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无限活力开新局 十年奋力谱新篇
三亚:无限活力开新局 十年奋力谱新篇

白鹭公园绿意盎然。

崖州湾科技城蓬勃发展。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4.1:20.6:65.3调整为2021年的11.2:14.9:73.9。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835.4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6倍。2021年,旅游接待过夜游客人数是2012年的近两倍,旅游总收入是2012年的近三倍……这是过去十年三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崖州湾科技城崛地而起,全国种业创新高地和国家深海技术创新中心加速推进;中央商务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日渐清晰;深海、空天技术潜力释放;“互联网+”集群效应显现,“新经济”撬动“新动能”,赋予三亚发展“新活力”……蝶变的足迹见证了三亚这十年发展理念的革故鼎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三亚考察调研。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三亚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自贸港建设机遇,迸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如今,三亚用更高的部署、更大的期许,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进新时代,跃步新征程。

■这十年,创新动力澎湃,结出发展“硬”果实

五矿国际广场将审办挖通道许可证的相关材料报到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隔天就办下来了。“这样的许可证我办过多次,以前东奔西跑10多天才能拿到手。”五矿国际广场项目报建主管符雯说,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两天审批办结发证,这样的效率完全没有想到。

这是制度“软”环境结出发展“硬”果实的一个缩影。在三亚,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是三亚将党建引领自贸港制度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闯出的新路子、探索出的新经验。通过制度集成创新疏“堵点”、消“痛点”,一项项办事流程的速度纪录正不断被刷新。

全产业链孵化式招商、“警保联控”社会治理新模式、搭建网约房智慧管控平台、游艇等船舶证书“多证合一”、“区域医保总额预付+紧密型医联体”医改新模式、南繁基地植物检疫联巡联检、“空地组网”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以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离岛免税进口化妆品抽样即放行、自由贸易账户下外资股权投资便利化监管……

截至目前,三亚已有14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全省发布案例。

“红色引擎”成为驱动三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近年来,三亚将党建作为“一号工程”“置顶工作”,将“揭榜挂帅”活动与“查破促”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执行年”紧密结合,把“查破促”查找的事关全局的问题转化为“揭榜挂帅”榜单项目,打造营商环境“金饭碗”,强健经济发展“硬支撑”。

社区里的“爱心屋”、景区里的“服务站”、楼宇里的“连心桥”,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丰兴隆党群主题公园让“小广场”变身党建“大阵地”。在“三重一线”主战场练兵选将,率先在省内建立起村(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一体化同步推进村(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出台《保障公职人员干事创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配套制度……

一批具有自贸港特色的三亚党建品牌,为三亚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打造新标杆提供更多“三亚实践”和“三亚案例”,凝聚向心力,汇聚精气神。

■这十年,创新驱动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既注重大处着眼,又善于小处着手,既敢破敢立,又稳扎稳打,每项改革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走好每一步创新之路。

设立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和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推动园区建设管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转变;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园区初步形成超星级度假酒店、国际免税城、医疗康养中心等高端旅游消费产品聚集区……三亚用奋进更新自贸港建设的“想象力”。

新突破,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魅力正在释放。7月1日,三亚鹿回头风景区免费开放首日,接待游客量由淡季的600人次突破2000人次。10月1日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正式面向游客免费开放后人气爆棚,10月2日接待游客6767人次,环比增长181.14%,同比增长180.32%。三亚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复苏、消费潜力逐步释放。休闲式、体验式、沉浸式旅游正逐渐代替传统观光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三亚共有旅游新业态企业209家。全域旅游“十镇百村”美丽乡村点相继建成开放;大型歌舞旅游演艺景区——宋城三亚千古情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红色娘子军等特色演出也深受游客喜爱。不仅如此,三亚还在继续探索发展“跨境电商+旅游+数字营销”多业态融合的新消费场景,大力发展“首店、首秀、首牌、首发”经济,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支持本土特色企业创新业态,加大优质商品供给。今年2月三亚保税物流中心(B型)首单跨境电商包裹发出,标志着三亚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中免一期2号地和三期、亚特兰蒂斯二期等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华润万象城、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加速落地,“新旅游”、“新消费”让三亚迎来高光时刻。

