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八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市第八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12月28下午召开的市第八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海南日报记者:本次党代会在严肃会风会纪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要求?具体成效如何?

答:为落实好市委工作要求,市纪委监委牵头成立了市第八次党代会秘书处纪律督查组,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以及省委换届督导组、省换届风气第二巡回督查组的指导下,构筑了集督导监督、代表团自身监督、驻团监督、暗访监督和群众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督网络,以前所未有的细致措施和强力举措,推动换届纪律和会风会纪监督细化实化信息化,为市党代会圆满召开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全程跟进、精准监督。党代会期间,纪律督查组成员24小时与代表们同吃、同住、同开会、同活动,从严从细开展全方位换届纪律和会风会纪监督工作,对会场秩序、代表参会、请假、食宿、落实疫情防控规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情况进行检查抽查136次,对会场、驻地周边餐饮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开展明察暗访42次,确保大会期间除请假人员外,参会、就餐、住宿率达到三个100%,彻底铲除搞非组织活动的滋生土壤。

二是明确纪律要求,确保知责于心、履责于行。充分发挥正反“两张清单”作用,依托《严格遵守换届纪律承诺书》,详细列明各代表团团长、监督员、党代表以及工作人员应当履行的正面责任清单,组织与会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签署承诺书,向党组织作出严格遵守换届纪律的承诺。针对换届期间易发多发的违纪违法行为类型,结合换届纪律“十严禁”要求,制定会风会纪“十二不准”,对党代会召开期间的禁止行为予以明确,确保与会人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抵制违反换届纪律行为。

三是创新监督方式,确保挺纪在前、从严监管。首次在党代会中启用智能会议签到系统,会场大门设置的电子门在代表进出会场时自动识别代表身份,进行动态签到,有效避免入口拥堵、代签错签等问题,同时紧盯手机管理,切实把好保密管理的“第一道关口”。

在与会代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市第八次党代会各项议程顺利完成,没有发生违反换届纪律或会风会纪问题,选举结果得到省委督导组、巡回督查组以及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人民网海南频道记者:首先我想了解新一届市委委员和纪委委员的总体情况,其次是今后五年,三亚将如何开展好党建工作,以及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体系的人才制度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

答:这次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选出了一个结构优、活力强的新一届市委班子和市纪委班子,圆满完成了换届任务。大会通过充分酝酿,选举产生了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市纪委委员。中共三亚市第八届委员会由委员51人、候补委员11人组成。其中,新当选的42名,占67.74%。中共三亚市第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委员31人组成,其中,新当选的23名,占74.19%。

总体来看,新一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年龄搭配合理,平均年龄48岁。文化、知识结构互补,高知识、高学历者居多。学历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38名,占61.29%,博士研究生6名。大会选举出的市纪委班子也是结构优化、搭配合理、富有战斗力的集体。

关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方面。这次党代会一个重大的标志性成果,就是确定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接下来,我们将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二是全面夯实自贸港建设基层基础;三是打造党建引领自贸港建设“三亚范例”。

关于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方面。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人才制度集成创新。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资源”工作机制,加快推动三亚市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二是加快实施人才工程。建立健全市场化评价人才、市场决定人才薪酬、市场引导人才配置的人才服务管理体系。加快实施12大人才工程。积极探索国际人才管理改革创新,以更大力度集聚优秀国际人才。三是加快构建人才引进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平台+资本+市场”的社会化引才模式和“揭榜挂帅”机制,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发挥崖州湾科技城资源聚集优势,大力培养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建设中国海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三亚分园和中国三亚旅游人才市场,打造人才资源培训和输出集散地。

三亚日报记者:本次报告中有哪些亮点?

答:关于报告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六个标杆”。这是三亚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主要体现三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彰显三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打造新标杆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六个三亚”。这既是省委对三亚的要求和期望,也是三亚未来五年发展的方向。开放是路径,创新是动力,绿色是底色,诚信是关键,幸福是重点,清廉是保障。三是“三大工程”。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是持续打造发展新动能的基础。实施产业培优提升工程,是保障三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施民生建设提升工程,是凝聚合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四是“三个行动”。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制度建设执行创新行动,着力破解三亚面临的动能不足等问题,确保以制度创新构建发展新优势。这两点都是三亚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标杆的重要抓手。

五是“八个问题”。报告郑重提出三亚未来发展需要思考并答好的八个问题,警醒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三亚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阶段性特征、面临的形势任务,体现了三亚对未来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六是“现代化热带滨海城市”。与三亚撤县设市以来坚持的旅游城市定位有一定区别,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彰显了三亚要在更多的产业上发力,打造综合性城市的新思路、新愿景。七是“32个字”的号召。报告发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勇担重任,大胆探索;增强本领,务实笃行;坚定信念,砥砺精神”的32字号召,彰显了三亚以非凡之担当、非凡之志向、非凡之精神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标杆,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作出三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记者 林林 整合)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市第八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1-12-29 08:24:34

12月28下午召开的市第八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海南日报记者:本次党代会在严肃会风会纪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要求?具体成效如何?

