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之光照亮三亚奋进之路
党史之光照亮三亚奋进之路

百年党史砥砺初心,千秋伟业再启新程。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如信仰之炬,光照三亚。一次次涤荡心灵的深入学习,一场场“声”入人心的理论宣讲,一桩桩为民惠民的实事工程……三亚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做实学习教育、做实宣传宣讲、做实为民办事,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感悟思想伟力、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昂扬斗志,在三亚大地汇聚起踔厉奋发新时代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2021年6月2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红波和第一代西岛女民兵一起在西岛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接受党史教育。记者 袁永东 摄

创新形式载体

让党史学习热起来活起来

坚定理想信念,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每周一清晨6时30分,伴随着雄壮的国歌,西岛渔村“国旗班”的成员们手擎国旗、脚踢正步走向西岛渔村码头的升旗台,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在有着深厚红色文化积淀的西岛上空,风雨无阻。“我热爱伟大的祖国,每每升旗,眼中总是满含泪水,久久不能平静……”升旗手王丽说。

“今日,我愿与日寇决一死战,誓死守卫家园,以身殉国……”大东海社区组织青年开展红色剧本杀活动,为广大青年搭建起“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平台,以角色扮演的新形式,与先辈进行一场具有历史感的“时空对话”和“头脑风暴”。

三亚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不断创新形式,用深用活阵地载体,有效吸引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踊跃参与,自觉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亚策划推介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发布一张红色教育地图,出版一本红色地名故事书,方便广大市民游客“打卡”红色地标;组织开展“党旗接力、代代传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全市中小学校10万余名学生加入党史学习教育行列;面向青年群体,开展“七个100”系列活动,实现全市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党史学习全覆盖;推出“智慧党建”VR学习机,使党史“触手可及”,足不出户即可“实景式”学党史……种种创新举措进一步激发党史学习教育的活力,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红色场馆是浓缩历史和精神传承的集中展示。三亚充分用好梅山革命史馆、西沙海战烈士陵园、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等红色资源,以传承红色基因、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为主线,广泛开展红色情境体验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人人学党史、处处学党史的氛围愈发浓厚。一项项创新的学习举措,如同一粒粒“红色种子”,把理想信念播撒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田,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深入宣传宣讲

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三亚以强有力的创造力和执行力用足用好这部“教材”,做实宣传宣讲,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我愿将青春献给党,将青春融入到党的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大学生宣讲团成员郑琳之围绕“我把青春献给党”主题进行演讲。三亚创新推出大学生宣讲团,有效解决青少年群体在学习党史过程中参与性不强、共鸣效果较差、启发性不够的问题,用青年的话语把爱党爱国的思想进一步播撒进学生们的心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亚组建市、区、村三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采取市级领导宣讲、大学生宣讲、“4个100”宣讲、“双语”宣讲、“小喇叭”宣讲等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师生广泛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600多场,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历史、党员的故事,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市文化单位、文艺群体、文艺工作者,聚焦党史题材创作文艺作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推出《再唱山歌给党听》等一批作品,用好“周末音乐汇文化惠民演出”等群众大舞台,开展文化文艺活动近400场,有效引导广大市民游客在欣赏艺术中潜移默化学党史。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组织红色电影放映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先后展播1.9万多场次。

在天涯区疍家文化陈列馆内,一段段峥嵘岁月、一个个动人故事、一次次细致深入的讲解,全部用居民平时唠家常用的疍家话娓娓道来,大家用心听讲,交流讨论。“没有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他们是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市民吴亚彩听着听着,情绪逐渐激昂,忍不住红了眼眶。

从社区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一场场宣传宣讲形成规模、造成声势,深入透彻、扣人心弦,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有声”“润物无声”。

主动担当作为

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

村口破损的路面补好了,政务大厅办理业务更加便捷高效,大社区的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大量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众多生活在三亚的群众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也成为三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的有力见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亚各区各单位紧紧围绕“一中心、一城、一区、三重点”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啃“硬骨头”的决心,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实践动力,切实让难题破题、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红波亲自挂帅,成立解决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专班,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办法、超常规的勇气和决心、超常规的责任和担当,推动破解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该事项被列入了海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二期十大典型案例。

由市级领导带头“包案”,三亚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推动全市153件长期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化解速度全省并列第一。

“菜篮子”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三亚将“菜篮子”问题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通过畅通流通链条、推进平价网点建设、打造信息化监管系统等多种举措,抑制菜价和肉价上涨,不断帮助老百姓“省票子”。今年1至3月份,三亚22种保基本蔬菜零售均价较2021年下降26.71%;黑猪肉、白猪肉零售均价较2021年分别下降11.28%和12.14%。


在雅林常年蔬菜基地内,工人在作业。为提高“菜篮子”自给率,三亚推进常年蔬菜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1.5万亩,有效确保市民“菜篮子”“拎得轻”。记者 李学仕 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三亚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开办了游艇驾驶、叉车操作、家务操持等技能培训490期,培训3.6万人,有效拓宽了就业对象就业渠道。

“一老一小”关系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未来。三亚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儿童群体课后无人看护的社会问题;探索建立三亚市特困人员住院照料护理保险制度,全市享受特困救助供养待遇的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让特困人员享有“亲人”般的照料。

三亚全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始终把民生关切作为“第一要务”,把民生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民生福祉作为“第一标准”,集中出台一批有利于巩固民生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纠纷矛盾,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努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数说

●全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实践动力,切实将难题破题、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省级清单、市级清单、部门清单共计262项任务基本完成。

●由市级领导带头“包案”,开展集中治理,推动全市153件长期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化解速度全省并列第一。

●组建市、区、村三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师生广泛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600多场。

●各级党组织以中心组、读书班、分享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8000多场次。

(记者 符府)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党史之光照亮三亚奋进之路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4-13 07:32:23

