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月23日,三亚市2024年度区、市直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召开。
会上,各区、市直党(工)委书记、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党委等14家单位负责人依次就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述职。现本报对述职报告予以摘登。
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郭刚:
担当时代新使命
展现公安新作为
去年,高效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保障59国免签入境142894人次,落实签证“全省通办”“就近办”。优化民生警务,推动户政业务“全市通办”,推出9项便民利企措施,优化大型活动安全许可审批流程,建立健全“一园一企一策”机制,在简政为民、助企纾困中展现公安机关新作为。
今年,自觉将公安党建融入自贸港建设大局、融入三亚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检验党建实际成效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完善“党建+社区警务”“党建+网格治理”、“党建+联动治理”和“党建+智慧警务”,积极探索公安党建工作新举措,持续推进机关党建品牌提档升级,力争形成“一分局(支队)一品牌、一单位一特色”的公安党建工作新格局。
海棠区委书记鲁正兰:
以高质量党建
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去年,海棠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用好“联学课堂”机制,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引领自贸港建设,深入实施“三湾”工程和“三潮”体系党建创新项目,不断提升湾区区域化党建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能级。
今年,海棠区将坚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际工作开展、提升全区基层党建质效、推动各项中心工作的有力法宝。始终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持续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履行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示范带动班子成员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全力推进党建任务落实落细,深化海棠区党建品牌迭代升级、内涵外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吉阳区委书记孙德震:
持续筑牢根基强“堡垒”
扩大“理响吉阳”品牌影响力
去年,吉阳区坚持抓组织、促引领,完成大社区优化调整改革,多形式优化基层治理品牌,推出中铁“信用+楼宇”、乐天城“信用+商圈”等应用场景,半岛蓝湾“双五机制”和月川“友邻党建”品牌成为全省物业党建工作南部观摩点。15个村“积分制”推广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7个村入选全省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博后村获评全国“最美村镇”和美共富成就奖,全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增长14.5%,位居全市第一。
今年,吉阳区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精心做好宣讲文章,扩大“理响吉阳”品牌影响力。全力锻造堪当吉阳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持续夯实基层党组织堡垒强根基,深化大社区“4+N”职责定位和党建联盟带动作用,强化党建阵地建设硬支撑,建设白鹭公园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东岸、海澜、新港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天涯区委书记朱志兴:
打造更多区级特色领域
亮点工程和党建品牌
去年,天涯区坚持举旗铸魂,分类制定“6+1”工作推进措施,打造全市首家工会暖“新”食堂暨天涯区工会小哥食堂。创新推行“双报到”党员清单式管理办法,压减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17项,清理全区内外部机制牌子及制度牌子2631块,减少63%。19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20万元,水蛟村、过岭村等11个村获评“2023年海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强村”,打造天涯秋葵、希源芒果、台楼燕窝果等“天涯贡此食”农业品牌。
今年,天涯区将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载体,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建十大工程”为抓手,深入挖掘“两企三新”党组织党建特色,深入结合本行业的工作实际,在推进新业态党建、“候鸟”党建提档工程和“红色物业”攻坚工程的基础上,打造更多区级特色领域亮点工程和党建品牌。活用三亚市“新新”积分平台,深化谋篇布局,持续打造“暖‘新’聚力”党建品牌和“小哥课堂”教育品牌,推促各基层党员力量共同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
崖州区委书记樊木:
持续推进“民意清单”
党建品牌建设
去年,崖州区聚焦党建职责,狠抓思想政治建设,打造“声润崖州”理论宣讲品牌,发挥“自贸港大讲堂”“文明门下大讲堂”等宣讲阵地作用,将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圆满完成南滨居改社区工作和龙门、东信等社区撤并后续工作,在全省首创“数字政务门牌”。创新打造“先锋渔英”海上党建工程,构建“1+3+N”三级组织体系,建立四个“岸海联动”阵地,引进4个院士团队与驻点村结对共建,依托27个博士团队帮扶推动赤草村“文昌鸡”等21个项目落地。
今年,崖州区将加强党建引领意识与责任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民意清单”党建品牌建设出成效。将招才引智深度嵌入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优化“院士村长”“博士村长”党建服务机制。依托崖州区“人才工作站”“人才小院”“科技小院”等党建阵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实施重点人才培养计划,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培养一批懂农业、懂技术的“新农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育才生态区工委书记陈积明:
健全“一村一特色”
党建品牌体系
去年,育才生态区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以“党建十大工程”为主要任务,严格执行“第一议题”,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用高质量党建“链”动产业、基层治理、民生事业等中心工作推动育才高质量发展。以榴莲、榴莲蜜等特色产品为聚点,通过区、村、企业共享共通链上资源,打造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凤梨、万保红心菠萝蜜、大嘴鸟榴莲为优质品牌的强农生态产业体系。
今年,育才生态区将强化党建工作政治意识,健全“一村一特色”党建品牌体系,建强建好党建示范阵地。实施村(社区)书记“领题攻坚”行动、“两委”班子和致富带头人“双向培养”行动和乡村(社区)培智三年教育行动。继续做强做优以榴莲为主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助力乡村经济持续壮大。继续深入探索推行“心管家”治理新模式,全力打造“1+3+N”小区治理育才新样板。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腾:
点燃党建新引擎
激发党建新活力
去年,创新施行市直机关“1+6+X”党建分片包联管理机制。将直属73个党组织划分为6个党建片区,有效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市直机关“聚力服务 鹿城先锋”品牌,从2725个品牌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国优秀党建品牌”。组织1.3万余名党员进社区“双报到”,解决民生“微实事”超1.1万件。