答:为落实好市委工作要求,市纪委监委牵头成立了市第八次党代会秘书处纪律督查组,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以及省委换届督导组、省换届风气第二巡回督查组的指导下,构筑了集督导监督、代表团自身监督、驻团监督、暗访监督和群众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督网络,以前所未有的细致措施和强力举措,推动换届纪律和会风会纪监督细化实化信息化,为市党代会圆满召开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全程跟进、精准监督。党代会期间,纪律督查组成员24小时与代表们同吃、同住、同开会、同活动,从严从细开展全方位换届纪律和会风会纪监督工作,对会场秩序、代表参会、请假、食宿、落实疫情防控规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情况进行检查抽查136次,对会场、驻地周边餐饮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开展明察暗访42次,确保大会期间除请假人员外,参会、就餐、住宿率达到三个100%,彻底铲除搞非组织活动的滋生土壤。

二是明确纪律要求,确保知责于心、履责于行。充分发挥正反“两张清单”作用,依托《严格遵守换届纪律承诺书》,详细列明各代表团团长、监督员、党代表以及工作人员应当履行的正面责任清单,组织与会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签署承诺书,向党组织作出严格遵守换届纪律的承诺。针对换届期间易发多发的违纪违法行为类型,结合换届纪律“十严禁”要求,制定会风会纪“十二不准”,对党代会召开期间的禁止行为予以明确,确保与会人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抵制违反换届纪律行为。

三是创新监督方式,确保挺纪在前、从严监管。首次在党代会中启用智能会议签到系统,会场大门设置的电子门在代表进出会场时自动识别代表身份,进行动态签到,有效避免入口拥堵、代签错签等问题,同时紧盯手机管理,切实把好保密管理的“第一道关口”。

在与会代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市第八次党代会各项议程顺利完成,没有发生违反换届纪律或会风会纪问题,选举结果得到省委督导组、巡回督查组以及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人民网海南频道记者:首先我想了解新一届市委委员和纪委委员的总体情况,其次是今后五年,三亚将如何开展好党建工作,以及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体系的人才制度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

答:这次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选出了一个结构优、活力强的新一届市委班子和市纪委班子,圆满完成了换届任务。大会通过充分酝酿,选举产生了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市纪委委员。中共三亚市第八届委员会由委员51人、候补委员11人组成。其中,新当选的42名,占67.74%。中共三亚市第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委员31人组成,其中,新当选的23名,占74.19%。

总体来看,新一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年龄搭配合理,平均年龄48岁。文化、知识结构互补,高知识、高学历者居多。学历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38名,占61.29%,博士研究生6名。大会选举出的市纪委班子也是结构优化、搭配合理、富有战斗力的集体。

关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方面。这次党代会一个重大的标志性成果,就是确定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接下来,我们将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二是全面夯实自贸港建设基层基础;三是打造党建引领自贸港建设“三亚范例”。

关于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方面。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人才制度集成创新。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资源”工作机制,加快推动三亚市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二是加快实施人才工程。建立健全市场化评价人才、市场决定人才薪酬、市场引导人才配置的人才服务管理体系。加快实施12大人才工程。积极探索国际人才管理改革创新,以更大力度集聚优秀国际人才。三是加快构建人才引进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平台+资本+市场”的社会化引才模式和“揭榜挂帅”机制,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发挥崖州湾科技城资源聚集优势,大力培养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建设中国海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三亚分园和中国三亚旅游人才市场,打造人才资源培训和输出集散地。

三亚日报记者:本次报告中有哪些亮点?

答:关于报告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六个标杆”。这是三亚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主要体现三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彰显三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打造新标杆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六个三亚”。这既是省委对三亚的要求和期望,也是三亚未来五年发展的方向。开放是路径,创新是动力,绿色是底色,诚信是关键,幸福是重点,清廉是保障。三是“三大工程”。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是持续打造发展新动能的基础。实施产业培优提升工程,是保障三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施民生建设提升工程,是凝聚合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四是“三个行动”。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制度建设执行创新行动,着力破解三亚面临的动能不足等问题,确保以制度创新构建发展新优势。这两点都是三亚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标杆的重要抓手。

五是“八个问题”。报告郑重提出三亚未来发展需要思考并答好的八个问题,警醒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三亚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阶段性特征、面临的形势任务,体现了三亚对未来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六是“现代化热带滨海城市”。与三亚撤县设市以来坚持的旅游城市定位有一定区别,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彰显了三亚要在更多的产业上发力,打造综合性城市的新思路、新愿景。七是“32个字”的号召。报告发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勇担重任,大胆探索;增强本领,务实笃行;坚定信念,砥砺精神”的32字号召,彰显了三亚以非凡之担当、非凡之志向、非凡之精神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标杆,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作出三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记者 林林 整合)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