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南繁基地以“三良”融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三亚南繁基地以“三良”融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期间,专家到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对番茄品种进行观摩测定(资料图片)。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学仕 摄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等战略部署如春潮般激荡着农业创新的田野。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热土上,三亚南繁基地以蓬勃的创新活力,生动诠释着文件精神的实践路径。

在南繁硅谷的广袤沃野上,良种繁育与智慧农业交织出动人图景:试验田里,300余个番茄品种在科研人员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示范基地内,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土壤数据,指导精准种植;实验室里,自动化分子育种平台加速着品种迭代。这些创新实践,正是“良种+良法+良技”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好吃的“良种”不断上新

近日,记者走进崖州区海南农垦南繁番茄育种基地,顿时被一片绚烂的色彩所吸引——黄的、白的、红的……基地试验田里颜色各异的番茄同时成熟,点缀在绿莹莹的田垄间,令人目不暇接。清风拂过,一股淡淡的番茄香气,沁人心脾。

试验田里,崖州区南滨居居民叶德春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成熟的番茄。“我每天主要忙于绑苗、拔草、除草,并根据番茄的长势适时施肥喷药。在这里我学到了不少技术,以后有机会可以把这些技术用到自己的事业上。”叶德春说着不由嘴角上扬。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崖州区拥有120亩番茄基地。2022年,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入驻该基地后,便开始了番茄新品种的筛选、培育、推广工作。两年多来,不少口感好的番茄新品种在这里被繁育出来,并最终端上百姓餐桌。今年,这120亩番茄基地将继续用于培育“好吃”的新番茄品种。

“北纬18°是非常适合育种的纬度,全国所有的作物,如玉米、水稻、棉花都会在这里进行育种。对于蔬菜来说,更是得天独厚。你看这个番茄,果面干净,糖度也很高。因为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适宜,所以种出来的番茄口感和风味都非常好。”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蔬菜育种负责人杨瑾顺手摘下一个番茄,仔细地介绍起来。

崖州区海南农垦南繁番茄育种基地试验田目前种植的300余个番茄品种,正值成熟期,黄、白、红等多彩果实点缀在绿叶间,空气中弥漫着茄果清香。杨瑾介绍,基地通过“育繁推服”一体化体系,每年为市场输送12个以上优质新品种,糖度达8.5Brix的“南繁金珠”等品种已实现规模化种植。

“良法”延伸产业链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育繁推服”一体化体系,除了每年为市场输送优质新品种外,在带动周围农户发展方面也有一手。“育繁推服”一体化体系采用“自育品种+订单回收”的方式,致力于打造南繁番茄的特色品种和品牌,形成以后端收购+特色品种的全产业链模式。

目前,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计划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番茄新品种,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渠道等全方位的支持,进一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我们从入驻基地以来,持续教授农户如何科学种植,包括什么时候浇水、施肥、修剪枝叶等,以及怎么防治病虫害。”杨瑾说。

“今年,品质型、口感型和观赏型品种持续增加,这彰显了种业培育的新趋势。”杨瑾表示,“海垦集团在基地内还种有水稻、玉米、西甜瓜、南瓜等品种。我们坚持以良种良苗的研发、种植、推广为抓手,建设‘育繁推服’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链条,参与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设,推进南繁种业和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海南农垦南繁番茄育种基地每个月还雇佣本地村民20人左右务工,助力村民增收。

“良技”赋能产业升级

“有了‘良种’‘良法’,再加上‘良技’,让南繁沃野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场。”杨瑾透露,由于基地连续多年承担中国种子大会地展展示任务,瓜菜展区的土地酸碱度出现失衡。为此,科研人员针对品种需求,通过改变有机肥的种类和配比来调整土壤酸碱性。同时,在种植管理中打绿色有机牌,持续创新各类田管措施,实现绿色生产。尤其是番茄类作物,使用了新型砧木来增强它们的坐果能力和抗性。

“为了应对飞虱、蓟马、蚜虫等常见病虫害问题,基地积极推广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绿色防控手段。”杨瑾介绍,海南农垦南繁番茄育种基地还探索建立了生态防治试验区,不单一依赖传统化学农药来应对病虫害问题,而是积极探索推广生物防虫等新型举措,让生产的“含新量”持续推动着产业的“含金量”连年攀升。

正是有了“良种+良法+良技”的加持,三亚南繁育种基地整合土壤调理、生物防控、生态防治等现代农业技术,打造我国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的“大观园”。

2月27日,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展示基地内,一片生机勃勃。连片玉米田里,一个个乳白的新品种玉米剥皮即食;蔬菜大棚里,色彩缤纷的水果甜椒甜脆可口;稻田里,翻滚的稻浪绘出美丽画卷。来自全国200多家参展单位的2000多个新品种农作物目前已挂果,将在今年3月举行的2025年中国种子暨南繁硅谷大会期间达到最佳观赏期。

“海南南繁种业集团在品种开发、市场推广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水稻、玉米等品种上面,我们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带动了农民增收。”海南南繁种业集团种业事业部总经理曾德财表示,集团在服务地方特色产业方面广受好评,未来将继续选育优质品种,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贡献力量。