新成果,科创之光点亮未来之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9%,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7年的11家增长至2021年的158家,科创高地正闪耀在聚光灯下。

在这里,重大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崖州田洋里实施的“海南双季稻亩产3000斤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现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大豆南繁育种试验亩产超500斤;三亚崖州湾知识产权特区梨新品种“丹霞红”品种权以2200万元成交额创造国内梨品种权交易最高额;近年三亚共育成300多个水稻和玉米品种,2021年通过审定及登记的农作物新品种共计100个……三亚正在成为中国种业行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在这里,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三亚市互联网信息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加速建设,2021年该园区孵化、培育企业近600家,是2018年的6倍。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已引进和孵化300多家企业,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00多件。崖州湾科技城已引进康码生物、安达生物等10余家生物技术及生命健康领军企业,三亚正积极探索基于深海生命和实验动物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机会,构建实验动物、生物医学和全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圈。

在这里,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压茬推进。“奋斗者”号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顺利返航;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深海立体观测与信息服务团队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海洋观测网;开展载人潜水器载人舱设计、制造、测试和评估,填补国内民用载人潜水器空白……

新路径,筑强自贸港服务业,打造高质量发展“引力场”。FT账户三亚落地推广、开通全省首个FT全功能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全国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获批、成功申报中国(三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海南国际清算所揭牌成立,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三亚国际资产交易中心陆续落户,海旅免税、中服免税、珠海免税、中粮大悦城、众兴集团等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快速落地。紫金矿业顺利完成三亚首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博士眼镜实现三亚B保跨境电商的首单出关。

三亚正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这十年,新增长极加速崛起,城乡发展迈向一体化

过去十年,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美丽图景不断展现,吉阳春光好,崖州古韵悠,天涯共此时,海棠花依旧,育才绿意浓……一个纵横联动东西南北的发展新棋局正加快形成。

交通带动经济起飞。许多身在鹿城的人明显感觉到,三亚交通正以看得见的速度“腾飞”。亚龙湾第二通道、鹿城大道、山海高速、三亚旅游资源路、环岛旅游公路土福湾至海棠湾通道、海南西环铁路三亚至乐东(岭头)段公交化旅游化改造工程……新修道路穿梭城市与乡村,为鹿城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城里的大门更开了。“没见过!更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事。”罗蓬村民吉文看着快递小哥忙活着搬来大大小小几十个包裹,蹭了蹭旁边的村民说,“这不就跟电视里演的一样嘛。”吉文说,这几年,他见过的“新鲜事”可不少:有人在村里开起了网店,一边是农货出村,一边是城里的好东西进山,村民们学会了用手机下单买菜,第二天上午就送到了村里……

贫困户钱袋子“鼓起来”。全市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2016年底前全部摘帽出列,已出列贫困村经过近几年的巩固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农村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6219.38元/人/年增长至2020年的18990.41元/人/年,增长了2.05倍。同时,三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强对建档立卡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管理,巩固脱贫成效,最大限度防止建档立卡户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

乡村的面貌更美了。“十三五”期间,三亚累计开展51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省下达的47个建设任务,其中27个示范村获得海南省星级评定。今年三亚升昌村、南田居田湾队等11个村(队)被确定为三亚市美丽乡村建设市级示范村(2021-2023年)。三亚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高质量建设、农民高质量就业增收”的目标,通过“一环五区八景十一村”综合示范项目,串联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创建一批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带动村庄发展和农民增收,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富”乡村振兴三亚样板。

从“安居”迈向“宜居”,三亚绘就城乡一体化发展美好图景。

■这十年,护绿增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在凤凰路,沿路满目青翠,东岸湿地公园三三两两的市民在小路散步。

“过去,东岸湿地不仅水体循环欠佳,而且生物多样性低,无法承担起城市生态节点功能,哪能想到现在成了‘城市绿肾’。”家住天泽湖畔的刘毅告诉记者,昔日的废矿山“臭水沟”如今变成了充满生机的城市“后花园”。

回眸过去十年,像东岸湿地公园这样的生态巨变,在三亚很多地方发生着——

围绕服务“人”,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出行,建设绿色智慧城市,优化绿色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围绕建好“城”,三亚入选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力打造“无废机场”、“无废景区”、“无废办公场所”、“无废酒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围绕美化“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完成建成区主干道凤凰路、迎宾路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安装建设;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中心城区管网试点排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顶层设计;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委托第三方对15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开展基础信息调查工作。

