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打造“三亚样板”
牵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打造“三亚样板”

编者按

市第八次党代会科学描绘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极大鼓舞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热情。当前,三亚各部门各单位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实干担当、锐意进取,聚焦“六大标杆”,找准自身定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干劲投身三亚经济社会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三亚力量”。今日起,本报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专栏,全面报道全市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凝心聚力,在推动党代会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工作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大茅村村民符亚芳在大茅远洋生态村的智能玻璃温室内培育水培蔬菜。记者 李学仕 摄

“在这里工作每月约5000元收入,家里也盖起了小洋楼……”1月6日,暖洋洋的冬日阳光洒在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里,和往日一样,45岁的大茅村村民黄丽萍一早就到农业生态园观察水培蔬菜长势。得益于共享农庄创建,黄丽萍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创建共享农庄,是三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这几年,三亚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共享农庄,打造了一批精品共享农庄,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内涵,拓宽了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带动村庄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高了像黄丽萍一样越来越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三亚大力发扬敢闯敢试精神,勇当乡村改革先行者,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三亚路径”。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打造乡村振兴“三亚样板”,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鼓励发展共享农庄、特色民宿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

近年来,三亚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把共享农庄纳入三亚“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把红花共享农庄、大茅远洋生态村共享农庄、海棠稻香共享农庄等项目纳入所在村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科学谋划共享农庄的发展,实现村庄环境持续美化,百姓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亚以大茅村为试点,以产业导入和生态保护为支点,从生态、生产、生活三个方面,融合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做好村庄规划,加强农旅融合,打造一批有主题、有特色、有吸引力,能“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三亚样板”。

正在采摘火龙果的红花村村民喜笑颜开。记者 李学仕 摄

乡村振兴,产业是打开致富大门的“钥匙”。这几年,三亚依托优越的自然优势,不断引进经济效益高的品种,莲雾、百香果、豇豆、甜瓜等产业在鹿城结出硕果;积极打造热带高效农业品牌,逐渐形成了南繁、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花卉、畜牧业、海洋渔业、休闲农业及热带经济作物八大产业。

崖州区抱古村香水睡莲、崖州区北岭村黑山羊、海棠区湾坡鸭、育才生态区那受村百香果基地、天涯区台楼村燕窝果基地……回看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在三亚乡村发展的版图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印记。乡村因产业而兴,村民因产业而鼓足腰包,在发展槟榔、椰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三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探索“企业+特色产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资本、招项目、兴产业,变美丽生态为美丽经济。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丽萍说,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入学习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相关要求,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形成特色化竞争、差异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这几年,三亚充分激发“能人”的活力,创新乡村人才工作机制,通过培训方式,培养乡土人才。营造聚才揽才氛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目前,7765名南繁技术人员、2300余名本土技术人员覆盖全市涉农领域。

“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海南自贸港乡村振兴‘三亚样板’。”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王雪杉、张蒙蒙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4-05-06 07:4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6 07:2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6 07:4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3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4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3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07:49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07:5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15:51
来源:央视网
牵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打造“三亚样板”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1-08 07:39:41

编者按

市第八次党代会科学描绘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极大鼓舞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热情。当前,三亚各部门各单位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实干担当、锐意进取,聚焦“六大标杆”,找准自身定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干劲投身三亚经济社会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三亚力量”。今日起,本报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专栏,全面报道全市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凝心聚力,在推动党代会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工作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大茅村村民符亚芳在大茅远洋生态村的智能玻璃温室内培育水培蔬菜。记者 李学仕 摄

“在这里工作每月约5000元收入,家里也盖起了小洋楼……”1月6日,暖洋洋的冬日阳光洒在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里,和往日一样,45岁的大茅村村民黄丽萍一早就到农业生态园观察水培蔬菜长势。得益于共享农庄创建,黄丽萍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创建共享农庄,是三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这几年,三亚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共享农庄,打造了一批精品共享农庄,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内涵,拓宽了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带动村庄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高了像黄丽萍一样越来越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三亚大力发扬敢闯敢试精神,勇当乡村改革先行者,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三亚路径”。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打造乡村振兴“三亚样板”,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鼓励发展共享农庄、特色民宿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

近年来,三亚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把共享农庄纳入三亚“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把红花共享农庄、大茅远洋生态村共享农庄、海棠稻香共享农庄等项目纳入所在村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科学谋划共享农庄的发展,实现村庄环境持续美化,百姓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亚以大茅村为试点,以产业导入和生态保护为支点,从生态、生产、生活三个方面,融合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做好村庄规划,加强农旅融合,打造一批有主题、有特色、有吸引力,能“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三亚样板”。

正在采摘火龙果的红花村村民喜笑颜开。记者 李学仕 摄

乡村振兴,产业是打开致富大门的“钥匙”。这几年,三亚依托优越的自然优势,不断引进经济效益高的品种,莲雾、百香果、豇豆、甜瓜等产业在鹿城结出硕果;积极打造热带高效农业品牌,逐渐形成了南繁、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花卉、畜牧业、海洋渔业、休闲农业及热带经济作物八大产业。

崖州区抱古村香水睡莲、崖州区北岭村黑山羊、海棠区湾坡鸭、育才生态区那受村百香果基地、天涯区台楼村燕窝果基地……回看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在三亚乡村发展的版图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印记。乡村因产业而兴,村民因产业而鼓足腰包,在发展槟榔、椰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三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探索“企业+特色产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资本、招项目、兴产业,变美丽生态为美丽经济。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丽萍说,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入学习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相关要求,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形成特色化竞争、差异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这几年,三亚充分激发“能人”的活力,创新乡村人才工作机制,通过培训方式,培养乡土人才。营造聚才揽才氛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目前,7765名南繁技术人员、2300余名本土技术人员覆盖全市涉农领域。

“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海南自贸港乡村振兴‘三亚样板’。”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王雪杉、张蒙蒙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