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种子大会见证三亚种业跨越式发展
2025种子大会见证三亚种业跨越式发展

椰风拂过试验田,智慧碰撞正当时。3月的三亚,以一场种业盛会向世界递出“中国种业硅谷”的新名片。

截至目前,种子大会已在三亚成功举办5届,成为推进种业振兴的平台和展示南繁硅谷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吸引了2000余名国内外院士专家、跨国种业集团高管齐聚鹿城,围绕种业发展和南繁硅谷建设等关键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把脉定向,为种业的全面振兴献计献策,在智慧碰撞中探寻种业振兴路径,在成果交汇间见证南繁硅谷崛起。

3月21日,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收种。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五年磨一剑,南繁硅谷加速崛起

当三亚的海风第五次吹过种子大会的舞台,这座城市已悄然完成从“育种试验田”到“种业创新极”的蝶变——

“5年前,这里还只是科研人员的‘候鸟栖息地’。”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感慨道。如今的三亚,已构建起覆盖种质资源保存、分子检测、品种测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三亚南繁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育种基地,每年有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700多家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的8000多名科技人员在此开展南繁工作。历经60多年的深耕厚植,南繁基地已蝶变为中国种业的“硅谷”,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南繁硅谷正从建设阶段迈向功能释放的新阶段,实现从“季节性科研基地”向“全天候创新生态”转型。

作为南繁硅谷的核心承载地,三亚肩负着种业振兴的重大使命,立足发展种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政策优势、制度优势,聚焦国家所需、海南所谋、三亚所能和未来所向,围绕体制机制、产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不断创新,举全市之力发展“种源+种业+种市”南繁全产业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扛起担当、作出贡献。

全国首创的“育种材料跨境便捷通关”机制,使种质资源引进周期从45天缩短至7天;《南繁科研用地流转管理办法》破解了困扰行业60年的“用地难”痼疾,让10万亩高标准农田成为育种家的“永久实验室”……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所言:“三亚正以制度创新重构种业创新生态。” 

今年是种子大会连续第五年在三亚召开。5年盛会,见证三亚种业的崛起与辉煌,5年的沉淀与积累,让三亚南繁硅谷成为种业界的焦点和风向标,吸引了全球种业界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赞言:“大会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日益增强,为中国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本届大会更是群英荟萃,嘉宾云集。李家洋、陈晓亚、谢华安等多名院士亲临现场,为种业的发展把脉定向;余欣荣、李登海等一大批行业专家作精彩报告,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

在几天的时间里,智慧与见解“碰撞”,为种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三亚种业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5年来,以大会为媒,三亚秉承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携手全球种业界同仁,共同推动种业繁荣发展,南繁硅谷加快崛起。

AI育种,关键词凸显

“当人工智能学会‘设计’种子,我们就能培育出会‘思考’的作物。”这句话的背后,彰显AI育种的前景。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本次大会主论坛上,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农业农村部种业专家咨询组组长、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李新海,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中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勇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智能育种、种业与新质生产力、生物育种、食品营养与种业振兴、企业发展等作报告,研判发展形势,剖析热点难点,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品种智造是未来农业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李家洋指出,育种历经驯化育种、遗传育种、分子育种、设计育种等阶段,育种“5.0时代”,是智能品种的智能培育时代。

智能品种能够主动应对环境变化,如根据光照、温度等调节株型,能适应多种逆境等,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培育出智能品种,实现增产提质,减少投入和损耗。

在三亚,隆平高科展示的“智慧育种工厂”,通过环境模拟系统实现“南繁北育”全天候作业;先正达研发的“基因魔剪”技术,使水稻抗病基因编辑成功率提升至95%。

随着种业CRO(合同研发组织)的崛起,海南已形成超过20家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从分子标记到品种审定的“全包式”服务,推动行业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种业创新注入了新动力,提出了新要求,提出了新任务。”余欣荣指出,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瞄准世界科学竞争前沿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加快突破种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种业的未来已到来。李新海表示,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加大生物育种科技创新力度,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加快产业化应用,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国际合作,搭建交流桥梁

