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十几万分之一的生命馈赠 “00后”海军战士捐髓救助地贫患儿
跨越十几万分之一的生命馈赠 “00后”海军战士捐髓救助地贫患儿

三亚新闻网3月14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 通讯员 雷彬 陈艺平)去年9月,驻地某部队的“00后”海军战士严昌勇正在清理被超强台风“摩羯”撕裂的断枝,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十几万分之一的生命奇迹,在他与一名素未谋面的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患儿之间悄然绽放。

躺在病床上的海军战士严昌勇。记者 卢智子 通讯员 雷彬 陈艺平 摄

近日,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细胞采集室内,淡红色造血干细胞悬液在采血管中静静流淌,严昌勇不时望向采集袋,这位25岁的军人臂弯处的针头连接着两个生命轨迹的奇迹交汇,就像当时台风天疏通后的道路。243毫升“生命火种”由海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紧急传送,点燃一位重型地贫患儿的重生希望。

严昌勇的爱心捐髓,得到部队大力支持,其所在单位专门派人全程陪同,确保捐献过程顺利进行。“他是我们单位的‘热心肠’,他的善举体现了新时代革命军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高尚情怀。”采集仪闪烁的指示灯将爱心善举转化为具象的生命力。时间拨回至6年前,单位号召官兵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献血车前排起的长队中,严昌勇的衣服袖口挽得老高,刚入伍第2年的他还主动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

彼时的爱心之举,此时化作生命奇迹。去年年底,一位孩子被确诊为重型地贫,从医学角度看,这种疾病目前唯一可能的治愈希望就是骨髓移植。然而,找到配型相符的骨髓犹如大海捞针,概率甚至不足十几万分之一。看着被病魔折磨的孩子,父母一次次陷入绝望……“HLA(白细胞抗原)相符,太好了!”经过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库中找到了与孩子相符的造血干细胞,并初步配型成功。这一样本的主人,正是严昌勇。

“当时台风折断了不少树枝……”回忆接到红十字会询问是否愿意无偿捐献骨髓的电话时,当时他正和战友抢险救灾,裤、鞋上沾着泥浆,站在抢通的道路上,严昌勇郑重给出回答:“能挽救他人生命,这是有意义的事,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军人!”

大爱相“髓”,善意延续。之后,严昌勇积极配合进行捐献准备工作,相继完成高分辨血样配型和全面体检。3月初,他在海口办理手续入院,连续几天注射动员剂,肌肉酸痛如潮汐般涨落。这位铁血硬汉在看到感谢信时红了眼眶,患儿父母在信中说,“您给了我孩子拥有第二次生命的机会,我会教孩子做一个感恩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当载着造血干细胞的冷链箱冲破晨雾,朝阳穿透云层,病床上的地贫患儿即将迎来新生日出,海南第212例、全国第1954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严昌勇也将继续坚守岗位。两个生命的故事,都在向阳生长……

责任编辑:王雪杉、赵世曦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3-13 06:5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3 06:4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3 06:4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2 11:1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2 06:39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1 06:5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1 06:4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1 06:3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1 06:35
来源:三亚新闻网
跨越十几万分之一的生命馈赠 “00后”海军战士捐髓救助地贫患儿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4 06:51:56

三亚新闻网3月14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 通讯员 雷彬 陈艺平)去年9月,驻地某部队的“00后”海军战士严昌勇正在清理被超强台风“摩羯”撕裂的断枝,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十几万分之一的生命奇迹,在他与一名素未谋面的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患儿之间悄然绽放。

躺在病床上的海军战士严昌勇。记者 卢智子 通讯员 雷彬 陈艺平 摄

近日,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细胞采集室内,淡红色造血干细胞悬液在采血管中静静流淌,严昌勇不时望向采集袋,这位25岁的军人臂弯处的针头连接着两个生命轨迹的奇迹交汇,就像当时台风天疏通后的道路。243毫升“生命火种”由海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紧急传送,点燃一位重型地贫患儿的重生希望。

严昌勇的爱心捐髓,得到部队大力支持,其所在单位专门派人全程陪同,确保捐献过程顺利进行。“他是我们单位的‘热心肠’,他的善举体现了新时代革命军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高尚情怀。”采集仪闪烁的指示灯将爱心善举转化为具象的生命力。时间拨回至6年前,单位号召官兵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献血车前排起的长队中,严昌勇的衣服袖口挽得老高,刚入伍第2年的他还主动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

彼时的爱心之举,此时化作生命奇迹。去年年底,一位孩子被确诊为重型地贫,从医学角度看,这种疾病目前唯一可能的治愈希望就是骨髓移植。然而,找到配型相符的骨髓犹如大海捞针,概率甚至不足十几万分之一。看着被病魔折磨的孩子,父母一次次陷入绝望……“HLA(白细胞抗原)相符,太好了!”经过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库中找到了与孩子相符的造血干细胞,并初步配型成功。这一样本的主人,正是严昌勇。

“当时台风折断了不少树枝……”回忆接到红十字会询问是否愿意无偿捐献骨髓的电话时,当时他正和战友抢险救灾,裤、鞋上沾着泥浆,站在抢通的道路上,严昌勇郑重给出回答:“能挽救他人生命,这是有意义的事,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军人!”

大爱相“髓”,善意延续。之后,严昌勇积极配合进行捐献准备工作,相继完成高分辨血样配型和全面体检。3月初,他在海口办理手续入院,连续几天注射动员剂,肌肉酸痛如潮汐般涨落。这位铁血硬汉在看到感谢信时红了眼眶,患儿父母在信中说,“您给了我孩子拥有第二次生命的机会,我会教孩子做一个感恩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当载着造血干细胞的冷链箱冲破晨雾,朝阳穿透云层,病床上的地贫患儿即将迎来新生日出,海南第212例、全国第1954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严昌勇也将继续坚守岗位。两个生命的故事,都在向阳生长……

责任编辑:王雪杉、赵世曦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