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南繁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成为三亚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推进种业振兴的一个缩影
2023年海南南繁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成为三亚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推进种业振兴的一个缩影

金秋十月,丰收的画卷在田野上铺展开来。

10月30日,2023年海南南繁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在三亚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320个水稻新品种、新组合挂穗斗艳,让观摩代表赞叹不已。此次观摩会还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25个,对加快南繁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对参展品种进行鉴评。记者 刘琪成 摄

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的收官之年,此次观摩会也是三亚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推进种业振兴的一个缩影。种业是现代农业芯片,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标志,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三亚深入推进种业振兴机制体制创新,在保障粮食安全、打造种业科创高地和国际交流中心等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三亚围绕主要农作物、热带特色果蔬、畜禽、水产四大领域,制定了《三亚市种业振兴实施方案》,以国家级科创平台为核心,高水准打造优质科研资源和多元创新主体加速集聚的种业发展新格局。

种业振兴,离不开科技的加持。目前,三亚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平台项目建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科研试验基地、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科研楼、南繁种业科技众创中心、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等7个项目已经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确权交换中心综合楼、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等15个科研基础设施和关键共性平台正在推进。

在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上,三亚在南繁科技城设立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南自贸港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服务窗口、知识产权法庭审判庭等专职机构,建立涵盖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领域的“五合一”行政管理体制,大大促进植物品种产业化发展。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几年来,三亚加速种业资源要素集聚,吸引中国科学院等24家顶尖科研机构和6家重点涉农高校落地崖州湾科技城,已引入朱健康院士等23个院士创新团队。聚集中种集团、先正达、隆平高科、大北农等1279家南繁产业企业,业务类型覆盖种业育、繁、推等产业链各环节。

三亚位于北纬18度以南,有着典型的热带气候资源优势,被誉为“天然的温室”,可以将品种育种周期缩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近年来,每年有来自29个省份的700多家科研单位、种子企业,7000多名科研人员从事南繁工作。累计超过2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南繁加代、繁育,占到全国育成新品种的70%以上。

如何更好地发挥南繁优势,促进种业振兴发展?三亚以高质量建设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为抓手,聚焦发展基础,持续开展制度集成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

三亚印发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分类管理分时使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创新“冬季南繁-夏季绿肥”分时轮作模式,在非南繁季节实施“绿肥沃土工程”,改善南繁基地季节性撂荒的问题,提升土地使用效率,累计实施近3万亩。

此外,持续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9.76万亩南繁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南繁基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打造智慧南繁示范样板工程2个:在崖州区坡田洋建设“南繁基地分类管理分时使用智慧示范基地”,在坝头村建设“智慧南繁基地”。

目前,全面建成5040亩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并投入使用,已有中国农科院、中种集团、大北农等近30家科研院所和企业陆续进驻。

种业振兴,打造繁育基地也是重要一环。目前,三亚大力推动农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实施“首引、首育、首种、首推”引进的榴莲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燕窝果、榴莲蜜推广面积超过1200亩和1000亩;建设了1.5万平方米的工厂化种苗基地,开启南苗北种工程。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崖州基地、海南省优旗农业苗木基地(崖州苗圃)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热带作物良种(苗)繁育基地;育才生态区榴莲基地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热带优异果蔬展示示范基地。

“引进来”的同时,三亚推进种业发展“走出去”,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等多个国际种业交流会议,为种业振兴出谋划策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凝聚各方智慧优势,引领行业升级发展,为种业发展研判形势,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原标题:

2023年海南南繁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成为三亚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推进种业振兴的一个缩影

引进更好的科技力量 用足更好的热带气候打造更好的“农业芯片”

责任编辑:王雪杉、叶子贻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4-05-06 07:4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6 07:2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6 07:4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3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4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3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07:49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07:5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15:51
来源:央视网
2023年海南南繁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成为三亚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推进种业振兴的一个缩影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11-02 07:22:23

金秋十月,丰收的画卷在田野上铺展开来。

10月30日,2023年海南南繁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在三亚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320个水稻新品种、新组合挂穗斗艳,让观摩代表赞叹不已。此次观摩会还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25个,对加快南繁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对参展品种进行鉴评。记者 刘琪成 摄

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的收官之年,此次观摩会也是三亚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推进种业振兴的一个缩影。种业是现代农业芯片,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标志,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三亚深入推进种业振兴机制体制创新,在保障粮食安全、打造种业科创高地和国际交流中心等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三亚围绕主要农作物、热带特色果蔬、畜禽、水产四大领域,制定了《三亚市种业振兴实施方案》,以国家级科创平台为核心,高水准打造优质科研资源和多元创新主体加速集聚的种业发展新格局。

种业振兴,离不开科技的加持。目前,三亚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平台项目建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科研试验基地、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科研楼、南繁种业科技众创中心、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等7个项目已经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确权交换中心综合楼、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等15个科研基础设施和关键共性平台正在推进。

在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上,三亚在南繁科技城设立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南自贸港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服务窗口、知识产权法庭审判庭等专职机构,建立涵盖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领域的“五合一”行政管理体制,大大促进植物品种产业化发展。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几年来,三亚加速种业资源要素集聚,吸引中国科学院等24家顶尖科研机构和6家重点涉农高校落地崖州湾科技城,已引入朱健康院士等23个院士创新团队。聚集中种集团、先正达、隆平高科、大北农等1279家南繁产业企业,业务类型覆盖种业育、繁、推等产业链各环节。

三亚位于北纬18度以南,有着典型的热带气候资源优势,被誉为“天然的温室”,可以将品种育种周期缩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近年来,每年有来自29个省份的700多家科研单位、种子企业,7000多名科研人员从事南繁工作。累计超过2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南繁加代、繁育,占到全国育成新品种的70%以上。

如何更好地发挥南繁优势,促进种业振兴发展?三亚以高质量建设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为抓手,聚焦发展基础,持续开展制度集成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

三亚印发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分类管理分时使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创新“冬季南繁-夏季绿肥”分时轮作模式,在非南繁季节实施“绿肥沃土工程”,改善南繁基地季节性撂荒的问题,提升土地使用效率,累计实施近3万亩。

此外,持续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9.76万亩南繁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南繁基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打造智慧南繁示范样板工程2个:在崖州区坡田洋建设“南繁基地分类管理分时使用智慧示范基地”,在坝头村建设“智慧南繁基地”。

目前,全面建成5040亩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并投入使用,已有中国农科院、中种集团、大北农等近30家科研院所和企业陆续进驻。

种业振兴,打造繁育基地也是重要一环。目前,三亚大力推动农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实施“首引、首育、首种、首推”引进的榴莲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燕窝果、榴莲蜜推广面积超过1200亩和1000亩;建设了1.5万平方米的工厂化种苗基地,开启南苗北种工程。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崖州基地、海南省优旗农业苗木基地(崖州苗圃)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热带作物良种(苗)繁育基地;育才生态区榴莲基地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热带优异果蔬展示示范基地。

“引进来”的同时,三亚推进种业发展“走出去”,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等多个国际种业交流会议,为种业振兴出谋划策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凝聚各方智慧优势,引领行业升级发展,为种业发展研判形势,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原标题:

2023年海南南繁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成为三亚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推进种业振兴的一个缩影

引进更好的科技力量 用足更好的热带气候打造更好的“农业芯片”

责任编辑:王雪杉、叶子贻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