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区藤桥学校的学生在户外美术课堂绘画。
“太香了!真好吃!”3月1日中午,循声走进天涯区水蛟小学,孩子们正在食堂津津有味地吃着学校提供的午餐。红焖鸭肉、肉沫豆腐、清炒豆芽、紫菜蛋花汤等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孩子们唇齿留香。此时的三年级学生兰安安,小嘴上沾满了油。
在天涯区水蛟小学,学生正在吃午餐。
在天涯区水蛟小学,学生拉开折叠床,准备午休。
“吃完饭美美地午睡一小会儿,下午上课有精神,放学后到自己喜欢的书法室学习软笔书法,这样的校园生活太有魅力了!”兰安安边吃边说。营养均衡了,热爱学习了,精神愉悦了……这些,都是三亚市推行中小学午餐午休和课后服务带来的喜人变化。
对于带娃一族和务工者来说,孩子一天的上下学接送,牵扯了太多精力。今年,三亚市委、市政府将市第一小学等全市19所城区学校开展午餐午休服务列为2023年全市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让教育有温度、城市有温情,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计算机编程、航模、沙画、二胡、舞蹈、朗诵……这是市九小三亚湾校区的课后延时服务课堂上学的内容。
在天涯区华丽小学书法课上,学生们正在练习书法。
鼓动飞扬、欢乐国跳、科技之光、悦读悦乐、魔法彩泥、墨砚轩、编玩编学等多个社团和每周一个主题的红色教育、快乐阅读、手工DIY等班级特色课,让孩子们的课后生活丰富多彩。尤其是将每周二定为“阅读日”“无书面作业日”,利用图书“漂流”实现好书共享、交流读书笔记更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在孩子一回家就主动跟我交流对一些名著的理解,写作能力强了,学习成绩也在不断提高。”学生家长李青说。
在三亚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写字。
在三亚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为学生送上新学期的“开学礼”。
“全市采取‘1+X’服务模式,推进课后延时服务,引导学生自愿参与。”三亚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刘玲介绍,“1”即利用1小时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保证作业不离校;“X”即各校依托师资力量和学生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体育、艺术、劳动、阅读、演讲、红色教育等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我们通过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答疑服务,为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特色拓展课,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课后特色课程很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多了。”提到过去一年来孩子在教育方面的变化,吉阳区丹州小学学生家长尹春月禁不住面露微笑。
“去年以来,三亚有137所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应参与学生81578人,已参与79541人,参与率97.5%。”刘玲说。
在天涯区华丽小学,学生们展示新学期收到的“开学礼”。
学生展示新学期收到的“开学礼”。
“老师好!”“同学们好!”3月1日清晨,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在天涯区华丽小学校园响起,让人如沐春风。在该校每个教室的角落都摆放着一个木制柜子,为学生布置出一个配有尺子、彩笔、铅笔、蜡笔等文具的“补给站”,鼓励学生在新的学期里认真学习、团结奋进,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在三亚市第七小学门口,交警护送学生过马路。
“请不要把车辆停在校门前。”每天清早,在市第七小学、第二小学等地,“护学岗”的三亚交警早早站在学校门口,一边指挥家长即停即走,一边护送孩子们过马路,看到潜在安全隐患立即制止纠正。
……
涓流汇海,垒土成山。三亚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文 刘琪成/图)
原标题:
中小学推行午餐午休、课后延时服务、设置文具“补给站”、交警护送过马路——
看,三亚学生与家长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