国际合作,在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得以生动诠释。这场国际性的种业盛会,吸引了众多国外代表团的热情参与,为三亚搭建起了与国际种业界交流合作的桥梁,助力三亚种业迈向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

当前,全国上下正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南繁硅谷建设不断提速,打造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种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种业科技国际合作大平台和种业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不断为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会期间,三亚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涵盖科研合作、技术交流、贸易往来等多方面的种业合作协议,将深化三亚与国际种业界的合作,加速三亚种业产业的国际化步伐。

大会还为三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形象和实力的窗口。通过大会,三亚得以向国际社会展示其在种业方面的成就和潜力,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三亚种业的认可和信任,有助于三亚在国际种业市场上争取更多话语权和影响力。

聚焦南繁硅谷建设,海南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自贸港政策优势,坚定向种图强,聚力打造种业科技创新策源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种业国际开放合作高地。

“立足南繁硅谷,打造种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三亚市副市长张长丰表示,当前三亚正加快构建南繁种业科创体系,构建多层次国际合作网络,打通种质资源国际流通通道,推动种业创新发展。

“中国为全球种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国际种子联盟(ISF)秘书长Michael Keller期待与中国种业界深化战略协作,持续加强种质资源交换、育种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种业营销服务及国际种子贸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从“候鸟”科学家们的行囊,到全球种业巨头的战略版图;从田间地头的杂交试验,到实验室里的基因图谱——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呈现的,不仅是技术的狂欢,更是一个民族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雄心。

当海风掠过万亩试验田,吹起的不仅是稻浪,更是中国种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旌旗。站在种业振兴的新起点,三亚正以制度创新为桨、科技自立为帆,书写南繁硅谷的新篇章。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原标题:

解码南繁硅谷进阶之路

——2025种子大会见证三亚种业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3-23 07:2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3 07:3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3 07:3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2 05:5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2 06:07
来源:新华社
2025-03-22 05:3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1 06:5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种子大会见证三亚种业跨越式发展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24 07:08:44

椰风拂过试验田,智慧碰撞正当时。3月的三亚,以一场种业盛会向世界递出“中国种业硅谷”的新名片。

截至目前,种子大会已在三亚成功举办5届,成为推进种业振兴的平台和展示南繁硅谷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吸引了2000余名国内外院士专家、跨国种业集团高管齐聚鹿城,围绕种业发展和南繁硅谷建设等关键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把脉定向,为种业的全面振兴献计献策,在智慧碰撞中探寻种业振兴路径,在成果交汇间见证南繁硅谷崛起。

3月21日,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收种。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五年磨一剑,南繁硅谷加速崛起

当三亚的海风第五次吹过种子大会的舞台,这座城市已悄然完成从“育种试验田”到“种业创新极”的蝶变——

“5年前,这里还只是科研人员的‘候鸟栖息地’。”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感慨道。如今的三亚,已构建起覆盖种质资源保存、分子检测、品种测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三亚南繁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育种基地,每年有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700多家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的8000多名科技人员在此开展南繁工作。历经60多年的深耕厚植,南繁基地已蝶变为中国种业的“硅谷”,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南繁硅谷正从建设阶段迈向功能释放的新阶段,实现从“季节性科研基地”向“全天候创新生态”转型。

作为南繁硅谷的核心承载地,三亚肩负着种业振兴的重大使命,立足发展种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政策优势、制度优势,聚焦国家所需、海南所谋、三亚所能和未来所向,围绕体制机制、产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不断创新,举全市之力发展“种源+种业+种市”南繁全产业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扛起担当、作出贡献。

全国首创的“育种材料跨境便捷通关”机制,使种质资源引进周期从45天缩短至7天;《南繁科研用地流转管理办法》破解了困扰行业60年的“用地难”痼疾,让10万亩高标准农田成为育种家的“永久实验室”……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所言:“三亚正以制度创新重构种业创新生态。” 

