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营商环境“治”善“制”美
三亚:营商环境“治”善“制”美

image.png

image.png

谁有更好的营商环境,谁就拥有竞争优势。近年来,在项目和企业间采访,听到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三亚的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最期盼的,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周红波强调,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中央有决策部署、省里有明确要求、三亚有迫切需要。要精准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对标国际一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为三亚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打造新标杆注入强大动能。

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五年来,三亚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打造自贸港建设新标杆的重要任务,谋定后动,勇毅进取,助企业轻装前行,加速奔跑。

■善治筑基

以理念创新引领营商环境走入“新境界”

如何答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一时代“命题”,三亚以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起笔“破题”。

这五年,三亚将“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写入纲要,融入制度,形成了“肌肉记忆”。先后出台1.0版《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2.0版《三亚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2021年实施方案》、3.0版《三亚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21-2023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并印发《三亚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考核办法》,加强考核问效。

三亚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府规章《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明确政策从优原则,在优化惠企政策兑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规范监管执法、强化问题监督等方面作出规定。

“打铁还需自身硬,《若干规定》体现了三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改善营商环境的决心。”三亚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黄晓野给予高度评价。

一系列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取决于顶层设计上的锐意进取。三亚建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组长的“双组长”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全省率先设立营商环境服务局(在市发改委加挂)。

通过设立12345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专线、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等,推动营商环境共建共治共享。今年,截至11月30日,共受理工单77585件,咨询类占比96.90%,办件结果满意率99.89%。

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目前20余个部门在人才落户、免税品进口、纳税等领域通过陪伴企业、群众办事以及暗访、调研等方式,查找和解决痛点堵点,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

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正以燎原之势在三亚全面铺开。

■转型再造

以制度创新谋求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无法办理特殊时段施工作业许可证,工程无法开始,这可怎么办?”日前,中铁十二局集团三亚至乐东铁路项目相关负责人向崖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了工程遇到的“堵点”问题。

窗口工作人员随即进入“帮办”模式,从指导怎么办、如何办,到帮助整理申报材料重新申请。不到一天时间,项目遇到的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今年7月,崖州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治“疑难杂症”,专办“办不成”的事。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课题。三亚大胆改革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今年9月,《三亚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实施细则》印发,将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单位的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服务效率都纳入评价范围。

自2020年7月起,三亚逐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办件窗口均设置了“好差评”评价器,受理或者办结通知书上也添加了可供群众扫码评价的二维码。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收到办事群众的“好差评”评价268410条,群众评价满意率达99.95%,差评整改率100%。

优服务、提速度,三亚念兹在兹,举措频频。

加快“一鹿快办”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目前三亚市审批服务事项网办率达86%,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86%的审批服务事项已纳入综合受理,66个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196个高频办理事项实现当场办结;

全市范围内实行不动产登记零收费,9项业务纳入“一小时出证”专窗,推出“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业务联办”服务,全面提速降费;

上线“天涯易贷”融资服务平台,开展“政采贷”业务,持续优化“政银保”合作机制,着力破解“融资难”问题;

创新税收征管模式,“增值税留抵退税”业务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

“非接触式”办税比例达90%以上,电子税务局实现12个事项线上线下融合办理;

……

积极推动建立线上+线下惠企政策兑现机制,在全省率先上线三亚惠企政策综合服务平台(一期),推出19项惠企事项。

“我们公司申报的各种补贴、项目等,可以实现足不出户便可以快速申请、且审批效率很高。”芒辰(海南)新媒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亚深有感触。

线上依托“海南e登记”平台、线下依托“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目前分派至三亚市注册专员审核的企业开办已压缩至1个工作日,同时免费刻制公章,提供免费寄递服务,取消购置税控盘,企业开办实现全程“零费用”和“零跑腿”。

■服务至上

以模式创新向改革“深水区”挺进

“一年多时间,我们完成投资9亿多元,这样的建设速度,在我们公司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三亚太平金融产业港项目经理王鹏说。在三亚中央商务区,太平金融产业港项目第一个享受到施工许可容缺审批承诺制改革带来的红利。

简政放权要做“减法”,优化服务要做“乘法”。

今年9月,《加快推进三亚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的措施》出台,通过减少前期审查审批事项,大力推广运用承诺制,推行区域评估代替单个项目评估、以函代证等多项审批服务改革,加快项目开工建设;重点园区积极推行“拿地即开工”改革,目前主要审批事项实现最短1天办结。

