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亚召开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现场推进会,吹响了奋战一季度、确保‘开门红’的集结号、冲锋号,提出了加快打造海南自贸港科创高地,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三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2月22日,吉阳区委书记孙德震接受三亚日报记者专访时说道。
孙德震表示,2024年,吉阳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锚定三亚打造自贸港建设标杆和转型发展示范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出了“八个吉阳”的发展思路:一是聚力推动经济稳健运行,坚持项目为王,做好城市更新,抓好招商引资,打造更具驱动力的开放吉阳;二是聚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活力吉阳;三是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探索建立“1+4+N”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体系,打造更具软实力的创新吉阳;四是聚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五网基础设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宜居吉阳;五是聚力巩固提升生态优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打造更具示范力的诗画吉阳;六是聚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打造更具善治力的现代吉阳;七是聚力兜牢民生“三保”底线,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推进教育强区建设,深化健康吉阳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打造更具向心力的幸福吉阳;八是聚力深化政府自身建设,打造更具执行力的勤廉吉阳,积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三亚篇章贡献吉阳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打好投资扩容增效攻坚战,一方面,吉阳区锚定一季度50亿元“开门红”目标,于春节前印发了《固定资产投资六大专项行动方案》,实施了春节期间不停工、节后迅速复工复产的“春雨行动”,围绕物料供应、车辆通勤等关键环节,形成了涵盖105个项目的《春节返岗复工跟踪服务清单》,努力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促投资、促发展。另一方面,以城市更新为抓手,1至2月已完成海罗输变电新建工程等3个项目征收补偿工作,万科安居房周边道路已进场施工。
“我们将在第一季度启动市政道路荔枝沟出口路拆迁和海罗安置区一期施工,完成4块海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出让地块拆除,实现临春片区城市更新项目C-03地块挂牌出让。”孙德震表示,下一步,吉阳区将尽快实现海罗、临春、月川已拆地块挂牌出让,力争在年内完成21宗1295.4亩国有建设用地净地出让,充分利用土地空间优势,为招商引资、产业落地注入动力。
吉阳区是“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景区、1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博后、大茅等9个和美乡村。同时,万豪等国际五星酒店云集,是名副其实的滨海度假胜地。
新年伊始,吉阳区加强旅游市场整治,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举办了六盘年货节暨美食节、“吉”时已到乡村旅游文化节、趣味沙滩马拉松和鹿回头新春欢乐节、大东海新春游园会等系列活动,吸引广大市民游客来吉阳区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人数和收入不断创新高,今年春节期间,吉阳区接待游客88.21万人次,同比增长61.55 %;实现旅游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55.46%。其中博后民宿反响热烈,实现民宿收入1173.45万元,文旅消费实现“开门红”。
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和总部经济也是吉阳区的优势产业。当前,海旅超体、夏日站、天悦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万华三亚东岸商业项目、大悦城城市综合体有序建设,辖区内消费热点加速布局。据统计,2023年吉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6.39亿元,同比增长25.4%。
“此外,我们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园区引擎作用。近年来,大唐集团、阳光保险、中国铁建、保利等世界500强大型企业总部落地吉阳,五矿国际广场、太平金融产业港、中交海南总部基地、中粮·三亚大悦城中心相继落成,海语东岸(北区)、自贸港旅游航空总部及申亚金融大厦等项目稳步推进,金融集聚态势逐步显现,吉阳已然成为中国南端海岸线上一片投资沃土和兴业宝地。”孙德震表示。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