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配置了一套光储直柔系统,可提供建筑运行的全部电力,实现零碳运行……”3月25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总建筑师孟宁带领记者解锁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零碳密码”。
记者走了一圈发现,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的屋顶、立面均建有光伏,广场上也设有光伏地砖,地面还立着花朵风机……通过光储直柔系统实现光伏一体化,有效降低建筑负荷,实现“零能耗”建筑。
俯瞰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屋顶铺满了光伏板。王昊 摄
“新闻中心采用了光伏直驱变频多联机。当光伏发电功率大于空调用电功率时,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能优先满足空调系统运行;当光伏发电直接驱动多联机时,由于省略了交流—直流转换过程的能源消耗,比交流设备更加节能。”孟宁表示,新闻中心经过更新改造后,增强了屋顶隔热性能和门窗气密性,在过渡季节可以通过开启侧高窗实现自然通风,降低空调系统需求。
零碳商品展示。
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300平方米,是媒体工作者办公的主要场所。新闻中心建筑零碳改造采用了被动式和主动式相结合的策略,改造后的新闻中心成为能源自供给的零碳建筑。
据悉,为落实“双碳”战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海南省决定利用三年时间(2022年—2024年),共同建设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打造面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的窗口。
今年,博鳌从“近零碳示范区”正式升级为“零碳示范区”,这背后是零碳建设一系列举措。按照“区域零碳、资源循环、环境自然、智慧运营”的思路,示范区统筹布局建筑绿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交通绿色化改造、固废资源化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运营智慧化建设、新型电力系统8大类18个项目的项目架构。
“博鳌零碳示范区应用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是南方电网首个满足特级保供电要求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也是博鳌零碳示范区实现近零碳用能的关键支撑项目。”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规划中心技术专家陈明帆介绍,该公司承建了博鳌零碳示范区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包括岛内外光伏及充电桩配套电力工程、光储充示范站、数字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展厅及其屋顶光伏、“绿电”交易落地示范等一批项目。
记者在博鳌零碳示范区管理运行中心获悉,改造后示范区内可供应绿电约3000万度/年,可以满足东屿岛每年约2100万度的电力需求,同时还有900万度剩余绿电可以上网……实测数据显示,博鳌零碳示范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基准年的1.13万吨,到2024年已下降96.2%,示范区已实现零碳运行。
高端活动中玻璃瓶饮用水替代了塑料包装;900余台新能源车辆,作为穿梭巴士在东屿岛内有序穿行;在会议茶歇中,嘉宾可以品尝到海南“零碳咖啡”母山咖啡及生态茶叶;遍布全岛的光能、风能设施持续供应着源源不断的能量……从会务用品到交通出行,博鳌亚洲论坛的零碳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
(博鳌3月25日电 特派记者 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