今年是种子大会连续第五年在三亚召开。5年盛会,见证三亚种业的崛起与辉煌,5年的沉淀与积累,让三亚南繁硅谷成为种业界的焦点和风向标,吸引了全球种业界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赞言:“大会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日益增强,为中国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本届大会更是群英荟萃,嘉宾云集。李家洋、陈晓亚、谢华安等多名院士亲临现场,为种业的发展把脉定向;余欣荣、李登海等一大批行业专家作精彩报告,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

在几天的时间里,智慧与见解“碰撞”,为种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三亚种业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5年来,以大会为媒,三亚秉承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携手全球种业界同仁,共同推动种业繁荣发展,南繁硅谷加快崛起。

AI育种,关键词凸显

“当人工智能学会‘设计’种子,我们就能培育出会‘思考’的作物。”这句话的背后,彰显AI育种的前景。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本次大会主论坛上,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农业农村部种业专家咨询组组长、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李新海,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中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勇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智能育种、种业与新质生产力、生物育种、食品营养与种业振兴、企业发展等作报告,研判发展形势,剖析热点难点,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品种智造是未来农业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李家洋指出,育种历经驯化育种、遗传育种、分子育种、设计育种等阶段,育种“5.0时代”,是智能品种的智能培育时代。

智能品种能够主动应对环境变化,如根据光照、温度等调节株型,能适应多种逆境等,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培育出智能品种,实现增产提质,减少投入和损耗。

在三亚,隆平高科展示的“智慧育种工厂”,通过环境模拟系统实现“南繁北育”全天候作业;先正达研发的“基因魔剪”技术,使水稻抗病基因编辑成功率提升至95%。

随着种业CRO(合同研发组织)的崛起,海南已形成超过20家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从分子标记到品种审定的“全包式”服务,推动行业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种业创新注入了新动力,提出了新要求,提出了新任务。”余欣荣指出,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瞄准世界科学竞争前沿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加快突破种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种业的未来已到来。李新海表示,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加大生物育种科技创新力度,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加快产业化应用,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国际合作,搭建交流桥梁

国际合作,在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得以生动诠释。这场国际性的种业盛会,吸引了众多国外代表团的热情参与,为三亚搭建起了与国际种业界交流合作的桥梁,助力三亚种业迈向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

当前,全国上下正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南繁硅谷建设不断提速,打造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种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种业科技国际合作大平台和种业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不断为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会期间,三亚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涵盖科研合作、技术交流、贸易往来等多方面的种业合作协议,将深化三亚与国际种业界的合作,加速三亚种业产业的国际化步伐。

大会还为三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形象和实力的窗口。通过大会,三亚得以向国际社会展示其在种业方面的成就和潜力,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三亚种业的认可和信任,有助于三亚在国际种业市场上争取更多话语权和影响力。

聚焦南繁硅谷建设,海南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自贸港政策优势,坚定向种图强,聚力打造种业科技创新策源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种业国际开放合作高地。

“立足南繁硅谷,打造种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三亚市副市长张长丰表示,当前三亚正加快构建南繁种业科创体系,构建多层次国际合作网络,打通种质资源国际流通通道,推动种业创新发展。

“中国为全球种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国际种子联盟(ISF)秘书长Michael Keller期待与中国种业界深化战略协作,持续加强种质资源交换、育种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种业营销服务及国际种子贸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从“候鸟”科学家们的行囊,到全球种业巨头的战略版图;从田间地头的杂交试验,到实验室里的基因图谱——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呈现的,不仅是技术的狂欢,更是一个民族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雄心。

当海风掠过万亩试验田,吹起的不仅是稻浪,更是中国种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旌旗。站在种业振兴的新起点,三亚正以制度创新为桨、科技自立为帆,书写南繁硅谷的新篇章。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原标题:

解码南繁硅谷进阶之路

——2025种子大会见证三亚种业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