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毒蛇咬伤危在旦夕 三亚医生“换血救人”挽回生命
男子被毒蛇咬伤危在旦夕 三亚医生“换血救人”挽回生命

三亚新闻网10月18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日前,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救治了一名被毒蛇咬伤的患者。

当天,该名男子在山中劳作时,被眼镜王蛇咬伤了右手大拇指。其家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立即派出急救车前往接诊。经了解,男子被咬伤时,除被咬伤肢体肿胀疼痛外,并无其他不适,仅1小时后,便出现四肢乏力、眼睑下垂、呼吸困难等症状,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出现呼吸衰竭。

情况紧急,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收入抢救单元,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生命体征暂时稳住了,当务之急要清除患者体内的蛇毒。常规方法是输注抗蛇毒血清,但是考虑到该患者病情危重,抗蛇毒血清无法最快速度清除蛇毒。”经多学科联合会诊,医生一致决定尽快进行血浆置换。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紧急调配备用血浆,经过3次共9500毫升(相当于人体血浆的4倍)的血浆置换,成功挽救了男子生命。

血浆置换完成不久,该名男子就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收入急诊病房观察,最终康复出院。

 ■新闻多一点 

被蛇咬伤怎么办?

被蛇咬伤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生王涛。他提醒:“被毒蛇咬伤应及时就医。”并介绍了正确处理毒蛇咬伤的方法。

首先,要了解蛇毒的分类。了解蛇的毒性特点,对正确的抢救和治疗非常重要。蛇毒可分为血液毒、神经毒和混合毒。血液毒会引起出血和组织损伤,神经毒会导致肌肉无力、呼吸麻痹等症状,而混合毒素则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毒性作用。除此之外,蛇毒还可以根据不同蛇种的毒液成分进一步分类,如神经源性毒(如眼镜蛇、响尾蛇)、血源性毒(如蝮蛇、银环蛇)和溶血性毒(如眼镜王蛇)。眼镜蛇科或者海蛇科两类毒蛇,毒素的分子比较小,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只需10分钟到6个小时就能够使人体产生反应;蝰蛇科毒素的分子比较大,主要通过淋巴循环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一般1到6个小时左右人体会出现反应;有些蛇毒主要是神经毒素,可以在40分钟到6小时期间发生反应;作用在心脏和凝血的毒素一般在30分钟到6小时左右产生作用;对肌肉损伤的毒素导致肌肉溶解情况通常在30分钟到6小时期间发作。

其次,了解清除蛇毒的方法。清除体内蛇毒的方法有抗蛇毒血清输注和血浆置换,还可以根据蛇咬伤的具体情况使用其他治疗方法。例如,可以使用降压药物、止痛药物、抗过敏药物等进行辅助治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考虑使用体外循环、血液净化等更为复杂的治疗手段。

第三,被蛇咬伤后及时自救。如果不幸被蛇咬伤,一定要尽快呼救,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治疗。等待救援时,患者可通过解压、停止运动、抬高患处等方式来急救。

解压:要先去除受伤部位附近的多余物品,比如手镯、脚链、手表、鞋子或较紧的衣裤,以免因后续伤口的肿胀而无法取出,加重局部损害。

停止运动:剧烈运动会加快血液循环,导致毒素更快地扩散到全身,建议做好伤口局部处理后停止运动,安静等待救援。

抬高患处:尽快将受伤肢体抬高,但需保持伤口位置低于心脏,避免毒素加速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减少毒素扩散。切记不要使用紧扎的方式束缚受伤部位,避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肌肉坏死。 

处理伤口:等待救援时,可先对伤口进行冲洗,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包扎伤口,用碘伏消毒,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以免刺激伤口。切勿用红酒、刀片等方法处理伤口,也不要通过吸出毒液来治疗,这些方法可能会加重伤情,甚至危及生命。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

责任编辑:王雪杉、叶子贻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男子被毒蛇咬伤危在旦夕 三亚医生“换血救人”挽回生命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10-18 07:05:56

三亚新闻网10月18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日前,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救治了一名被毒蛇咬伤的患者。

当天,该名男子在山中劳作时,被眼镜王蛇咬伤了右手大拇指。其家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立即派出急救车前往接诊。经了解,男子被咬伤时,除被咬伤肢体肿胀疼痛外,并无其他不适,仅1小时后,便出现四肢乏力、眼睑下垂、呼吸困难等症状,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出现呼吸衰竭。

情况紧急,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收入抢救单元,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生命体征暂时稳住了,当务之急要清除患者体内的蛇毒。常规方法是输注抗蛇毒血清,但是考虑到该患者病情危重,抗蛇毒血清无法最快速度清除蛇毒。”经多学科联合会诊,医生一致决定尽快进行血浆置换。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紧急调配备用血浆,经过3次共9500毫升(相当于人体血浆的4倍)的血浆置换,成功挽救了男子生命。

血浆置换完成不久,该名男子就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收入急诊病房观察,最终康复出院。

 ■新闻多一点 

被蛇咬伤怎么办?

被蛇咬伤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生王涛。他提醒:“被毒蛇咬伤应及时就医。”并介绍了正确处理毒蛇咬伤的方法。

首先,要了解蛇毒的分类。了解蛇的毒性特点,对正确的抢救和治疗非常重要。蛇毒可分为血液毒、神经毒和混合毒。血液毒会引起出血和组织损伤,神经毒会导致肌肉无力、呼吸麻痹等症状,而混合毒素则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毒性作用。除此之外,蛇毒还可以根据不同蛇种的毒液成分进一步分类,如神经源性毒(如眼镜蛇、响尾蛇)、血源性毒(如蝮蛇、银环蛇)和溶血性毒(如眼镜王蛇)。眼镜蛇科或者海蛇科两类毒蛇,毒素的分子比较小,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只需10分钟到6个小时就能够使人体产生反应;蝰蛇科毒素的分子比较大,主要通过淋巴循环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一般1到6个小时左右人体会出现反应;有些蛇毒主要是神经毒素,可以在40分钟到6小时期间发生反应;作用在心脏和凝血的毒素一般在30分钟到6小时左右产生作用;对肌肉损伤的毒素导致肌肉溶解情况通常在30分钟到6小时期间发作。

其次,了解清除蛇毒的方法。清除体内蛇毒的方法有抗蛇毒血清输注和血浆置换,还可以根据蛇咬伤的具体情况使用其他治疗方法。例如,可以使用降压药物、止痛药物、抗过敏药物等进行辅助治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考虑使用体外循环、血液净化等更为复杂的治疗手段。

第三,被蛇咬伤后及时自救。如果不幸被蛇咬伤,一定要尽快呼救,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治疗。等待救援时,患者可通过解压、停止运动、抬高患处等方式来急救。

解压:要先去除受伤部位附近的多余物品,比如手镯、脚链、手表、鞋子或较紧的衣裤,以免因后续伤口的肿胀而无法取出,加重局部损害。

停止运动:剧烈运动会加快血液循环,导致毒素更快地扩散到全身,建议做好伤口局部处理后停止运动,安静等待救援。

抬高患处:尽快将受伤肢体抬高,但需保持伤口位置低于心脏,避免毒素加速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减少毒素扩散。切记不要使用紧扎的方式束缚受伤部位,避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肌肉坏死。 

处理伤口:等待救援时,可先对伤口进行冲洗,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包扎伤口,用碘伏消毒,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以免刺激伤口。切勿用红酒、刀片等方法处理伤口,也不要通过吸出毒液来治疗,这些方法可能会加重伤情,甚至危及生命。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

责任编辑:王雪杉、叶子贻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