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阳区月川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联合医院为老年人开展义诊活动。 记者 李学仕 实习生 江文滔 摄
近日,记者从吉阳区落实2024年“为民办实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吉阳区找准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落实到行动上,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着眼民之所盼,办好教育实事
2024年,吉阳区在辖区的丹州小学、荔枝沟小学、落笔小学等16所500人以上规模的学校设立校医室并配备了有资质的驻校校医,全力打造“小病能处置,急症能控制”的校医体系,守护辖区18133名学生、1064名教职工身体健康。
“青鹿校园心理护航行动”作为三亚2024年“为民办实事”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为初高中师生提供了多样化心理干预服务,构筑起校园心理健康服务的安全防线。截至目前,“青鹿校园心理护航行动”在吉阳区9所中学完成6914名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
——暑期公益托管课堂,点亮学生精彩假期
吉阳教育公益托管服务主要包含暑期托管课堂和周末公益特色课堂两个部分,累计开设49门课程,服务人数3266人。
吉阳区暑期公益托管服务项目,是团区委依托吉阳区少先队学校阵地,借助“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力量,统筹各类教学资源,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谋划打造的公益项目。该项目除了有课业辅导、兴趣培养、文化教育等服务外,还精心准备了外出研学课程,以此来丰富吉阳区少先队员课外文化生活,累计服务学生1680人。
周末公益课堂分为三期,第一期周末公益特色课堂涉及10个校区、29个班级,开设篮球、乒乓球等14门课程,服务学生580人;第二期周末公益特色课堂开设18门课程,服务学生540人;第三期周末公益特色课堂开设17门课程,服务学生466人。
——新建3家公立托育机构,增设公立托位108个
近年来,吉阳区卫健委积极探索托育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公立型托育服务,连续两年将发展公立型托育服务列入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了3家公立托育机构,增设公立托位108个,同时积极引导民营托育机构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今年该区完成了月川社区托育园的建设。月川社区托育园首次把公立托育服务嵌入社区,既满足了周边家长的入托需求,方便了家长送托,托育费用也远低于市场标准,让群众享受到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又可及的托育服务。
截至目前,吉阳区托育服务机构共有43家,提供托位2016个。其中公立型托位108个,普惠性托位760个,形成公办托育机构、民办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用人单位办托等多种模式组合的托育服务体系。
——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24年,吉阳区民政局新建了吉阳区鹿城心灵驿站作为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站点。加上新村社区鹿城心灵驿站和月川社区鹿城心灵驿站,该区目前共有3个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站点。该局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为有康复需求且经过评估具备康复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截至目前,共计为292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档案,提供精神康复服务13410人次。
同时,吉阳区民政局还建设了东岸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海澜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在东岸社区、红郊社区及月川社区等3个常住老年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各建1个长者食堂,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便捷、健康、经济的餐饮服务。自2024年4月运营以来,3个社区长者食堂服务本社区和周边社区老年人约5000人,累计提供助餐服务达5万人次。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实习生 黎仁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