三亚高分通过“海南省森林城市”核查验收。“空气好了”、“环境美了”、“群众乐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十年,民生有温度,幸福有质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10年来,在这场民生实事推进硬仗上,三亚坚持老百姓“下单”,政府“接单”,一件接着一件干,待办事项一项一项解决掉,让一张张“民生清单”变为老百姓的“幸福账单”。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95元。2021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99元,越来越高的收入,温暖着三亚人“幸福民生”的梦想。

十年的变迁,三亚有很多看得见的变化。

保障越来越多。2012年,全市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281套。2021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含安居性商品房、公租房)63.73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0393套。“十三五”以来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16万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近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2%。

负担越来越轻。以前一盒64.33元的阿卡波糖片,从2020年4月20日起,只需花费5.42元,让群众得了实惠;0岁至6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和诊治项目,为6个月大的“先心病”患儿胤胤一家带来了希望。获批全国医保改革DIP试点城市。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参保人住院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达60%左右,城镇从业人员住院费用统筹基金平均支付比例达80%。

教育越来越好。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上外三亚附中、三亚中学等25个学校建成开学,新增学位1.43万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1.9%,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1.54%。

生活越来越便利。实现了全市行政村100%通公交车;全面提升配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实现家家用上“小康电”;实现全市496个自然村光纤宽带网络和4G信号全覆盖。

美了城市,乐了市民。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创文”工作,提升城市“颜值”,擦亮城市“底色”,三亚正全力跑好这场“幸福接力赛”。

看!暖暖的“民生味儿”,满满的“发展劲儿”,民生福祉花开遍地,已成为三亚的幸福底色。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10年来,三亚用奋斗托起使命,用实干托起梦想,书写了一份高质量的时代答卷。

在新的赶考路上,三亚将以青春的朝气和蓬勃的活力,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当好排头兵、打造新标杆,谱写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三亚壮丽新篇章。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杨洋)

责任编辑:王雪杉、任旭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4-05-06 07:4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6 07:2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6 07:4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3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4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3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07:49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07:5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15:51
来源:央视网
三亚:无限活力开新局 十年奋力谱新篇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10-18 06:56:04

白鹭公园绿意盎然。

崖州湾科技城蓬勃发展。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4.1:20.6:65.3调整为2021年的11.2:14.9:73.9。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835.4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6倍。2021年,旅游接待过夜游客人数是2012年的近两倍,旅游总收入是2012年的近三倍……这是过去十年三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崖州湾科技城崛地而起,全国种业创新高地和国家深海技术创新中心加速推进;中央商务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日渐清晰;深海、空天技术潜力释放;“互联网+”集群效应显现,“新经济”撬动“新动能”,赋予三亚发展“新活力”……蝶变的足迹见证了三亚这十年发展理念的革故鼎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三亚考察调研。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三亚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自贸港建设机遇,迸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如今,三亚用更高的部署、更大的期许,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进新时代,跃步新征程。

■这十年,创新动力澎湃,结出发展“硬”果实

五矿国际广场将审办挖通道许可证的相关材料报到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隔天就办下来了。“这样的许可证我办过多次,以前东奔西跑10多天才能拿到手。”五矿国际广场项目报建主管符雯说,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两天审批办结发证,这样的效率完全没有想到。

这是制度“软”环境结出发展“硬”果实的一个缩影。在三亚,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是三亚将党建引领自贸港制度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闯出的新路子、探索出的新经验。通过制度集成创新疏“堵点”、消“痛点”,一项项办事流程的速度纪录正不断被刷新。

全产业链孵化式招商、“警保联控”社会治理新模式、搭建网约房智慧管控平台、游艇等船舶证书“多证合一”、“区域医保总额预付+紧密型医联体”医改新模式、南繁基地植物检疫联巡联检、“空地组网”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以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离岛免税进口化妆品抽样即放行、自由贸易账户下外资股权投资便利化监管……

截至目前,三亚已有14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全省发布案例。

“红色引擎”成为驱动三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近年来,三亚将党建作为“一号工程”“置顶工作”,将“揭榜挂帅”活动与“查破促”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执行年”紧密结合,把“查破促”查找的事关全局的问题转化为“揭榜挂帅”榜单项目,打造营商环境“金饭碗”,强健经济发展“硬支撑”。

