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亚实施首批267个事项“全市通办”,这一创新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属地申请的限制,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跨层级、跨区域收件和办理,真正做到了“就近办、一次办”,有力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三亚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工作人员热情为办事群众服务。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8月5日,吉阳区迎新社区居民张先生喜添新丁,便想着去给娃办理各项手续。
和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的手忙脚乱相比,张先生这次从容了许多。只见他在手机上登录海南政务服务网,点击“一件事”服务——“新生儿出生”,按照智能导办填写信息,便可打包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婚生子女出生登记、新生儿落地参保申报核定、新生儿疫苗本申领、社会保障卡申领。几天内,这些材料便会邮寄上门。
“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为了办理各种手续,卫健委、公安局、医保局、人社局来回跑了好多趟,还要交很多材料。”张先生不禁感慨道,“现在‘不出院门’在网上就能办好,非常方便。”
这次二胎宝宝出生,人还没出院,医生便指导张先生夫妇用手机登录海南政务服务网办理,借助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信息化手段,全程网办,以前要交的材料、复印件等,现在也都不需要了。
目前,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集成了《出生医学证明》办理、预防接种证办理、子女出生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新生儿参保登记等10项服务。群众只需在网上填写一张表单,系统自动分发,全程网上审批,避免了线下跑动。同时,该事项打通了所有数据壁垒,对接了出生实名、公安人口、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7个系统,基础信息全部即时共享,即时智能填充,针对已婚和父母双方为本省户籍的群众,实现零材料提交。此外,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在各医院设立服务窗口,群众在分娩医院即可申办,办件自动流转审批,出生证、社保卡等证件可以邮寄到家,相较于传统模式,办理时限大幅缩短。
服务更高效
企业得实惠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创业创新的沃土。民营企业的诉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要跟到哪里。”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志兴介绍,该局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进“行政审批瘦身”,为企业办事“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力争压缩审批时间20%,实现原审批事项办理时限为4至5天的,再缩减1天;原审批事项办理时限为8天以上的,缩减3天;推进惠企平台建设,在现有“海易兑”平台基础上打造“三亚旗舰店”模式,形成政策展示、政策推送、政策兑现、统计分析一体化平台。
今年3月,三亚市“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第二批划转至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其中,三亚市一批水路客运经营企业所持有的《国内水路运输许可证》均在2024年4月30日到期。面临证照办理时间紧、准备手续繁多等情况,市营商环境建设局集中精力、加强协调,积极对接三亚市交通运输局、三亚海事局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将审批时限从原来的7个工作日,提前至2—3个工作日完成,为企业提供特色、精准服务,确保业务“接得住、批得快、办得好”,助推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平稳运行。
不仅如此,三亚还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市营商环境建设局首创推出的“三亚政企约见平台”,更是得到了广大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据悉,“三亚政企约见平台”服务体系以“点单式”政企约见新模式为核心,践行“企业点名,有约必见”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个性化的政企沟通渠道,有效解决了企业办事难、咨询难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三亚践行“企业有事吹哨,政府立即报到”服务理念,构建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惠企政策兑现、政企约见、问题诉求解决为一体的“三亚营商直通车”服务体系。日前,“三亚政企约见平台”微信小程序上线“我要会商”功能,企业可同时约见多家政府部门,经审核通过后,由牵头单位统筹召开会议。
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三亚首批267个事项实行“全市通办”的契机,该局将继续联动各业务主管部门,打造三亚特色利企惠民政策服务品牌,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既要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做好营商环境促发展的“引领者”和“服务者”。
原标题:
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 跑出利企惠民“加速度”
三亚推出首批267个事项“全市通办”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