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丨三亚:奋斗沃野共赴全面小康
喜迎二十大丨三亚:奋斗沃野共赴全面小康

7月4日上午,在三亚崖州区城西村坝头小组南繁示范区,技术人员驾驶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稻田里收割水稻。 记者 袁永东 摄

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颗颗火龙果挂满枝头,大棚里绿油油的青菜……金秋九月,鹿城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农民在田间忙碌,一张张笑脸汇聚成新时代的小康图景,在这片热土上竞相“绽放”。

全市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2016年底前全部摘帽出列;2021年度,全市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达20027.36元……十年来,三亚念好“脱贫经”,走好“振兴路”,一组组数字,“数”说着全市人民同圆小康梦。

●精准扶贫:

乡村按下“脱贫键”

“去年这颗小果子给我们家带来不少收入呢。”9月21日,在一片芒果地里,育才生态区青法村的芒果种植户胡建忠正忙碌着。再过不久,这里的果树将结满一颗颗“致富果”,为胡建忠一家带来更多收入。

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走进胡建忠的家里,瓷砖铺贴的地板被拖得光亮,能倒映出人影,家电整齐摆放。“这几年,日子变化是真的大,吃穿不愁了,盖上了新房,存款也有了。”从贫困户变成小康户,回看走过的路,胡建忠感慨万千。

群众脱贫,过上好日子,与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息息相关。2015年,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吹响,三亚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攻坚拔寨,“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响彻云天。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抓在手,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带领全市建档立卡户翻越贫困高山,向全面小康发起总攻。

听着脱贫攻坚的号角,一批批“战士”“冲锋陷阵”;党旗插到脱贫攻坚的最前线,扶贫干部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十三五”以来,三亚全市5个区分别建立大、中、小三级战斗队伍,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编入队伍,形成市、区、村、组四级脱贫攻坚战斗体系,共选派了210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累计选派驻村工作队545人次,累计选派帮扶责任人876人次,把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得到有效解决,“脱贫奔小康”的誓言铿锵有力。

一组数据“数”说着这些年的喜悦:三亚市建档立卡户2253户10065人,分布在49个行政村(社区)、246个村小组,已于2019年底前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2.11%到2019年底降至0%,全市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在2016年底前全部摘帽出列,2021年度全市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达20027.36元。

●乡村建设:

乡村按下“美颜键”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将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写好衔接文章?三亚征衣不解再扬鞭,乡村振兴的冲锋号角吹响。第一个号角,吹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乐章。

干净整洁的硬化路、妙趣横生的文化墙、绿意盎然的农家庭院……走在村里,仿佛置身美丽画卷中。“以前,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走在村里的硬化路上,天涯区抱前村村民符进忠“炫耀”说,如今,村里环境变美了,村民的意识也在转变,许多村民自发参与村容村貌建设,将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三亚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实施乡村“厕所革命”工程,建立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村容村貌日益变美。

去年以来,三亚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和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打造了一批具有活力又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还要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近年来,三亚美丽乡村建设在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

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建档立卡户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档案建立基本实现全覆盖,村民就近就医比例大幅提升;聚焦群众多元化需求,对农村书屋、智能厕所、健身休闲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满意乡村……

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三亚不断补齐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让村民踏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码美丽乡村民生温度。

快递进村口、看病家门口、光纤宽带网络和4G信号覆盖……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三亚农村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产业发展:

乡村按下“加速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这十年,三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示范村,并引进企业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成色不断提高。

崖州区抱古村种植睡莲,加工莲花,打造莲花小镇;育才生态区抱安村建设蜜蜂养殖基地、加工厂房,配套加工、包装等设备,还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发展特色产业,一个又一个特色农产品变成了三亚农民的“致富果”。

在崖州区抱古村香水莲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抱古村建档立卡户高真伟在这里务工,负责采摘睡莲。充实的日子让他人生如眼前的花般灿烂。以前,仅靠种植水稻,勉强能填饱肚子;如今,不仅出租田地,还在基地务工,年底还有产业分红。“三份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高真伟说。

像高真伟一样,吃到产业兴旺“红利”的农户并不少见。这得益于,三亚找准产业定位,引进好产业,延续产业链,让产业成为老百姓持续增收的好途径。

“这几年,不少村民将自家闲置的居民房出租或者改造成民宿,从此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在吉阳区博后村,民宿产业成为当地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天涯区西岛社区居民则通过对闲置房屋、庭院进行改造和整合优化,参与旅租业、农家乐等旅游配套服务……特色民宿业已成为三亚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三亚以产业振兴为抓手,让农业产业不断升级。三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多元,在保持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不断深化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常年蔬菜、畜牧业、海洋渔业、热带花卉、南繁、休闲农业(渔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结构。其中海洋渔业、南繁、休闲农业(渔业)已成为未来三亚农业新的经济增长极。

