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漫谈——板鞋竞速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漫谈——板鞋竞速

多名运动员足套同一双板鞋,在田径场上竞速比赛,这项有趣的运动被称为板鞋竞速。2006年,首届全国板鞋竞速邀请赛在广西南宁举办。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板鞋竞速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板鞋,又称“木屐”,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曾出土过两只木屐,据考证为4000年多年前良渚文化的遗物。

早在春秋时期,木屐就已十分流行。

秦汉时,木屐是常见服饰。南朝时,宋永嘉太守谢灵运创造了一种活齿木鞋,史称“谢公屐”。《宋书·谢灵运传》载,“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履,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隋唐时期,虽然鞋的材质已十分多样,但穿木屐依然相当普遍。李白诗中就曾多次提及,“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宋朝时,木屐多作为雨鞋使用。宋代张瑞义《贵耳集》载,“东坡在儋耳,无书可读,黎子家有柳文数册,尽日玩诵,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说的是苏东坡冒雨戴笠、着屐而归的情景。

到了明清时,木屐称为“泥屐”,可见其主要用途。《醒世姻缘传》提到,“狄员外打了伞,穿了泥屐,别了薛教授回家,分付安排早饭伺候。”

木屐作为传承数千年的服饰,不知何时演变成为一项民间娱乐活动,这就是板鞋竞速,在南方地区广为流行。民间将这项娱乐活动与瓦氏夫人联系在了一起。

相传明朝时,“石柱女将军”瓦氏夫人率兵赴江浙抗倭,为训练士兵、演练阵法,便令数名士兵同穿一副长板鞋齐跑,极大提升了战斗力,因而所向披靡、屡建奇功。江南人争相传颂,“花瓦家,能杀倭”。

近代以来,在列强入侵、家国沦陷的危难关头,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共赴国难,在血与火的抗争中共同谱写了保家卫国、共御外侮的壮丽史诗。

在新疆,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广泛支持下,粉碎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成功收复新疆。

在西藏,各族军民英勇奋战,在隆吐山战役、江孜战役中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在广西,汉、壮等各族军民同心协力,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在台湾,宝岛上的汉族、高山族人民浴血奋战,不屈不挠抵抗日本侵略者……

1931年9月18日夜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毅然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号召“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

各族人民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海南琼崖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冀中、渤海回民支队,大青山蒙古族游击队,与全国抗日力量一起并肩战斗。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中华民族自觉联合起来,“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板鞋竞速重在齐心协力、步调一致,蕴含着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共赴国难的伟大民族精神,使饱受欺侮的中华民族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赢得了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民族画报)

责任编辑:王雪杉、赵世曦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漫谈——板鞋竞速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11-08 07:01:38

多名运动员足套同一双板鞋,在田径场上竞速比赛,这项有趣的运动被称为板鞋竞速。2006年,首届全国板鞋竞速邀请赛在广西南宁举办。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板鞋竞速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板鞋,又称“木屐”,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曾出土过两只木屐,据考证为4000年多年前良渚文化的遗物。

早在春秋时期,木屐就已十分流行。

秦汉时,木屐是常见服饰。南朝时,宋永嘉太守谢灵运创造了一种活齿木鞋,史称“谢公屐”。《宋书·谢灵运传》载,“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履,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隋唐时期,虽然鞋的材质已十分多样,但穿木屐依然相当普遍。李白诗中就曾多次提及,“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宋朝时,木屐多作为雨鞋使用。宋代张瑞义《贵耳集》载,“东坡在儋耳,无书可读,黎子家有柳文数册,尽日玩诵,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说的是苏东坡冒雨戴笠、着屐而归的情景。

到了明清时,木屐称为“泥屐”,可见其主要用途。《醒世姻缘传》提到,“狄员外打了伞,穿了泥屐,别了薛教授回家,分付安排早饭伺候。”

木屐作为传承数千年的服饰,不知何时演变成为一项民间娱乐活动,这就是板鞋竞速,在南方地区广为流行。民间将这项娱乐活动与瓦氏夫人联系在了一起。

相传明朝时,“石柱女将军”瓦氏夫人率兵赴江浙抗倭,为训练士兵、演练阵法,便令数名士兵同穿一副长板鞋齐跑,极大提升了战斗力,因而所向披靡、屡建奇功。江南人争相传颂,“花瓦家,能杀倭”。

近代以来,在列强入侵、家国沦陷的危难关头,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共赴国难,在血与火的抗争中共同谱写了保家卫国、共御外侮的壮丽史诗。

在新疆,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广泛支持下,粉碎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成功收复新疆。

在西藏,各族军民英勇奋战,在隆吐山战役、江孜战役中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在广西,汉、壮等各族军民同心协力,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在台湾,宝岛上的汉族、高山族人民浴血奋战,不屈不挠抵抗日本侵略者……

1931年9月18日夜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毅然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号召“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

各族人民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海南琼崖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冀中、渤海回民支队,大青山蒙古族游击队,与全国抗日力量一起并肩战斗。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中华民族自觉联合起来,“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板鞋竞速重在齐心协力、步调一致,蕴含着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共赴国难的伟大民族精神,使饱受欺侮的中华民族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赢得了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民族画报)

责任编辑:王雪杉、赵世曦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