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门前粘贴的智能化门牌。
三亚新闻网4月25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以前登记住客信息跑来跑去,现在扫二维码自己就能完成,太方便了!”4月24日,吉阳区一民宿负责人陈先生感叹。
记者了解到,陈先生口中的二维码,是由吉阳区创新推出的基层治理新举措。作为居民楼宇房屋“名片”,传统门牌功能有限,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门牌地址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适应城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吉阳区以二维码门牌为载体,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网格+民生”深度融合。
“我们从去年底就开始推行,目前已累计安装二维码门牌22735张。现在总体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计划在今年5月中旬完成42个村(社区)第一轮安装工作。”吉阳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安装的二维码门牌分为楼牌、大号门牌和中号门牌3种类型,分别安装在不同类型的建筑和场所,不仅方便了居民生活,拉近了群众和村(社区)的联系,还提高了网格员的工作效率。
记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发现,该二维码所属的地址信息、所属辖区的网格信息和网格长、网格员信息等都可以查到。此外,附近的出行服务、停车场、美食、景点和医院等便民信息也能轻松获取。
吉阳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大家还能通过扫码对房屋的人口信息进行登记上报、社会治理线索上报和出租屋信息登记上报。
二维码门牌信息全,会不会泄露隐私?对于这个问题,二维码门牌的制作方表示,二维码门楼牌的规格、样式和颜色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统一设置规范,二维编码是通过标准地址信息管理系统生成的唯一且不变的编码,不会显示或泄露居民信息,可以放心使用。
原标题:
吉阳区基层治理“码”上升级
22735张智能化门牌“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