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办事群众:来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办事感动真不少
三亚办事群众:来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办事感动真不少


市民在自助一体机上打印个人社保信息。 记者 陈聪聪 摄

三亚新闻网8月16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林林 实习生 徐千彤记者日前在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体验办理家庭人口信息卡时发现,对于不断健全社区服务与治理创新机制,部分市民已明显感受到成效。但在拍手称快时,少部分市民仍有“心结”待解:部分业务办理不通畅以及是否能够办理更多下放事项,这些尚存的“堵点”,让市民虽然在享受舒心服务,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记者体验:

每一扇“窗口”,都有真诚的微笑

在记者体验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的服务。据悉,自成立以来,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一杯水、一折页、一台机器”,将责任全面落实到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和具体行动中。

一瓶水与群众拉近距离。“大热天骑十几分钟电动车,走进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立马就有工作人员询问我办什么业务,还给我递上一瓶水,很贴心。”来查询社保清单的陈先生表示,工作人员们热情的态度让他非常感动。“天气太热时,我们为每位前来办事的群众送上一杯水,同时询问其需要办理的事项并引导到对应的办理窗口。此外,我们还在业务办事大厅内设置手机充电台、药箱、雨具等便民设施,虽然都是很细微的工作,但能实实在在地拉近我们与居民间的距离。”榆亚大社区工作人员邢增添介绍。

一张折页让办事指南瞬间清晰。初入大社区时,记者对所要办理业务的流程、对应窗口和所需材料等步骤并不清楚,但通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引导以及一张小折页,令原本“一头雾水”的记者顿时明了。“针对前来办理业务却对当前政策、业务的具体规定不熟悉的居民,我们将办理内容、所需材料、办事程序等汇编成‘折页’,对业务进行详细说明,全面又清晰,让大家一看就懂。”榆亚大社区工作人员庄善奇说。“这个挺方便的,我将‘折页’拿回家后就一直保存,有家人去办业务,我都会提前看一下要准备些什么,提醒他们,以防遗漏。”红沙社区居民陈太钦说。

一台机器促业务快办尽办。“提升业务办理速度,我们目前主要通过协助前来办事的居民使用‘一鹿快办丨三亚政务服务智慧终端’,进行线上办理,不但省去了办事居民携带多种证件的麻烦,也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庄善奇说

为真正实现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榆亚大社区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让便民服务终端“住”进办事大厅,实现各村居社区办事群众“家门口”办事。通过工作人员指导协助,居民自行办理的方式,扩大了政务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覆盖区域。“这台机子挺方便,去买菜的路上就能查社保,打印还不收费。”陈先生说。邢增添说:“除了‘一鹿快办’机器外,我们还与企业合作,设置了充值天然气费用的机子,让附近居民到大社区就可以办理充值业务,目前便民业务仍在不断增加。”

■居民声音:

渴望窗口让便民服务更加便民

受疫情影响,记者体验时,榆亚大社区内原本提供的多项服务并未正常运行。“暑假期间,我们与群众艺术馆开展了‘为民办事实 文化普惠’公益课堂活动,每到上课时间,都会有数十名小朋友到这里。”榆亚大社区工作人员石百宽表示,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咖啡书吧、亲子乐园迷你屋、心理咨询室、多功能放映厅、长者康体中心等多种服务设施,不定期联合部门或企业一起开展活动,基本实现满足辖区居民办事议事、健康娱乐、求医求助、便民利民服务等多种需要。

但从部分居民以及大社区工作人员的反馈来看,对于他们而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渴望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更上一层楼”。“目前,榆亚大社区内服务事项的覆盖范围还是少了些,希望能再增加。”红沙居民刘女士说。“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希望能明确值班时间。”大东海社区居民林先生说。大社区工作人员石百宽说:“还是希望能进一步扩大大社区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走进大社区。”

据了解,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承接办理事项涉及民政、卫生和计划生育、人社、医疗保障、残疾人工作、住建、农业农村、综合类等8大类43项业务。其中,负责对接办理的业务有36项,办结业务7项。榆亚大社区承接办理事项虽然十分丰富,但据了解,相较于市里其他大社区而言,仍显得“有点少”。以崖州湾科技城大社区为例,其共承接市、区下放的9个部门55项业务,不仅业务数量多,惠及人群范围更为广泛。

“目前,榆亚大社区事务受理服务部正积极参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跟班学习,同时和吉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对接,着力解决部分业务办理不通畅和能够办理更多下放事项,真正做到打通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榆亚大社区打造办事便捷、用心服务的良好形象。”庄善奇说。

