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农庄”带给村民满满获得感
“共享农庄”带给村民满满获得感

红花共享农庄道路两旁的火龙果、冬季瓜菜长势良好,绿意喜人。 记者 李学仕 摄

三角梅花开正艳,姹紫嫣红的花朵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往红花村游览。 记者 李学仕 摄

市民游客在位于吉阳区红花村的红花共享农庄游玩,这里已成为假日乡村游、休闲农业观光游的好去处。 记者 李学仕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让冬日里的吉阳区红花共享农庄“热气腾腾”。

这段时间,吉阳区红花共享农庄悄然发生着变化:海南特色餐厅让游人口舌生津,几百亩蔬菜、热带水果孕育着希望……在这里,市民可以体验到“日种有机菜,晚食农家饭”的田园生活。古树环抱农庄,田间阡陌聆听虫鸣鸟叫……已经入选全市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红花村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得以重焕生机、发展延续。

共享农庄犹如一颗“芯片”,激活了红花村发展的“主板”,共享经济业态已在红花村开花结果。

原本养在“深闺”的红花村,有了红花共享农庄的“链接”,带动形成了“体验农场+特色餐饮+乡村旅游”等产业链条,农户、“庄主”享受到了发展红利,红花村也成为三亚颇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3月份,红花共享农庄137位“庄主”一次性获得170多万元现金分红……这是红花共享农庄第三年给“庄主”分红。

从连续三年的分红可以窥见,一条“造血式”的乡村振兴新道路,面貌逐渐清晰。

拿到1万多元分红的“庄主”周毅红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她是山东济宁人,退休前是一名医生,退休后长住三亚。2018年,她花了10万元认筹了红花共享农庄一亩火龙果和一亩百香果。三年来,累计获得5万多元分红。除了分红,她每年还能获得5000元积分,可以在红花共享农庄消费。令人暖心的是,即使“庄主”身处千里之外,农庄里的农特产品都能快递到家。

人气足了,村子活了,村民口袋也鼓了,这是红花村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以前乡下的农家乐,只能吃饭,环境和服务质量跟不上,玩一趟还要踩一脚泥。现在的共享农庄,周末不仅可以约上亲朋好友来游玩,欣赏田园风光,还可以享受劳作的快乐,体验田园的生活。”市民党阳对红花共享农庄赞不绝口。 

村里还有很多人吃上了“旅游饭”。“村民不仅有租金收入,还能在共享农庄打工挣钱。”红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胡晓峰说。

在红花共享农庄的牵引下,文创基地、画院、健康养生、旅游餐饮、研学培训等合作经济组织先后入驻,延伸出文化、餐饮、娱乐、旅游等多元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吉阳区委、区政府的努力协调下,红花共享农庄现已签的农村土地租赁合同,租金均高于三亚市范围同类项目。2021年,红花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比2020年增长20%。

红花共享农庄探索出了一条使农民变股民、闲置屋变民宿、消费者变投资者,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的新路子。 

红花共享农庄进驻后,通过规模化经营、高科技加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海南大学农学院等高校合作,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将“互联网+”的思维运用到农庄发展,利用网络推介农庄产品、农庄生态环境…… 

目前,红花共享农庄有近百名员工,除了管理人员外,其余均为红花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有的村民在农庄卖椰子和其他土特产,多了一份收入。对村民来说,共享农庄的建设让土地等资源产生了新的价值,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我们很受启发。” 红花共享农庄董事长刘家光说,三亚正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吉阳区也在努力提档升级红花村,令大家备感振奋,干劲十足。

农民安心、乡村宜居、城乡和乐、农业兴旺……红花共享农庄的探索实践,不断擦亮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记者 杨洋 )

原标题:吉阳区红花村 腰包变鼓、村庄变美、家门口就业…… “共享农庄”带给村民满满获得感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共享农庄”带给村民满满获得感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12-09 08:15:09

红花共享农庄道路两旁的火龙果、冬季瓜菜长势良好,绿意喜人。 记者 李学仕 摄

三角梅花开正艳,姹紫嫣红的花朵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往红花村游览。 记者 李学仕 摄

市民游客在位于吉阳区红花村的红花共享农庄游玩,这里已成为假日乡村游、休闲农业观光游的好去处。 记者 李学仕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让冬日里的吉阳区红花共享农庄“热气腾腾”。

这段时间,吉阳区红花共享农庄悄然发生着变化:海南特色餐厅让游人口舌生津,几百亩蔬菜、热带水果孕育着希望……在这里,市民可以体验到“日种有机菜,晚食农家饭”的田园生活。古树环抱农庄,田间阡陌聆听虫鸣鸟叫……已经入选全市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红花村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得以重焕生机、发展延续。

共享农庄犹如一颗“芯片”,激活了红花村发展的“主板”,共享经济业态已在红花村开花结果。

原本养在“深闺”的红花村,有了红花共享农庄的“链接”,带动形成了“体验农场+特色餐饮+乡村旅游”等产业链条,农户、“庄主”享受到了发展红利,红花村也成为三亚颇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3月份,红花共享农庄137位“庄主”一次性获得170多万元现金分红……这是红花共享农庄第三年给“庄主”分红。

从连续三年的分红可以窥见,一条“造血式”的乡村振兴新道路,面貌逐渐清晰。

拿到1万多元分红的“庄主”周毅红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她是山东济宁人,退休前是一名医生,退休后长住三亚。2018年,她花了10万元认筹了红花共享农庄一亩火龙果和一亩百香果。三年来,累计获得5万多元分红。除了分红,她每年还能获得5000元积分,可以在红花共享农庄消费。令人暖心的是,即使“庄主”身处千里之外,农庄里的农特产品都能快递到家。

人气足了,村子活了,村民口袋也鼓了,这是红花村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以前乡下的农家乐,只能吃饭,环境和服务质量跟不上,玩一趟还要踩一脚泥。现在的共享农庄,周末不仅可以约上亲朋好友来游玩,欣赏田园风光,还可以享受劳作的快乐,体验田园的生活。”市民党阳对红花共享农庄赞不绝口。 

村里还有很多人吃上了“旅游饭”。“村民不仅有租金收入,还能在共享农庄打工挣钱。”红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胡晓峰说。

在红花共享农庄的牵引下,文创基地、画院、健康养生、旅游餐饮、研学培训等合作经济组织先后入驻,延伸出文化、餐饮、娱乐、旅游等多元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吉阳区委、区政府的努力协调下,红花共享农庄现已签的农村土地租赁合同,租金均高于三亚市范围同类项目。2021年,红花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比2020年增长20%。

红花共享农庄探索出了一条使农民变股民、闲置屋变民宿、消费者变投资者,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的新路子。 

红花共享农庄进驻后,通过规模化经营、高科技加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海南大学农学院等高校合作,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将“互联网+”的思维运用到农庄发展,利用网络推介农庄产品、农庄生态环境…… 

目前,红花共享农庄有近百名员工,除了管理人员外,其余均为红花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有的村民在农庄卖椰子和其他土特产,多了一份收入。对村民来说,共享农庄的建设让土地等资源产生了新的价值,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我们很受启发。” 红花共享农庄董事长刘家光说,三亚正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吉阳区也在努力提档升级红花村,令大家备感振奋,干劲十足。

农民安心、乡村宜居、城乡和乐、农业兴旺……红花共享农庄的探索实践,不断擦亮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记者 杨洋 )

原标题:吉阳区红花村 腰包变鼓、村庄变美、家门口就业…… “共享农庄”带给村民满满获得感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