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带啤酒三亚数字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
蓝带啤酒三亚数字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

蓝带啤酒三亚数字生产基地效果图(翻拍)。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陈聪聪 摄

三亚新闻网10月29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少珠)在吉阳区南丁北片区,总投资4.2亿元的蓝带啤酒三亚数字生产基地项目近日正式启动。该项目设计年产能达20万千升,产品涵盖普通啤酒、纯生啤酒及精酿啤酒等高端品类,将填补海南高端啤酒制造空白,带动相关产业链集聚发展,为三亚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项目一期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5亿元,年税收约5000万元。”站在项目展板前,市投促局产业发展三部副部长郭丁向记者介绍。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对接人之一,郭丁与团队多次赴肇庆登门拜访企业高管,精准解读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与三亚产业扶持政策;针对企业关心的地块条件、配套设施等核心问题,牵头组织多部门开展“一站式”答疑,以专业服务消除企业顾虑。

项目推进过程中,曾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项目所属的酒、饮料及茶加工产业未纳入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目录,企业无法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郭丁与团队迅速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创新性推动企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条目成功纳入优惠范畴,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项目初始选址的天涯绿谷片区因“五通一平”工程量大,难以按期开工。市投促局立即成立工作专班,提出地块置换方案,全程跟进保障置换流程,并协调市资规局、吉阳区等多部门,以最快速度完成南丁北片区用地的征拆、规划调整与土地平整,以高效行动坚定企业投资信心。

“问题随时提,我们即时应。”郭丁手机里的“蓝带啤酒项目”专属微信群,汇聚了投资方代表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沟通机制,成为项目推进的“加速器”。

而在吉阳区发展改革委办公室,副主任赵彬正梳理项目最新进度表。自项目明确落地吉阳区后,该区组建攻坚专班,联动市、区两级10余个部门构建全流程保障网络,推动政府服务模式由传统“端菜”转变为项目“点菜”、部门“配菜”、精准“做菜”,第一时间完成能耗与基础设施需求摸底,策划临水、临电、场地平整等7大类配套项目,按轻重缓急统筹推进,打通项目启动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推出‘陪跑帮办’全链条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赵彬介绍,由吉阳区委常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服务中心专人串联市区两级审批部门,实行从窗口递件、材料填报到办件跟踪等事宜的全程代办。在营商、资规、住建等部门的支持下,创造了“上午交材料、下午完成会签”“节点零延迟流转”“节假日24小时审核”的高效纪录,以政务服务“快响应”换项目建设“加速度”。

营商环境是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关键。当前,三亚正全力构建“1+4+2”营商环境建设体系,建立23项对标国内一流的指标优化体系,在用电保障、跨境服务等领域实现效率跃升;首创“审批要点标准化”“亮码检查”等9项智能监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创新“营商直播间”“秒懂政务”等传播矩阵,构建起政企双向沟通的“一鹿快办”服务体系。

“政府的高效服务坚定了我们在三亚长期发展的信心。”蓝带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总监乡锦辉表示,一期投产后将启动二期10万千升生产线扩容,未来还计划在三亚布局自贸港总部,统筹海南及东南亚片区贸易结算、分销渠道管理等业务。

目前,项目用地平整、临时水电保障已全部完成。根据规划,项目将于明年7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同年8月进入试运营阶段。届时,该项目将为三亚产业升级与消费提质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标题:

24小时线上沟通机制、“陪跑帮办”全链条服务助力项目破难题

蓝带啤酒三亚数字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蓝带啤酒三亚数字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29 06:34:47

蓝带啤酒三亚数字生产基地效果图(翻拍)。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陈聪聪 摄

三亚新闻网10月29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少珠)在吉阳区南丁北片区,总投资4.2亿元的蓝带啤酒三亚数字生产基地项目近日正式启动。该项目设计年产能达20万千升,产品涵盖普通啤酒、纯生啤酒及精酿啤酒等高端品类,将填补海南高端啤酒制造空白,带动相关产业链集聚发展,为三亚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项目一期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5亿元,年税收约5000万元。”站在项目展板前,市投促局产业发展三部副部长郭丁向记者介绍。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对接人之一,郭丁与团队多次赴肇庆登门拜访企业高管,精准解读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与三亚产业扶持政策;针对企业关心的地块条件、配套设施等核心问题,牵头组织多部门开展“一站式”答疑,以专业服务消除企业顾虑。

项目推进过程中,曾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项目所属的酒、饮料及茶加工产业未纳入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目录,企业无法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郭丁与团队迅速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创新性推动企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条目成功纳入优惠范畴,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项目初始选址的天涯绿谷片区因“五通一平”工程量大,难以按期开工。市投促局立即成立工作专班,提出地块置换方案,全程跟进保障置换流程,并协调市资规局、吉阳区等多部门,以最快速度完成南丁北片区用地的征拆、规划调整与土地平整,以高效行动坚定企业投资信心。

“问题随时提,我们即时应。”郭丁手机里的“蓝带啤酒项目”专属微信群,汇聚了投资方代表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沟通机制,成为项目推进的“加速器”。

而在吉阳区发展改革委办公室,副主任赵彬正梳理项目最新进度表。自项目明确落地吉阳区后,该区组建攻坚专班,联动市、区两级10余个部门构建全流程保障网络,推动政府服务模式由传统“端菜”转变为项目“点菜”、部门“配菜”、精准“做菜”,第一时间完成能耗与基础设施需求摸底,策划临水、临电、场地平整等7大类配套项目,按轻重缓急统筹推进,打通项目启动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推出‘陪跑帮办’全链条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赵彬介绍,由吉阳区委常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服务中心专人串联市区两级审批部门,实行从窗口递件、材料填报到办件跟踪等事宜的全程代办。在营商、资规、住建等部门的支持下,创造了“上午交材料、下午完成会签”“节点零延迟流转”“节假日24小时审核”的高效纪录,以政务服务“快响应”换项目建设“加速度”。

营商环境是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关键。当前,三亚正全力构建“1+4+2”营商环境建设体系,建立23项对标国内一流的指标优化体系,在用电保障、跨境服务等领域实现效率跃升;首创“审批要点标准化”“亮码检查”等9项智能监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创新“营商直播间”“秒懂政务”等传播矩阵,构建起政企双向沟通的“一鹿快办”服务体系。

“政府的高效服务坚定了我们在三亚长期发展的信心。”蓝带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总监乡锦辉表示,一期投产后将启动二期10万千升生产线扩容,未来还计划在三亚布局自贸港总部,统筹海南及东南亚片区贸易结算、分销渠道管理等业务。

目前,项目用地平整、临时水电保障已全部完成。根据规划,项目将于明年7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同年8月进入试运营阶段。届时,该项目将为三亚产业升级与消费提质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标题:

24小时线上沟通机制、“陪跑帮办”全链条服务助力项目破难题

蓝带啤酒三亚数字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