田园梦想,也见证了福建人敢闯敢试的创业精神。

1999年,游泽锦子承父业后,通过品牌化、现代化、标准化运作,推动家中芒果产业不断壮大,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台。

如今,游泽锦的目光紧盯国际市场。他说,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意味着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他感觉自己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他正培养第三代接班人,布局 “游龙芒果” 国际版图。

子承父业,创新打造一年两熟管理模式

游家与芒果的故事,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

1983年,游泽锦的父亲游雪梨举家从福建搬迁到升昌村,并承包了白石岭周边600余亩土地,种植橡胶、木薯、甘蔗、蔬菜等作物,投身农业经营。

为了庇荫遮阳,游雪梨在门前屋后种了7棵海南本地芒果苗。三五年后,7棵芒果树结了不少果,经朋友建议,他们一家尝试将芒果拿到市场上售卖。没想到,仅短短几天,所有芒果销售一空,供不应求。

游雪梨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开荒了一片空地,进一步扩大芒果种植面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每年光是卖芒果,游雪梨一家就有了上万元的收入,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或许,敢闯敢试是福建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从小,游泽锦并未因家境优渥而安于现状,他不满足于当一个“碌碌无为”的富二代,他立志要站在父亲的肩膀上,爬上更高的山峰。

初中、高中阶段,游泽锦如饥似渴地研读着芒果种植书籍,学习管护技术,并和父亲一起参与芒果种植、管理。

“一般来说,芒果是一年一熟。但是在三亚,得益于当地气候条件,只要能让芒果树早几个月开花,实现一年两熟是完全有可能的。”游泽锦说。

实践出真知,游泽锦结合书本知识,常常三更半夜起床,拿着手电筒到果园,根据不同时节实际情况确定打药的浓度、频率,记录药效,观察芒果的生长习性。

1999年,游泽锦用来试验的芒果树经过了几年提前开花周期管理方式的培育,实现了一年两熟。2000年,游泽锦和父亲要了230棵芒果自己尝试经营。

从230棵芒果树到700棵,再到3000棵……子承父业后,游泽锦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也远销全国各地。

品牌化运作,助力行业良性发展

“第一代芒果人,靠勤吃饭,而第二代芒果人,得在勤劳的基础上,加上标准化的技术以及先进的运作理念,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游泽锦说,“推动芒果产业奔着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的路子走,是我们这一代芒果人的责任和使命。”

2015年,游泽锦成立三亚游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注册“游龙宏业”商标。

标准化种植、严格选果、礼品式包装……游泽锦制定了一套品牌标准,坚持走精品路线。同时,他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博览会、推介会、展销会,订单纷至沓来,常常是芒果还未上市,就已经被预订完了。

一花不是春,独木不成林。游泽锦将自己的芒果种植经验传授给其他农户,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与农户签订回购协议,让农户按照标准化的技术去管理生产。与他合作的种植基地,芒果树总量达到了2万多棵。通过他技术指导增收增产的农户超过百户,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平均每户增收8万元以上。

2018年,游泽锦入选“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

在担任三亚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期间,游泽锦积极为壮大芒果产业建言献策,提出《将海棠区设为“三亚芒果”品牌战略示范区》《加快海棠芒果产业化发展》等议案。

2023年5月,“游龙芒果”通过Global GAP(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认证),标志着达到了国际认可标准,拿到一份可出口全球各国的“通行证”。同年,“游龙芒果”出口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等城市。

借自贸港东风,让 “游龙芒果” 飘香世界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暴发,而当时正是三亚芒果上市的高峰期。受疫情影响,许多芒果都出现了滞销现象,不少种植户找游泽锦帮忙。

游泽锦牵头和海棠区芒果协会会员一起自掏腰包把滞销的芒果和蔬菜全买了下来。经统计,这批滞销的农产品达到了64吨。游泽锦想着为抗击疫情作些贡献,但是当时正处于封控期间,如何运出这批农产品成了一大难题。得知此事后,海棠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组织有关部门协调运输事宜,仅一天时间,这批农产品装上两辆大卡车,踏上绿色通道,一路畅通直达武汉抗疫一线。

“颇为感动!干部们拼尽全力,为我们解难题、办实事!这是个最好的时代!”游泽锦感慨道,“亲清的政商关系、完善健全的制度、畅通的物流渠道、全社会对商人的认可……都让我们坚定了做大做强和传承发展的决心!”他说,他明显感觉到,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对民营企业高度重视。

“如今,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加速建设,意味着海南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游泽锦说,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奋斗的好时机。对于未来,他早已不满足于在国内市场竞争,而是想让“游龙芒果”登上覆盖面更广的国际舞台,飘香世界。

今年,游泽锦准备在“游龙芒果”种植基地建设一座全自动分拣仓库,构建更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推动芒果产业降本增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他还计划打造一座共享农庄,推动芒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旅融合,让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对于未来,游泽锦信心满满。

(记者 符府)

责任编辑:王雪杉、赵世曦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