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个球传得漂亮!”
“好球!这个球垫得好!”
……
骄阳似火,挡不住队员们训练时喷薄如潮的激情。5月28日下午,大东海的沙滩上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刚获得第19届中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高中组男女冠军的三亚市第二中学运动员董骏、蒲嘉劲、梁子宴、吉子诺载誉归来,来不及多休息一下就和队友们投入到紧张有序的训练中。排球飞舞间,他们不顾脚下沙粒的滚烫,或跃起扣杀,或稳稳扑救,无不彰显着青春的活力。
市第二中学沙排队队员在比赛中。记者 胡拥军 摄
汗水挥洒烈日沙滩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三亚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市二中”)沙滩排球队的运动员来说,每一场比赛、每一次成功的背后,是经年的坚持与磨炼,更是血与汗的挥洒与付出。
市二中沙滩排球队教练王娜介绍,学校并没有专业的沙滩排球训练场地,训练时他们每天都要从宿舍出发,搬上网柱、球网、标志带和标志杆等器材,搭乘十几分钟的公交车到大东海的沙滩上进行训练。
队员吉子诺告诉记者,她们每天的训练时间约4个多小时。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阴雨绵绵,在大东海的沙滩上都有队员们训练的身影。“在教练的指导下,我们每天都要进行体能、发球、接球和扣球训练。”
“注意,发球要有力”……训练场边,正在对队员们进行指导的王娜说,沙排运动员日常训练异常艰辛,赛场上瞬息万变,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在赛场上,我们是所有运动员中肤色最黑的。”队员梁子晏说,常在海边训练,大家的皮肤都晒得黝黑,脚底也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
沙排队员所面临的困难不止场地受限。高温暴晒的训练环境,使得跃起、扣球等一系列高难度、高强度的基本功训练变得难上加难,长年累月的“日光浴”让皮肤晒得黢黑;太阳下,沙子晒得滚烫,无从下脚,只能洒水降温;跃起、暴扣、垫球……高强度的训练使运动员们伤病缠身,因大运动量训练和烈日暴晒引起的中暑更是屡见不鲜。“凭着对沙滩排球的热爱,凭着‘坚持不懈’的信念支持,再难捱也都捱过来了。”王娜说。
打造排球特色金名片
“市二中是市属一级学校,是全国青少年排球特色学校、三亚市教育系统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海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文体特色突出。2019年获得第十五届中国中学生沙滩排球赛初中女子组冠军,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3年获得海南省中学生沙滩排球赛冠军,2023年获得第18届中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高中女子组全国冠军。”该校校长许德福介绍,近年来,学校始终以艺体特长兴趣第二课堂为抓手,坚持特色育人,仅2022年、2023年高考就有多名毕业生被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录取,同时代表三亚出战各级体育赛事也赢得了众多荣誉。
据了解,市二中构建体教融合机制,针对体育特长生采取分层培养模式,量身制定高水平运动员、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和一般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计划;实施分级体育指导师制,设置总教练和项目教练,将师生特长对号入座,增强训练时效性和实效性;做好高校与高中招生轨道衔接,及时了解各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招生制度和动态,为训练指明方向;抓好特长生梯队建设,强化晨训、午训及外训的科学性;进一步优化奖惩制度,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与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改革政策遥相呼应。
“中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是国内最高水平的中学生沙滩排球赛事之一,市第二中学代表三亚包揽此次比赛高中组男女全国冠军,不仅为三亚青少年体育事业树立了榜样,更激发了广大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使沙滩排球运动在中学生中更加深入人心。”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科相关人员表示,三亚将继续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真正“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
原标题:
走近三亚市第二中学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训练日常
“垫”出精彩 互“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