三亚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广袤田野上持续发力,以新品种、新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点亮乡村振兴新希望 。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3-02 07:2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02 07:2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2-28 21:5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2-28 06:2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2-28 06:4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2-28 06:42
来源:三亚新闻网
三亚南繁基地以“三良”融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03 07:02:32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期间,专家到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对番茄品种进行观摩测定(资料图片)。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学仕 摄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等战略部署如春潮般激荡着农业创新的田野。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热土上,三亚南繁基地以蓬勃的创新活力,生动诠释着文件精神的实践路径。

在南繁硅谷的广袤沃野上,良种繁育与智慧农业交织出动人图景:试验田里,300余个番茄品种在科研人员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示范基地内,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土壤数据,指导精准种植;实验室里,自动化分子育种平台加速着品种迭代。这些创新实践,正是“良种+良法+良技”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好吃的“良种”不断上新

近日,记者走进崖州区海南农垦南繁番茄育种基地,顿时被一片绚烂的色彩所吸引——黄的、白的、红的……基地试验田里颜色各异的番茄同时成熟,点缀在绿莹莹的田垄间,令人目不暇接。清风拂过,一股淡淡的番茄香气,沁人心脾。

试验田里,崖州区南滨居居民叶德春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成熟的番茄。“我每天主要忙于绑苗、拔草、除草,并根据番茄的长势适时施肥喷药。在这里我学到了不少技术,以后有机会可以把这些技术用到自己的事业上。”叶德春说着不由嘴角上扬。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崖州区拥有120亩番茄基地。2022年,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入驻该基地后,便开始了番茄新品种的筛选、培育、推广工作。两年多来,不少口感好的番茄新品种在这里被繁育出来,并最终端上百姓餐桌。今年,这120亩番茄基地将继续用于培育“好吃”的新番茄品种。

“北纬18°是非常适合育种的纬度,全国所有的作物,如玉米、水稻、棉花都会在这里进行育种。对于蔬菜来说,更是得天独厚。你看这个番茄,果面干净,糖度也很高。因为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适宜,所以种出来的番茄口感和风味都非常好。”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蔬菜育种负责人杨瑾顺手摘下一个番茄,仔细地介绍起来。

崖州区海南农垦南繁番茄育种基地试验田目前种植的300余个番茄品种,正值成熟期,黄、白、红等多彩果实点缀在绿叶间,空气中弥漫着茄果清香。杨瑾介绍,基地通过“育繁推服”一体化体系,每年为市场输送12个以上优质新品种,糖度达8.5Brix的“南繁金珠”等品种已实现规模化种植。

“良法”延伸产业链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育繁推服”一体化体系,除了每年为市场输送优质新品种外,在带动周围农户发展方面也有一手。“育繁推服”一体化体系采用“自育品种+订单回收”的方式,致力于打造南繁番茄的特色品种和品牌,形成以后端收购+特色品种的全产业链模式。

目前,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计划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番茄新品种,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渠道等全方位的支持,进一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我们从入驻基地以来,持续教授农户如何科学种植,包括什么时候浇水、施肥、修剪枝叶等,以及怎么防治病虫害。”杨瑾说。

“今年,品质型、口感型和观赏型品种持续增加,这彰显了种业培育的新趋势。”杨瑾表示,“海垦集团在基地内还种有水稻、玉米、西甜瓜、南瓜等品种。我们坚持以良种良苗的研发、种植、推广为抓手,建设‘育繁推服’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链条,参与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设,推进南繁种业和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海南农垦南繁番茄育种基地每个月还雇佣本地村民20人左右务工,助力村民增收。

“良技”赋能产业升级

“有了‘良种’‘良法’,再加上‘良技’,让南繁沃野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场。”杨瑾透露,由于基地连续多年承担中国种子大会地展展示任务,瓜菜展区的土地酸碱度出现失衡。为此,科研人员针对品种需求,通过改变有机肥的种类和配比来调整土壤酸碱性。同时,在种植管理中打绿色有机牌,持续创新各类田管措施,实现绿色生产。尤其是番茄类作物,使用了新型砧木来增强它们的坐果能力和抗性。

“为了应对飞虱、蓟马、蚜虫等常见病虫害问题,基地积极推广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绿色防控手段。”杨瑾介绍,海南农垦南繁番茄育种基地还探索建立了生态防治试验区,不单一依赖传统化学农药来应对病虫害问题,而是积极探索推广生物防虫等新型举措,让生产的“含新量”持续推动着产业的“含金量”连年攀升。

正是有了“良种+良法+良技”的加持,三亚南繁育种基地整合土壤调理、生物防控、生态防治等现代农业技术,打造我国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的“大观园”。

2月27日,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展示基地内,一片生机勃勃。连片玉米田里,一个个乳白的新品种玉米剥皮即食;蔬菜大棚里,色彩缤纷的水果甜椒甜脆可口;稻田里,翻滚的稻浪绘出美丽画卷。来自全国200多家参展单位的2000多个新品种农作物目前已挂果,将在今年3月举行的2025年中国种子暨南繁硅谷大会期间达到最佳观赏期。

“海南南繁种业集团在品种开发、市场推广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水稻、玉米等品种上面,我们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带动了农民增收。”海南南繁种业集团种业事业部总经理曾德财表示,集团在服务地方特色产业方面广受好评,未来将继续选育优质品种,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贡献力量。

三亚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广袤田野上持续发力,以新品种、新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点亮乡村振兴新希望 。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