百年党史砥砺初心,千秋伟业再启新程。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如信仰之炬,光照三亚。一次次涤荡心灵的深入学习,一场场“声”入人心的理论宣讲,一桩桩为民惠民的实事工程……三亚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做实学习教育、做实宣传宣讲、做实为民办事,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感悟思想伟力、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昂扬斗志,在三亚大地汇聚起踔厉奋发新时代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2021年6月2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红波和第一代西岛女民兵一起在西岛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接受党史教育。记者 袁永东 摄

创新形式载体

让党史学习热起来活起来

坚定理想信念,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每周一清晨6时30分,伴随着雄壮的国歌,西岛渔村“国旗班”的成员们手擎国旗、脚踢正步走向西岛渔村码头的升旗台,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在有着深厚红色文化积淀的西岛上空,风雨无阻。“我热爱伟大的祖国,每每升旗,眼中总是满含泪水,久久不能平静……”升旗手王丽说。

“今日,我愿与日寇决一死战,誓死守卫家园,以身殉国……”大东海社区组织青年开展红色剧本杀活动,为广大青年搭建起“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平台,以角色扮演的新形式,与先辈进行一场具有历史感的“时空对话”和“头脑风暴”。

三亚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不断创新形式,用深用活阵地载体,有效吸引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踊跃参与,自觉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亚策划推介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发布一张红色教育地图,出版一本红色地名故事书,方便广大市民游客“打卡”红色地标;组织开展“党旗接力、代代传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全市中小学校10万余名学生加入党史学习教育行列;面向青年群体,开展“七个100”系列活动,实现全市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党史学习全覆盖;推出“智慧党建”VR学习机,使党史“触手可及”,足不出户即可“实景式”学党史……种种创新举措进一步激发党史学习教育的活力,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红色场馆是浓缩历史和精神传承的集中展示。三亚充分用好梅山革命史馆、西沙海战烈士陵园、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等红色资源,以传承红色基因、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为主线,广泛开展红色情境体验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人人学党史、处处学党史的氛围愈发浓厚。一项项创新的学习举措,如同一粒粒“红色种子”,把理想信念播撒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田,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深入宣传宣讲

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三亚以强有力的创造力和执行力用足用好这部“教材”,做实宣传宣讲,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我愿将青春献给党,将青春融入到党的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大学生宣讲团成员郑琳之围绕“我把青春献给党”主题进行演讲。三亚创新推出大学生宣讲团,有效解决青少年群体在学习党史过程中参与性不强、共鸣效果较差、启发性不够的问题,用青年的话语把爱党爱国的思想进一步播撒进学生们的心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亚组建市、区、村三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采取市级领导宣讲、大学生宣讲、“4个100”宣讲、“双语”宣讲、“小喇叭”宣讲等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师生广泛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600多场,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历史、党员的故事,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市文化单位、文艺群体、文艺工作者,聚焦党史题材创作文艺作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推出《再唱山歌给党听》等一批作品,用好“周末音乐汇文化惠民演出”等群众大舞台,开展文化文艺活动近400场,有效引导广大市民游客在欣赏艺术中潜移默化学党史。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组织红色电影放映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先后展播1.9万多场次。

在天涯区疍家文化陈列馆内,一段段峥嵘岁月、一个个动人故事、一次次细致深入的讲解,全部用居民平时唠家常用的疍家话娓娓道来,大家用心听讲,交流讨论。“没有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他们是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市民吴亚彩听着听着,情绪逐渐激昂,忍不住红了眼眶。

从社区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一场场宣传宣讲形成规模、造成声势,深入透彻、扣人心弦,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有声”“润物无声”。

主动担当作为

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

村口破损的路面补好了,政务大厅办理业务更加便捷高效,大社区的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大量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众多生活在三亚的群众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也成为三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的有力见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亚各区各单位紧紧围绕“一中心、一城、一区、三重点”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啃“硬骨头”的决心,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实践动力,切实让难题破题、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红波亲自挂帅,成立解决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专班,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办法、超常规的勇气和决心、超常规的责任和担当,推动破解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该事项被列入了海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二期十大典型案例。

由市级领导带头“包案”,三亚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推动全市153件长期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化解速度全省并列第一。

“菜篮子”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三亚将“菜篮子”问题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通过畅通流通链条、推进平价网点建设、打造信息化监管系统等多种举措,抑制菜价和肉价上涨,不断帮助老百姓“省票子”。今年1至3月份,三亚22种保基本蔬菜零售均价较2021年下降26.71%;黑猪肉、白猪肉零售均价较2021年分别下降11.28%和12.14%。


在雅林常年蔬菜基地内,工人在作业。为提高“菜篮子”自给率,三亚推进常年蔬菜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1.5万亩,有效确保市民“菜篮子”“拎得轻”。记者 李学仕 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三亚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开办了游艇驾驶、叉车操作、家务操持等技能培训490期,培训3.6万人,有效拓宽了就业对象就业渠道。

“一老一小”关系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未来。三亚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儿童群体课后无人看护的社会问题;探索建立三亚市特困人员住院照料护理保险制度,全市享受特困救助供养待遇的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让特困人员享有“亲人”般的照料。

三亚全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始终把民生关切作为“第一要务”,把民生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民生福祉作为“第一标准”,集中出台一批有利于巩固民生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纠纷矛盾,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努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数说

●全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实践动力,切实将难题破题、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省级清单、市级清单、部门清单共计262项任务基本完成。

●由市级领导带头“包案”,开展集中治理,推动全市153件长期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化解速度全省并列第一。

●组建市、区、村三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师生广泛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600多场。

●各级党组织以中心组、读书班、分享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8000多场次。

(记者 符府)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