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新闻网1月30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卢海容 陈太贤 邢暖 刘盈盈)1月24日上午,“90后”姑娘陈雪琼来到三亚海上书房·口袋公园,开始排练疍歌。只见她身着疍家传统服饰、头戴一顶疍家帽,清了清嗓子,便和队友一起唱起来。歌声时而欢快活泼,时而柔和婉转,即使没有听懂歌词含义,听众也被其优美旋律所吸引,沉浸其中。伴随着流淌的歌声,她和队友手持梭子一来一回、一来一回,“编织”着渔网。
“唱疍歌主要是受到外公的影响。外公爱唱疍歌,我从小听到大,耳濡目染慢慢就学会了。”陈雪琼是土生土长的三亚南边海渔村疍家人,以前,小小的她坐在一旁,看着外公从家里的数十本歌本中抽出一本,翻开一页,他一句句唱,她一句句听。
“很多时候是即兴而唱,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唱什么唱什么,什么时候想唱就唱。”陈雪琼陷入回忆,或是在闲坐时,抑或是做家务时,突然,外公的歌声就响起了,她跟在一旁,也哼两句。
外公也会指导她,纠正她的唱法。从歌曲调子,到咬字吐字,外公耐心地把关于疍歌的唱法、技巧掰开揉碎,一点一点传授给她。
在这个疍家家庭里,有外公在的地方,总有疍歌相伴。
3年多前,在大姨张桂喜、二姨张桂莲的带动下,陈雪琼加入她们所在的团队,每周固定时间练习疍歌,不定期登台演出。
张桂喜和张桂莲都是疍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小姨张桂英也在学习疍歌,朝着疍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目标前进。三姐妹都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会并爱上了疍歌,决心将疍歌传承下去。
“父亲是我们的疍歌引路人。”张桂喜说,早年他们家行船谋生,父亲以歌解海上寂寥,渐渐地,歌曲融入他们家的生活,出海唱、丰收唱、婚丧嫁娶唱、闲来无事也唱。总之,喜欢唱。
在张桂喜的手机里,保存了很多疍歌演出的图片和视频,这些都是她和妹妹们多年来在不同场合的演出场景。张桂喜笑着掏出手机,一张张翻阅照片,“我们的演出,多咯。”
“疍歌是我们疍家人的一种文化。父亲把疍歌传给我们,我们也要把疍歌继续传下去,唱更多疍歌,教会更多人。”张桂喜相信,疍歌传承之路,会越走越宽阔。
陈雪琼的外公、张桂喜三姐妹的父亲,就是疍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发结。今年85岁的张发结,依然精神矍铄,步伐稳健。在位于渔村路的张发结家,记者一进门,就看到左边墙上挂着张发结一家人的合影,以及他获得三亚市优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墙下,有一个红筐,装满了张发结珍藏的歌本,不少书页已经泛黄陈旧。
25日上午,用过早饭,张发结从红筐里拿出一本歌本,轻轻摩挲,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展歌喉。耄耋之年的他,唱起歌来依旧中气十足。一旁的家人默契加入,疍歌悠悠,传扬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