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起去村游”活动中,一位游客在抱前村体验莲花采摘。 记者 刘琪成 摄
让“美丽资源”变“资金源”,三亚怎么做?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引进企业谋发展,成为今年以来三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已有近70家企业走进三亚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进行考察,寻找投资兴业的机会。
打造示范村吸引企业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在乡村振兴推进的过程中,三亚不少乡村已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产业。如何利用地理优势,做好特色产业文章,打造一条产业链?今年,三亚理清思路、铆足干劲,实施“一环、五区、八景、十一村”综合示范项目,以升昌村、南滨居白超队等 11 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节点,串联全市美丽乡村建设。
集中资源开展美丽乡村提质升级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三亚样板。2021年8月,经竞争性评选、专家实地考察等,升昌村、南田居田湾队、六盘村、红花村、抱前村、水蛟村、南山村、梅联社区、南滨居白超队、龙密村、那受村等11个村庄被确定为三亚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亚计划用2至3年时间,集中资源开展美丽乡村提质升级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振兴“三亚样板”,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日前,为了让乡村又富又美,三亚首次尝试对全市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集体开展公开招商引资活动,诚邀有情怀、有能力、有实力的社会企业共建美丽乡村。
“三亚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邀您一起来共建。”去年12月初,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向社会发出共建美丽乡村的邀请后,许多企业均产生浓厚的兴趣。今年1月初,30多家企业到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实地走访,多家企业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2月中旬,又有30余家企业到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走访调研,寻找合作商机。
“梅联社区靠海,风景不错,可发展民宿、婚庆等产业”“抱前村少数民族文化浓厚,风景优美,打造网红打卡点是不错选择”……在2月17日至18日的走访中,聚集了北京城建集团、中交海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京电能源集团工程有限公司、中控集团等企业,在各乡村调研现场,村(社区、队)相关负责人积极向企业代表介绍各自区域的特色产业和产业优势,企业代表纷纷就乡村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等情况作进一步咨询。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表示后期会继续详细交流产业发展及合作洽谈事宜。
聚焦产业优势谋发展
记者了解到,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要求,三亚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都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形成独特的项目定位。
如,南田居田湾队依靠其土壤硒含量高、农药残留几乎为零的优势,正在努力打造“三亚薏米”这一自主商标品牌;依托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六盘村将挖掘本地浪漫因素,打造时尚艺术风情村;抱前村将以山水林田为媒介,打造一轴、四区、多点的乡村客厅景观;水蛟村将充分利用温泉资源和自然田园资源,打造智慧型综合服务农庄,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梅联社区将融合特色滨海景观、渔耕文化和青年旅拍等元素,打造主题婚纱摄影小镇……
企业如何共建美丽乡村?以目前有成效的抱前村为例,抱前村已初步完成莲花池景观施工建设和三栋莲舍民宿建设,并有一栋正式运营。与村民共同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如股份合作、用工合作、经营合作等。村民既是房东又是员工,既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又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部分合作村民年均收入突破7万元,较以往提高300%。如今,抱前村基本实现11个村小组“村村有产业,村村有特色”。
“三亚将持续为企业提供政策讲解、乡村推介、出谋划策等服务,接下来将根据企业的主营业务、投资能力等情况,针对性地引导企业结合乡村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旅游’‘农业+科技’‘农业+康养’等多个产业方向,丰富产业内容,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推动乡村产业持续壮大。”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张慧膑 见习记者 邢暖)
原标题:截至目前已有近70家企业走进三亚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寻找投资机会——“农业+N”激活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