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带领全市人民在致富路上阔步前行。

(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2-09-23 07:1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9-23 07:0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9-23 07:1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9-22 07:0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9-22 07:09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9-22 07:1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9-22 07:0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9-21 07:2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9-21 07:19
来源:三亚新闻网
喜迎二十大丨三亚:奋斗沃野共赴全面小康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9-24 07:28:52

7月4日上午,在三亚崖州区城西村坝头小组南繁示范区,技术人员驾驶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稻田里收割水稻。 记者 袁永东 摄

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颗颗火龙果挂满枝头,大棚里绿油油的青菜……金秋九月,鹿城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农民在田间忙碌,一张张笑脸汇聚成新时代的小康图景,在这片热土上竞相“绽放”。

全市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2016年底前全部摘帽出列;2021年度,全市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达20027.36元……十年来,三亚念好“脱贫经”,走好“振兴路”,一组组数字,“数”说着全市人民同圆小康梦。

●精准扶贫:

乡村按下“脱贫键”

“去年这颗小果子给我们家带来不少收入呢。”9月21日,在一片芒果地里,育才生态区青法村的芒果种植户胡建忠正忙碌着。再过不久,这里的果树将结满一颗颗“致富果”,为胡建忠一家带来更多收入。

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走进胡建忠的家里,瓷砖铺贴的地板被拖得光亮,能倒映出人影,家电整齐摆放。“这几年,日子变化是真的大,吃穿不愁了,盖上了新房,存款也有了。”从贫困户变成小康户,回看走过的路,胡建忠感慨万千。

群众脱贫,过上好日子,与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息息相关。2015年,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吹响,三亚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攻坚拔寨,“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响彻云天。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抓在手,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带领全市建档立卡户翻越贫困高山,向全面小康发起总攻。

听着脱贫攻坚的号角,一批批“战士”“冲锋陷阵”;党旗插到脱贫攻坚的最前线,扶贫干部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十三五”以来,三亚全市5个区分别建立大、中、小三级战斗队伍,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编入队伍,形成市、区、村、组四级脱贫攻坚战斗体系,共选派了210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累计选派驻村工作队545人次,累计选派帮扶责任人876人次,把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得到有效解决,“脱贫奔小康”的誓言铿锵有力。

一组数据“数”说着这些年的喜悦:三亚市建档立卡户2253户10065人,分布在49个行政村(社区)、246个村小组,已于2019年底前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2.11%到2019年底降至0%,全市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在2016年底前全部摘帽出列,2021年度全市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达20027.36元。

●乡村建设:

乡村按下“美颜键”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将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写好衔接文章?三亚征衣不解再扬鞭,乡村振兴的冲锋号角吹响。第一个号角,吹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乐章。

干净整洁的硬化路、妙趣横生的文化墙、绿意盎然的农家庭院……走在村里,仿佛置身美丽画卷中。“以前,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走在村里的硬化路上,天涯区抱前村村民符进忠“炫耀”说,如今,村里环境变美了,村民的意识也在转变,许多村民自发参与村容村貌建设,将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三亚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实施乡村“厕所革命”工程,建立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村容村貌日益变美。

去年以来,三亚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和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打造了一批具有活力又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还要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近年来,三亚美丽乡村建设在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

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建档立卡户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档案建立基本实现全覆盖,村民就近就医比例大幅提升;聚焦群众多元化需求,对农村书屋、智能厕所、健身休闲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满意乡村……

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三亚不断补齐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让村民踏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码美丽乡村民生温度。

快递进村口、看病家门口、光纤宽带网络和4G信号覆盖……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三亚农村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产业发展:

乡村按下“加速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这十年,三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示范村,并引进企业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成色不断提高。

崖州区抱古村种植睡莲,加工莲花,打造莲花小镇;育才生态区抱安村建设蜜蜂养殖基地、加工厂房,配套加工、包装等设备,还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发展特色产业,一个又一个特色农产品变成了三亚农民的“致富果”。

在崖州区抱古村香水莲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抱古村建档立卡户高真伟在这里务工,负责采摘睡莲。充实的日子让他人生如眼前的花般灿烂。以前,仅靠种植水稻,勉强能填饱肚子;如今,不仅出租田地,还在基地务工,年底还有产业分红。“三份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高真伟说。

像高真伟一样,吃到产业兴旺“红利”的农户并不少见。这得益于,三亚找准产业定位,引进好产业,延续产业链,让产业成为老百姓持续增收的好途径。

“这几年,不少村民将自家闲置的居民房出租或者改造成民宿,从此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在吉阳区博后村,民宿产业成为当地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天涯区西岛社区居民则通过对闲置房屋、庭院进行改造和整合优化,参与旅租业、农家乐等旅游配套服务……特色民宿业已成为三亚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三亚以产业振兴为抓手,让农业产业不断升级。三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多元,在保持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不断深化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常年蔬菜、畜牧业、海洋渔业、热带花卉、南繁、休闲农业(渔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结构。其中海洋渔业、南繁、休闲农业(渔业)已成为未来三亚农业新的经济增长极。

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带领全市人民在致富路上阔步前行。

(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