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董朝斌:守着初心搞科研 玉米地里过春节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董朝斌:守着初心搞科研 玉米地里过春节

1月20日,董朝斌在位于崖州区南滨农场的南繁试验基地查看玉米长势。 记者 李学仕 摄

1月20日上午,在崖州区南滨农场一处玉米地里,大片玉米长势正旺。在一片高矮不一的玉米地中,身穿白色大褂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董朝斌时而蹲在地上观察玉米、时而站起在本子上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三亚地处热带地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是南繁育种的“天堂”。近年来,全国近30个省份八百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科技型企业约六千多名农业科技专家,前来从事南繁育种工作。

“这片地种的玉米有上千份材料,育种材料的性状都不一样,要记录好每份材料的表现……”37岁的董朝斌和众多南繁科研工作者一样,在玉米地里“驻扎”了下来。春节前后是玉米人工授粉的关键时期,今年春节,他决定留在三亚,和试验田里的玉米一起过年。

“搞玉米科研工作,人要跟着玉米走,玉米的生长周期决定我们的活动。”对于在异地过春节,董朝斌早已习以为然,玉米授粉季节时常碰到春节,授粉期是科研材料繁育的重要阶段,需要守着玉米地过。算起来,这是董朝斌在三亚过的第三个春节。

育种科研工作,并不是单纯地守着一块田地就行。常驻试验田或实验室、南来北往,是南繁育种科研人员的常态。“我们的科研实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在田间地头,一部分在实验室,甚至在实验室待的时间更长。”董朝斌说,现在实验室的条件越来越好,加速了育种加代进程。“9月底或10月初在三亚种下第一季玉米,来年1月份就可以收了;收获完后快速烘干再种,5月份前又可以收获;新收获的材料可以带到北方继续播种……”

这几年,董朝斌已习惯了在北京和三亚之间来回穿梭。这样的忙碌,对董朝斌来说是“别样”的:走在玉米地里、在实验室里,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他觉得挺有价值。

“别看这些玉米长得高高壮壮,它们其实价值不大,只能充当篱笆保护里面的玉米材料。”在玉米地里,当记者盛赞一旁长势旺盛的玉米时,董朝斌却摆了摆手,直言这“价值不大”,有用的玉米还在里面。

跟随着董朝斌的脚步,穿过这片“价值不大”的玉米地后,很快就能见到一些高矮不一的玉米材料,虽然“其貌不扬”,但这些可都是他的宝贝。

只见每片玉米材料上,都带上了颜色不一的小卡片,上面标记着各种信息。董朝斌说,这是玉米的“身份证”,对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玉米的株型长得更好、穗型长得好更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董朝斌说,这些“身份证”上的信息,在育种科研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南繁育种工作一刻也不能断档,春节假期,研究数据不能断,田地里的玉米也得有人看管。目前玉米授粉的高峰季过去了,但不代表育种工作已经完成,还有一些表型的鉴定、性状的考察都需要大量的田间工作。

这是董朝斌坚持留下来的原因。此外,他在这里,学生们会更安心,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解决,确保育种工作更好地完成。

南繁一年,吃苦不少。在玉米地里,被套袋的玉米颗粒饱满,地下留下了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是董朝斌和学生们雨中抢套袋的印记,是南繁人的执着和付出。“农民增收不易,越懂得种地的辛苦,越明白科研的价值。”

吃苦不少,收获也不少。再过不久,这片玉米地将迎来丰收,“新的一年希望能有新突破”。

谈及新年愿望,董朝斌说,希望所有南繁育种的科研工作者在新的一年里,南繁事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黎经超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3-01-25 07:19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01-25 07:1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01-24 07:2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01-24 07:0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01-24 07:1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01-24 07:2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01-23 07:2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01-23 07:06
来源:三亚新闻网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董朝斌:守着初心搞科研 玉米地里过春节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01-26 07:41:51

1月20日,董朝斌在位于崖州区南滨农场的南繁试验基地查看玉米长势。 记者 李学仕 摄

1月20日上午,在崖州区南滨农场一处玉米地里,大片玉米长势正旺。在一片高矮不一的玉米地中,身穿白色大褂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董朝斌时而蹲在地上观察玉米、时而站起在本子上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三亚地处热带地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是南繁育种的“天堂”。近年来,全国近30个省份八百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科技型企业约六千多名农业科技专家,前来从事南繁育种工作。

“这片地种的玉米有上千份材料,育种材料的性状都不一样,要记录好每份材料的表现……”37岁的董朝斌和众多南繁科研工作者一样,在玉米地里“驻扎”了下来。春节前后是玉米人工授粉的关键时期,今年春节,他决定留在三亚,和试验田里的玉米一起过年。

“搞玉米科研工作,人要跟着玉米走,玉米的生长周期决定我们的活动。”对于在异地过春节,董朝斌早已习以为然,玉米授粉季节时常碰到春节,授粉期是科研材料繁育的重要阶段,需要守着玉米地过。算起来,这是董朝斌在三亚过的第三个春节。

育种科研工作,并不是单纯地守着一块田地就行。常驻试验田或实验室、南来北往,是南繁育种科研人员的常态。“我们的科研实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在田间地头,一部分在实验室,甚至在实验室待的时间更长。”董朝斌说,现在实验室的条件越来越好,加速了育种加代进程。“9月底或10月初在三亚种下第一季玉米,来年1月份就可以收了;收获完后快速烘干再种,5月份前又可以收获;新收获的材料可以带到北方继续播种……”

这几年,董朝斌已习惯了在北京和三亚之间来回穿梭。这样的忙碌,对董朝斌来说是“别样”的:走在玉米地里、在实验室里,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他觉得挺有价值。

“别看这些玉米长得高高壮壮,它们其实价值不大,只能充当篱笆保护里面的玉米材料。”在玉米地里,当记者盛赞一旁长势旺盛的玉米时,董朝斌却摆了摆手,直言这“价值不大”,有用的玉米还在里面。

跟随着董朝斌的脚步,穿过这片“价值不大”的玉米地后,很快就能见到一些高矮不一的玉米材料,虽然“其貌不扬”,但这些可都是他的宝贝。

只见每片玉米材料上,都带上了颜色不一的小卡片,上面标记着各种信息。董朝斌说,这是玉米的“身份证”,对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玉米的株型长得更好、穗型长得好更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董朝斌说,这些“身份证”上的信息,在育种科研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南繁育种工作一刻也不能断档,春节假期,研究数据不能断,田地里的玉米也得有人看管。目前玉米授粉的高峰季过去了,但不代表育种工作已经完成,还有一些表型的鉴定、性状的考察都需要大量的田间工作。

这是董朝斌坚持留下来的原因。此外,他在这里,学生们会更安心,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解决,确保育种工作更好地完成。

南繁一年,吃苦不少。在玉米地里,被套袋的玉米颗粒饱满,地下留下了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是董朝斌和学生们雨中抢套袋的印记,是南繁人的执着和付出。“农民增收不易,越懂得种地的辛苦,越明白科研的价值。”

吃苦不少,收获也不少。再过不久,这片玉米地将迎来丰收,“新的一年希望能有新突破”。

谈及新年愿望,董朝斌说,希望所有南繁育种的科研工作者在新的一年里,南繁事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黎经超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