社区里的“爱心屋”、景区里的“服务站”、楼宇里的“连心桥”,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丰兴隆党群主题公园让“小广场”变身党建“大阵地”。在“三重一线”主战场练兵选将,率先在省内建立起村(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一体化同步推进村(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出台《保障公职人员干事创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配套制度……

一批具有自贸港特色的三亚党建品牌,为三亚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打造新标杆提供更多“三亚实践”和“三亚案例”,凝聚向心力,汇聚精气神。

■这十年,创新驱动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既注重大处着眼,又善于小处着手,既敢破敢立,又稳扎稳打,每项改革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走好每一步创新之路。

设立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和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推动园区建设管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转变;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园区初步形成超星级度假酒店、国际免税城、医疗康养中心等高端旅游消费产品聚集区……三亚用奋进更新自贸港建设的“想象力”。

新突破,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魅力正在释放。7月1日,三亚鹿回头风景区免费开放首日,接待游客量由淡季的600人次突破2000人次。10月1日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正式面向游客免费开放后人气爆棚,10月2日接待游客6767人次,环比增长181.14%,同比增长180.32%。三亚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复苏、消费潜力逐步释放。休闲式、体验式、沉浸式旅游正逐渐代替传统观光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三亚共有旅游新业态企业209家。全域旅游“十镇百村”美丽乡村点相继建成开放;大型歌舞旅游演艺景区——宋城三亚千古情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红色娘子军等特色演出也深受游客喜爱。不仅如此,三亚还在继续探索发展“跨境电商+旅游+数字营销”多业态融合的新消费场景,大力发展“首店、首秀、首牌、首发”经济,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支持本土特色企业创新业态,加大优质商品供给。今年2月三亚保税物流中心(B型)首单跨境电商包裹发出,标志着三亚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中免一期2号地和三期、亚特兰蒂斯二期等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华润万象城、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加速落地,“新旅游”、“新消费”让三亚迎来高光时刻。

新成果,科创之光点亮未来之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9%,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7年的11家增长至2021年的158家,科创高地正闪耀在聚光灯下。

在这里,重大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崖州田洋里实施的“海南双季稻亩产3000斤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现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大豆南繁育种试验亩产超500斤;三亚崖州湾知识产权特区梨新品种“丹霞红”品种权以2200万元成交额创造国内梨品种权交易最高额;近年三亚共育成300多个水稻和玉米品种,2021年通过审定及登记的农作物新品种共计100个……三亚正在成为中国种业行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在这里,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三亚市互联网信息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加速建设,2021年该园区孵化、培育企业近600家,是2018年的6倍。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已引进和孵化300多家企业,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00多件。崖州湾科技城已引进康码生物、安达生物等10余家生物技术及生命健康领军企业,三亚正积极探索基于深海生命和实验动物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机会,构建实验动物、生物医学和全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圈。

在这里,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压茬推进。“奋斗者”号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顺利返航;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深海立体观测与信息服务团队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海洋观测网;开展载人潜水器载人舱设计、制造、测试和评估,填补国内民用载人潜水器空白……

新路径,筑强自贸港服务业,打造高质量发展“引力场”。FT账户三亚落地推广、开通全省首个FT全功能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全国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获批、成功申报中国(三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海南国际清算所揭牌成立,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三亚国际资产交易中心陆续落户,海旅免税、中服免税、珠海免税、中粮大悦城、众兴集团等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快速落地。紫金矿业顺利完成三亚首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博士眼镜实现三亚B保跨境电商的首单出关。

三亚正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这十年,新增长极加速崛起,城乡发展迈向一体化

过去十年,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美丽图景不断展现,吉阳春光好,崖州古韵悠,天涯共此时,海棠花依旧,育才绿意浓……一个纵横联动东西南北的发展新棋局正加快形成。

