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三亚的阳光已带着初夏的温暖。在崖州区角头湾的梅联社区,“所在海景” 精品民宿内,主人琳姐正忙着为客人加工海鲜,她满脸笑意:“本以为春节旺季过了能轻松些,没想到错峰出游的游客接连不断,18 间客房几乎天天满员!”
梅联社区,这个地处崖州区角头湾与乐东龙栖湾交界处的传统渔村,拥有 7 公里长的海岸线,海水湛蓝,沙滩细腻。琳姐的民宿面朝大海,三层小楼被打造成宁静的海边栖息地,吸引了众多游客。错峰游让三亚民宿迎来入住高峰,乡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2月21日,游客在西岛社区游玩。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陈聪聪 摄
错峰游客热衷渔村风情,小众美景成打卡热点
2 月26日,记者走进梅联社区。在 “所在海景” 精品民宿的露台上,几位游客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纷纷拍照留念。正午阳光洒下,海面波光粼粼,渔舟点点,沙滩上游客或漫步、或嬉戏,十分热闹。来自辽宁的周先生一家便是错峰而来的游客,他刚从码头买了海鲳鱼和海虾,让民宿厨房加工后在露台上享用。“这儿开窗见海,下楼就是沙滩,渔民补网、渔船归港的场景就像电影画面,比商业化景区更让人放松,这才是三亚的‘隐藏宝藏’!” 周先生兴奋地分享道,他发在朋友圈的九宫格照片配上 “三亚隐秘渔村” 的标签,引来不少询问民宿定位的留言。
琳姐介绍,春节过后,民宿价格降低,性价比更高,吸引了众多游客,民宿入住率也随之提高。“我们回头客很多,不少游客来过一次,对梅联社区印象很好,就会介绍家人朋友一起来感受这独特的渔村风情。”
梅联社区的变化,正是三亚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这个曾经以捕鱼为业的传统村落,如今依托 7 公里原生海岸线,打造出 “民宿 + 渔文化” 的特色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越来越受年轻人喜爱。
在民宿旁的巷口转角,村民林明刚经营的小卖部也见证了这一变化。“以前卖槟榔和烟酒,现在椰子汁和饮料最畅销。” 他指着后方租出去的民房说,“5 间长租房常年满客。以前是旅居的候鸟老人居多,现在很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来了要拍‘渔家灯火’,买刚上岸的海鲜,还喜欢在村里逛逛,越来越热闹了!”
民宿迎来入住高峰,乡村旅游热度攀升
在火热的春节旅游市场中,以 “乡村游” 为特色的文旅市场持续活力满满。尤其是春节过后,错峰游正当时,不少游客趁着景美价廉,深入三亚的乡村民宿度假。在天涯区天涯小镇、吉阳区博后村等民宿聚集区,错峰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乡村游增添了更多人气。
1月30日,在三亚天涯小镇,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资料图片)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陈聪聪 摄
2月26日,天涯小镇的“自然诵风白之镜”民宿负责人张姣说:“这段时间,民宿当天入住率有时能超过90%,甚至达到 100%。” 吉阳区博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少洪也发现,村里民宿入住率逆势上升。“春节假期,全村 74 家民宿 2000 多间客房入住率是 82.4%,假期后上升到 90%。”
从梅联渔村的烟火气,到天涯小镇的文艺范,再到博后黎乡的民族风,三亚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生动诠释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错峰游从 “小众选择” 变成 “常态现象”,不仅反映出旅游消费的理性升级,更是三亚对全域旅游资源价值的重新构建。
三亚民宿协会秘书长曾帮林表示:“我们正从‘数量增长’转向‘品质革命’。” 他举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 2024 年全国甲级、乙级旅游民宿评选结果公告,三亚海棠湾若逸 ROY 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成为三亚首家获此殊荣的民宿,也是海南第三家全国甲级旅游民宿。这充分展现了三亚民宿在品质提升、特色打造和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成果。
政府助力品质提升,探索民宿发展新方向
面对持续升温的旅游市场,三亚也在不断提升民宿配套和服务品质。天涯小镇不仅精心打造彩虹楼梯、天涯爱墙、蓝白小屋等打卡点,还采用 “步行街管理” 模式,分时段进行交通管控,让游客能放慢脚步欣赏风景。吉阳区博后村则依托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资源和平台,以玫瑰文化、黎族文化、创意文化为底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和乡村旅游。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三亚已有96家“金”“银”“铜” 宿级乡村民宿,其中“金宿级”6家、“银宿级”28家、“铜宿级”62家,创建数量全省第一。
“过去游客来三亚主要是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水浴场,现在他们更追求独特的旅游体验。” 三亚市旅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三亚将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服务特色,开展民宿等级评定及优质民宿评选活动,积极 “走出去” 考察国内海岛民宿集群,把国内相关省市民宿协会、投资机构、投资人等 “请进来”,探索三亚民宿发展新方向、新路径。同时,三亚计划深入调研康养旅居产业,推广康养旅游特色线路,提供定制化服务,给游客全新体验,提升三亚民宿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让民宿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让每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少云 实习生 刘秋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