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绵绵,润物无声。2月18日,雨水节气来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它标志着降雨的开始,预示着雨量渐增,万物在春雨的滋润下复苏。
对农业来说,雨水节气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当天,三亚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春耕景象。在崖州区广袤的田野上,农民正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水稻插秧工作做准备。
“菜+稻”轮作种植模式是三亚农民青睐的耕种模式。随着部分冬季瓜菜的采收接近尾声,农民迅速整地,准备种植水稻。
田洋之上,村民陈伟良正忙碌地引水入田,采收完冬季瓜菜后,他将投入到水稻的种植中。
崖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该区提前谋划,精心部署,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指导,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在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同时,积极协调农资供应,确保春耕所需物资充足,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除了传统水稻种植外,三亚的特色农业产业也在雨水节气的滋润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育才生态区,芒果树郁郁葱葱,枝头挂满了拇指般大小的果实。果农穿梭其间,忙着浇灌、施肥,为新的丰收年而忙碌着。
“期待今年雨水充沛,让芒果产量有所增加。”育才生态区芒果种植户李大哥说,目前,他的30亩芒果地已经结出小果,再过两个月,这些芒果将陆续进入成熟期,摆上市民的餐桌。
雨水节气,更是农业科技大显身手的时节。在三亚南繁试验田里,科研人员正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作业。无人机在空中灵活盘旋,喷洒出均匀的雾状农药,为水稻生长保驾护航。
与传统人工喷洒农药相比,无人机作业效率更高,近年来,三亚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广泛应用无人机、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雨水节气,是希望的节气,是耕耘的节气。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三亚热土上,雨水滋润着万物,也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实习生 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