交通带动经济起飞。许多身在鹿城的人明显感觉到,三亚交通正以看得见的速度“腾飞”。亚龙湾第二通道、鹿城大道、山海高速、三亚旅游资源路、环岛旅游公路土福湾至海棠湾通道、海南西环铁路三亚至乐东(岭头)段公交化旅游化改造工程……新修道路穿梭城市与乡村,为鹿城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城里的大门更开了。“没见过!更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事。”罗蓬村民吉文看着快递小哥忙活着搬来大大小小几十个包裹,蹭了蹭旁边的村民说,“这不就跟电视里演的一样嘛。”吉文说,这几年,他见过的“新鲜事”可不少:有人在村里开起了网店,一边是农货出村,一边是城里的好东西进山,村民们学会了用手机下单买菜,第二天上午就送到了村里……

贫困户钱袋子“鼓起来”。全市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2016年底前全部摘帽出列,已出列贫困村经过近几年的巩固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农村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6219.38元/人/年增长至2020年的18990.41元/人/年,增长了2.05倍。同时,三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强对建档立卡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管理,巩固脱贫成效,最大限度防止建档立卡户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

乡村的面貌更美了。“十三五”期间,三亚累计开展51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省下达的47个建设任务,其中27个示范村获得海南省星级评定。今年三亚升昌村、南田居田湾队等11个村(队)被确定为三亚市美丽乡村建设市级示范村(2021-2023年)。三亚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高质量建设、农民高质量就业增收”的目标,通过“一环五区八景十一村”综合示范项目,串联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创建一批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带动村庄发展和农民增收,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富”乡村振兴三亚样板。

从“安居”迈向“宜居”,三亚绘就城乡一体化发展美好图景。

■这十年,护绿增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在凤凰路,沿路满目青翠,东岸湿地公园三三两两的市民在小路散步。

“过去,东岸湿地不仅水体循环欠佳,而且生物多样性低,无法承担起城市生态节点功能,哪能想到现在成了‘城市绿肾’。”家住天泽湖畔的刘毅告诉记者,昔日的废矿山“臭水沟”如今变成了充满生机的城市“后花园”。

回眸过去十年,像东岸湿地公园这样的生态巨变,在三亚很多地方发生着——

围绕服务“人”,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出行,建设绿色智慧城市,优化绿色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围绕建好“城”,三亚入选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力打造“无废机场”、“无废景区”、“无废办公场所”、“无废酒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围绕美化“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完成建成区主干道凤凰路、迎宾路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安装建设;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中心城区管网试点排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顶层设计;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委托第三方对15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开展基础信息调查工作。

三亚高分通过“海南省森林城市”核查验收。“空气好了”、“环境美了”、“群众乐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十年,民生有温度,幸福有质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10年来,在这场民生实事推进硬仗上,三亚坚持老百姓“下单”,政府“接单”,一件接着一件干,待办事项一项一项解决掉,让一张张“民生清单”变为老百姓的“幸福账单”。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95元。2021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99元,越来越高的收入,温暖着三亚人“幸福民生”的梦想。

十年的变迁,三亚有很多看得见的变化。

保障越来越多。2012年,全市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281套。2021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含安居性商品房、公租房)63.73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0393套。“十三五”以来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16万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近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2%。

负担越来越轻。以前一盒64.33元的阿卡波糖片,从2020年4月20日起,只需花费5.42元,让群众得了实惠;0岁至6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和诊治项目,为6个月大的“先心病”患儿胤胤一家带来了希望。获批全国医保改革DIP试点城市。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参保人住院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达60%左右,城镇从业人员住院费用统筹基金平均支付比例达80%。

教育越来越好。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上外三亚附中、三亚中学等25个学校建成开学,新增学位1.43万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1.9%,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1.54%。

生活越来越便利。实现了全市行政村100%通公交车;全面提升配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实现家家用上“小康电”;实现全市496个自然村光纤宽带网络和4G信号全覆盖。

美了城市,乐了市民。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创文”工作,提升城市“颜值”,擦亮城市“底色”,三亚正全力跑好这场“幸福接力赛”。

看!暖暖的“民生味儿”,满满的“发展劲儿”,民生福祉花开遍地,已成为三亚的幸福底色。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10年来,三亚用奋斗托起使命,用实干托起梦想,书写了一份高质量的时代答卷。

在新的赶考路上,三亚将以青春的朝气和蓬勃的活力,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当好排头兵、打造新标杆,谱写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三亚壮丽新篇章。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杨洋)

责任编辑:王雪杉、任旭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