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众多游客在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参观游览,享受清凉时光。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琪成 摄
亚龙湾的海风卷着椰香漫过沙滩,在遮阳伞下切开冰镇西瓜,咬下的瓜肉裹着凉意滑进喉咙。沙粒被吹得微凉,浪尖碎银晃眼,暑气早被风偷换成带瓜甜的吻。
这般沁凉,在三亚很寻常。今年夏天,多个省份被热浪裹挟,位于北纬 18°的三亚,正以独有的清凉密码,解锁避暑的版图。
■自然的清凉馈赠
“一提到三亚的夏天,很多人就想到‘蒸笼’,这其实是种误解,大家快来三亚感受‘清凉一夏’。”8月3日,重庆游客郭梦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在三亚避暑的感受。
为什么说三亚的夏天是“清凉一夏”?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工程科科长张宏分析,三亚的“清凉”既有海风降温效应——夏季盛行东南风,持续的海风有效带走地表热量。同时,三亚湿度适中、散热更快——相比内陆,适中的湿度有利于汗液蒸发,体感更凉爽,而内陆高湿度易引发闷热感。
这片清凉还离不开山海对三亚的慷慨赠予。三亚森林覆盖率超过70%,织就绿色温控网。在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的雨林腹地,常年保持24℃左右的宜人温度;丰富的红树林、河流和人工湿地显著增强蒸发降温效果。
“三亚的热是‘敞亮’的,晒但不闷。”来自武汉的游客王女士坐在三亚湾沙滩的遮阳伞下,一边品尝冰镇清补凉一边说。海风带着椰香掠过皮肤,晒后的燥热很快被吹散,这是内陆高温天从未有过的体验。
■三亚降温有妙招
除了天赐的条件,三亚还有什么“凉方”?
在三亚,以绿组成的“网络”,有效降低城市温度、重塑生态肌理。
海棠湾四季酒店至海棠广场超级绿道上,总有跑步者、散步者的身影,草木郁郁葱葱,多种热带植物高低错落,为市民、游客撑起“遮阳伞”;海棠河生态公园内,草甸葱茏、树木苍翠,生态步道与骑行道串联起多样景观,游人在此惬意畅游;美丽的椰梦长廊,两侧绿植郁郁葱葱,人们行走其间,既能避开阳光,又能感受穿廊而过的海风。
骑行爱好者林先生估算过:绿道内的温度比周边马路低4℃,“树荫加上海风,傍晚骑行简直是享受。”
近年来,三亚积极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修建有盖步行空间,与绿道、慢行系统相结合,城市让人感觉越来越舒服。
“清凉因子”还存在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东岸湿地公园作为三亚市区最大的淡水湿地,26.66公顷的水域与植被构成“城市绿肾”,置身其中的体感温度比写字楼旁低 2-3℃;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的部分雨林栈道嵌入喷雾装置,让体感更舒服;迎宾路路口的安全岛遮阳棚让行人舒心地等待绿灯;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将出租车乘车点位调整至室内,新增制冷设施并配备舒适休息座椅,并将原有的绕行排队方式改为分区、有座的候车模式,有效缓解旅客在高温天气下的候车困扰……
“三亚处处好乘凉,城市降温了,我们的生活升温了。市区里有很多可以遮阳挡雨的地方,这让我感受到了城市建设中的民生温度。”市民洪女士说。
■让清凉变成常态
近年来,三亚大力推进“清凉城市”建设。
何为“清凉城市”?
《海南省清凉城市规划技术导则(试行)》明确,“清凉城市”是指基于气候适应性理念构建的城市可持续降温系统,通过生态调控与工程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科学干预城市热环境形成机制,系统性降低城市热岛强度、改善微气候环境。
自海南启动“清凉城市”建设以来,三亚立足实际与发展需求,坚持规划设计与试点示范先行,将“清凉城市”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
目前,三亚已启动《三亚市“清凉城市”规划建设技术导则》编制工作,旨在打造一套可落地的技术支撑体系。 “我们要持续打造清凉舒适的公共空间,全力解决市民游客‘出行怕晒、等候闷热’等问题。”张宏介绍,三亚将通过“科学指标管控+智慧化落地”,让市民游客真切感受到“推门见绿、举步享凉”的城市幸福感。
政策层面的支持为“清凉城市”建设保驾护航。今年1月23日,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了《三亚市绿色宜居城市规划》,明确提出借鉴新加坡“凉都”经验;在《三亚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4版)中,也明确提到通过老城片区三维立体绿化、增加城市凉爽点等措施,全力推进三亚“清凉城市”建设。
如今,三亚遴选了崖州火车站站房改扩建及站前广场提升改造工程、海棠湾滨海酒店带绿道连通项目等作为重要实践载体,将“清凉城市”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各环节。“预计至2026年底,三亚将建成首批具有示范价值的标杆项目,为热带滨海城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建设科科长彭露表示。
眼下,清凉优势正转化为经济动能。
在三亚国际免税城,“暑期购物节”叠加政府消费券,让消费者“买买买”停不下来。
亚龙湾某酒店总经理介绍,酒店推出的“雨林避暑套餐”包含雨林徒步等项目,一个多月来,酒店入住率超过90%。
体育赛事也因清凉环境焕发活力——2025世界沙滩飞盘精英邀请赛在三亚激情开赛,海风习习中,观众热情高涨。
此外,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三亚锦标赛、2025ISC系列赛三亚击剑公开赛、第八届世界厨师艺术荟、“新青年养生局”、2025年三亚国际沙滩露营嘉年华等赛事活动轮番登场,持续点燃城市活力……
因“凉”而生的“热”远不止于此。
“清凉经济”的旺盛活力,绝非高温催生出的昙花一现。它正以政策为帆、体验为桨、产业为锚,在可持续发展的航程里,奏响跨越四季的乐章。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