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三亚开幕。图为大会现场。记者 李学仕 摄
三亚新闻网3月21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3月20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三亚开幕,国际化特色愈发凸显。国际种子联盟(ISF)秘书长Michael Keller、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主席崔野韩、副秘书长尤兰达·赫尔塔(Yolanda Huerta),以及亚太种子协会(APSA)秘书长Francine Sayoc等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种业国际贸易、育种创新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此外,来自荷兰、巴西、阿根廷、泰国、日本、韩国等国的相关单位负责人也出席了本次大会 。
“中国为全球种业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Michael Keller表示,期待与中国种业界深化战略协作,在种质资源交换、育种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种业营销服务及国际种子贸易等领域持续加强交流合作。
崔野韩介绍,此次大会的一大重要亮点是增设国际合作论坛,增添了诸多国际合作元素,还邀请了国外知名教授参会,共同见证中国种业发展。在国际合作论坛上,国外嘉宾分享了国际种业贸易的最新进展、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的成果,以及国外企业处理种质资源进出境问题的经验做法。同时,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也分享了海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成功经验,助力中国企业更好融入世界,开拓国际市场。中国种子协会与国内种业企业携手,共同为中国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本次论坛的国际化进程更进一步,为推动种业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种子协会与国际种子联盟将签署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聚焦种质资源交换、知识产权保护、植物检疫、侵权维权及解决途径等关键产业领域。在此框架下,双方将在种质资源、植物检疫、植物育种创新、种子相关创新、知识产权、种子营销服务及国际种子贸易等领域开展合作。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种业合作中地位逐步提升,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国种业在保持优良品种延续的同时,也在积极了解世界种业发展动向,向世界展示中国种业的发展成果,共同探讨发展机遇与挑战,促进国内外种业人互融互补。
大会期间,多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为焦点。除中国种子协会与国际种子联盟的合作签约外,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进行了三方战略合作签约。各签约方将聚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生物育种核心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等领域,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全链条式国际一流种业科技创新平台。
此外,大会还举行了南繁种业集团揭牌仪式暨揭榜挂帅项目发布、“2024年中国种业十件大事”发布以及“2024年寻找玉米高产品种”结果发布等活动,唱响国际种业发展“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