责任编辑:姜晓莹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三亚办事群众:来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办事感动真不少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1-08-16 08:47:03


市民在自助一体机上打印个人社保信息。 记者 陈聪聪 摄

三亚新闻网8月16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林林 实习生 徐千彤记者日前在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体验办理家庭人口信息卡时发现,对于不断健全社区服务与治理创新机制,部分市民已明显感受到成效。但在拍手称快时,少部分市民仍有“心结”待解:部分业务办理不通畅以及是否能够办理更多下放事项,这些尚存的“堵点”,让市民虽然在享受舒心服务,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记者体验:

每一扇“窗口”,都有真诚的微笑

在记者体验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的服务。据悉,自成立以来,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一杯水、一折页、一台机器”,将责任全面落实到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和具体行动中。

一瓶水与群众拉近距离。“大热天骑十几分钟电动车,走进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立马就有工作人员询问我办什么业务,还给我递上一瓶水,很贴心。”来查询社保清单的陈先生表示,工作人员们热情的态度让他非常感动。“天气太热时,我们为每位前来办事的群众送上一杯水,同时询问其需要办理的事项并引导到对应的办理窗口。此外,我们还在业务办事大厅内设置手机充电台、药箱、雨具等便民设施,虽然都是很细微的工作,但能实实在在地拉近我们与居民间的距离。”榆亚大社区工作人员邢增添介绍。

一张折页让办事指南瞬间清晰。初入大社区时,记者对所要办理业务的流程、对应窗口和所需材料等步骤并不清楚,但通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引导以及一张小折页,令原本“一头雾水”的记者顿时明了。“针对前来办理业务却对当前政策、业务的具体规定不熟悉的居民,我们将办理内容、所需材料、办事程序等汇编成‘折页’,对业务进行详细说明,全面又清晰,让大家一看就懂。”榆亚大社区工作人员庄善奇说。“这个挺方便的,我将‘折页’拿回家后就一直保存,有家人去办业务,我都会提前看一下要准备些什么,提醒他们,以防遗漏。”红沙社区居民陈太钦说。

一台机器促业务快办尽办。“提升业务办理速度,我们目前主要通过协助前来办事的居民使用‘一鹿快办丨三亚政务服务智慧终端’,进行线上办理,不但省去了办事居民携带多种证件的麻烦,也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庄善奇说

为真正实现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榆亚大社区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让便民服务终端“住”进办事大厅,实现各村居社区办事群众“家门口”办事。通过工作人员指导协助,居民自行办理的方式,扩大了政务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覆盖区域。“这台机子挺方便,去买菜的路上就能查社保,打印还不收费。”陈先生说。邢增添说:“除了‘一鹿快办’机器外,我们还与企业合作,设置了充值天然气费用的机子,让附近居民到大社区就可以办理充值业务,目前便民业务仍在不断增加。”

■居民声音:

渴望窗口让便民服务更加便民

受疫情影响,记者体验时,榆亚大社区内原本提供的多项服务并未正常运行。“暑假期间,我们与群众艺术馆开展了‘为民办事实 文化普惠’公益课堂活动,每到上课时间,都会有数十名小朋友到这里。”榆亚大社区工作人员石百宽表示,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咖啡书吧、亲子乐园迷你屋、心理咨询室、多功能放映厅、长者康体中心等多种服务设施,不定期联合部门或企业一起开展活动,基本实现满足辖区居民办事议事、健康娱乐、求医求助、便民利民服务等多种需要。

但从部分居民以及大社区工作人员的反馈来看,对于他们而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渴望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更上一层楼”。“目前,榆亚大社区内服务事项的覆盖范围还是少了些,希望能再增加。”红沙居民刘女士说。“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希望能明确值班时间。”大东海社区居民林先生说。大社区工作人员石百宽说:“还是希望能进一步扩大大社区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走进大社区。”

据了解,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承接办理事项涉及民政、卫生和计划生育、人社、医疗保障、残疾人工作、住建、农业农村、综合类等8大类43项业务。其中,负责对接办理的业务有36项,办结业务7项。榆亚大社区承接办理事项虽然十分丰富,但据了解,相较于市里其他大社区而言,仍显得“有点少”。以崖州湾科技城大社区为例,其共承接市、区下放的9个部门55项业务,不仅业务数量多,惠及人群范围更为广泛。

“目前,榆亚大社区事务受理服务部正积极参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跟班学习,同时和吉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对接,着力解决部分业务办理不通畅和能够办理更多下放事项,真正做到打通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榆亚大社区打造办事便捷、用心服务的良好形象。”庄善奇说。

责任编辑:姜晓莹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