今年,将深化市直机关“1+6+X”党建分片包联工作机制。建立片区牵头单位轮值制度和工委处级干部包片联络制度,寓管理于服务。持续开展党建“互联、互学、互促”活动。构建“五学联动”机制,积极通过示范领学、以训助学、党建联学、专题研学、工委促学等机制,引导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站位,夯实思想根基。在提升首批16个党建品牌基础上,再培育20个新品牌。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杜井冈:
推动资源共建共享
缩小教育质量差距
去年,启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思政+文化”双重育人的模式,大力推进机器管招生工作,推动招生工作全流程“线上办”,实现“阳光招生”。扎实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和家长“陪餐制”全覆盖。
今年,将深入推进“好校长、好教师”和“雁领天涯”工程,争取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学校合作办学项目落地。加快推进苏州中学附属三亚学校、青岛杜威教育集团国际高中项目开工建设。计划完成立才学校新建综合楼等9个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约1万个。深化集团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集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胡玉蕾: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去年,聚力“党建+医疗服务”,首推29项医事“一窗通办”、一次挂号管三天、402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惠及群众超15万人次。全省首建区域智慧审方中心、人工智能辅医系统,实现基层常见病与市级三甲医院“五个同质化”。首推“机器管处方”系统,推动大额处方等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今年,将全力推动市卫健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推动“一支部一品牌”内涵和品质提升,擦亮“医心向党”党建品牌。持续深化“党建+医疗”模式,促进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创新实践。推动医疗临床党支部深度参与科室重大事项决策,推进党建力量向基层下沉,引领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健康管理、公共卫生发展等中心工作,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钟声:
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将市属企业由16家调减为9家,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5家,动态调整“三亚市属国有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和“三亚市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配齐建强董事会,积极开展职业经理人选聘工作,更广更深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今年,将健全市属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制度清单,加快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相衔接、与改革发展中心任务相适应的国资国企党建工作新格局。持续推进“党建+”工程,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切入点”,推动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工作载体创新,做好三亚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后半篇文章。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党委副书记于沆:
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
深度融合
去年,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部署落实,构建了“1+8+N”即1个党委办公室专门负责、8个党支部落实主体责任、N名党务工作者各司其职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为崖州区长山村困难群众解决“微心愿”,组织向摩羯台风受灾地区捐款14万余元,派出专家帮助文昌受灾养殖企业复工复产。
今年,将以推动实验室党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认真贯彻科技部党组和海南省委各项工作部署,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党的领导贯穿科研业务全过程,坚持党建和科研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开拓创新,增强实效。
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林海:
提升园区服务能力
为企业发展护航
去年,构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提升体系,引培高新技术企业179家,年度登记入库科技型及创新型中小企业363家,实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零突破”。在全省创新推出“环评打捆”审批等7项举措,引入“政务晓屋”智能终端,实现全国5.5万项政务服务跨区办理。连续两年在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全省重点园区第一名。
今年,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实举措提升园区服务。完善全方位、全覆盖、全流程、全天候长效服务机制。加快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实体化运行,联动高校科研院所打通海外引才渠道,吸引更多国际人才落地园区创新创业,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数智化,为优化营商环境蓄力,让更多企业和人才感受到“科技城温度”。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梅开志:
汇聚奋进合力
激发奋进力量
去年,建成全市首个楼事会——太平金融产业港楼事会,楼事自治逐步实现。建成省内首个园区微党校——三亚中央商务区微党校,连续开展培训讲座等10余场。全年实现营收超额完成市级任务目标,“两个基地”三亚示范区加速建设,千亿级现代商贸产业集群获批创建,邮轮游艇特色产业实现历史突破,“双中心”加快建设,中粮大悦城等一批精品项目实现竣工投入使用。
今年,将充分发挥城市党建联盟、产业党建联盟纽带优势,凝聚园区企业、属地政府等多方合力,加快推进楼宇党建工作、标志性项目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金融产业、商贸产业、总部出海等特色楼宇经济集聚,逐步打造“一楼一主业、一楼一特色、一楼一品牌”,为园区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市委两新工委书记林艺平:
向“新”而行
凝“新”聚力
去年,扎实推进“两个覆盖”提质增效,创新推进产业链党建、商务楼宇党建、商圈党建,打造“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新场景,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商圈企业发展优势。发挥好全市300余家鹿城暖“新”驿站作用,着力打造“温‘新’港湾”。启动暖“新”服务季活动,推出暖“新”服务十大行动。用好“新新”积分管理平台,通过积分兑换奖励的方式鼓励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今年,将推行“互联网+”模式,同步推送支部学习内容给党员,打造“指尖课堂”,夯实两新党组织思想根基。开展好暖“新”服务十大行动,建立健全新就业群体利益协调机制,优化暖“新”驿站服务功能,继续用好“小哥课堂”“小哥食堂”“司机之家”等服务平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记者 蔡炳先 冯晨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