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低空经济,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怎样让海南低空经济飞得高、飞得好、飞得远?今年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三亚市分公司副总经理赵圣带来了一份关于紧抓低空经济政策新时机和以区域发展带动海南经济升级转型的建议。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制定了《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加强低空经济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海南省低空经济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生态,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赵圣在调研中发现,三亚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每年适宜开展通航飞行活动的天数超300天。同时,三亚在低空管控和配套设施方面也有着扎实的基础,能够为通航运行主体提供智能化、数字化管控和优质服务。然而,低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法规政策不完善、空域管理复杂、技术限制与安全风险、资金投入有限以及产业发展体系化尚未形成等问题。
赵圣建议,将三亚乃至海南南部区域及琼海作为低空经济开放“试验田”,深挖通用航空产业潜力。短途运输方面,探索构建以三亚为中心,辐射三沙、海南岛中南部等通用航空运输网络,打造海南特色通用航空运输市场;航空医疗救护方面,鼓励通航企业加强与医疗、康养机构的合作,推进航空医疗救护发展;应急救援方面,建立健全海南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完善海南航空应急救援机制。
同时,赵圣提出加快培育低空经济产业新场景新业态,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低税率、零关税等税收制度优势,吸引低空经济链上的企业布局三亚;在商业化短途运输、低空旅游消费等方面优化产业布局,催生旅游消费新场景,促进低空旅游业发展;发展城市空中交通、无人驾驶航空试验、跨海运输、海洋管理、安全巡护以及热带特色农业应用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为了保障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赵圣还建议健全政策及行业管理机制,建设低空飞行器统一管控平台、低空数字孪生数字底座和全省低空数字地图,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看得到、管得到、叫得到”的有效管控。
(三亚传媒融媒体特派记者 林林 刘少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