“服务专班优服务,三亚政务有温度。”日前,三亚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服务专班(以下简称“服务专班”)收到了三亚贵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感谢服务专班帮助建设项目解决“联合验收”申报问题。

以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宗旨,今年以来,服务专班共帮助项目业主完成网上申报1599项次,着力推进建设项目落地,助力三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制度是舟,服务是桨。三亚牢固树立“店小二”服务理念,持续发挥520企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服务专班、“城小二”、“审查师+审批官+商代表”等服务机制作用,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代办帮办、跟踪督办等“保姆式”服务,建立市领导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服务重点企业工作制度,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全力服务企业发展。

以三亚中央商务区为例,通过施行特别极简审批,打造“商鹿通”商事综合服务品牌,构建“审查师”+“审批官”+“商代表”模式,实现工程项目建设“五替两减三提速”,承接94项审批事权,平均办件用时由改革前的20天压缩到2天。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今年1-11月,三亚新增市场主体55774家,其中企业新增29038户、个体户新增26736户,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5.19%和55.86%。

一座城市想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升生产力,增强竞争力,非一日之效,也非一时之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亚也将持之以恒推动改善营商环境,补制度,强服务,不断释放优质营商环境的“动力”“热力”和生产力。(记者 刘佳)

原标题: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亚:营商环境“治”善“制”美

责任编辑:王雪杉 张同月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三亚:营商环境“治”善“制”美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1-12-13 08:41:08

image.png

image.png

谁有更好的营商环境,谁就拥有竞争优势。近年来,在项目和企业间采访,听到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三亚的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最期盼的,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周红波强调,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中央有决策部署、省里有明确要求、三亚有迫切需要。要精准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对标国际一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为三亚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打造新标杆注入强大动能。

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五年来,三亚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打造自贸港建设新标杆的重要任务,谋定后动,勇毅进取,助企业轻装前行,加速奔跑。

■善治筑基

以理念创新引领营商环境走入“新境界”

如何答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一时代“命题”,三亚以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起笔“破题”。

这五年,三亚将“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写入纲要,融入制度,形成了“肌肉记忆”。先后出台1.0版《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2.0版《三亚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2021年实施方案》、3.0版《三亚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21-2023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并印发《三亚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考核办法》,加强考核问效。

三亚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府规章《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明确政策从优原则,在优化惠企政策兑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规范监管执法、强化问题监督等方面作出规定。

“打铁还需自身硬,《若干规定》体现了三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改善营商环境的决心。”三亚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黄晓野给予高度评价。

一系列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取决于顶层设计上的锐意进取。三亚建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组长的“双组长”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全省率先设立营商环境服务局(在市发改委加挂)。

通过设立12345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专线、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等,推动营商环境共建共治共享。今年,截至11月30日,共受理工单77585件,咨询类占比96.90%,办件结果满意率99.89%。

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目前20余个部门在人才落户、免税品进口、纳税等领域通过陪伴企业、群众办事以及暗访、调研等方式,查找和解决痛点堵点,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

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正以燎原之势在三亚全面铺开。

■转型再造

以制度创新谋求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无法办理特殊时段施工作业许可证,工程无法开始,这可怎么办?”日前,中铁十二局集团三亚至乐东铁路项目相关负责人向崖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了工程遇到的“堵点”问题。

窗口工作人员随即进入“帮办”模式,从指导怎么办、如何办,到帮助整理申报材料重新申请。不到一天时间,项目遇到的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今年7月,崖州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治“疑难杂症”,专办“办不成”的事。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课题。三亚大胆改革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今年9月,《三亚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实施细则》印发,将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单位的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服务效率都纳入评价范围。

自2020年7月起,三亚逐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办件窗口均设置了“好差评”评价器,受理或者办结通知书上也添加了可供群众扫码评价的二维码。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收到办事群众的“好差评”评价268410条,群众评价满意率达99.95%,差评整改率100%。

优服务、提速度,三亚念兹在兹,举措频频。

加快“一鹿快办”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目前三亚市审批服务事项网办率达86%,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86%的审批服务事项已纳入综合受理,66个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196个高频办理事项实现当场办结;

全市范围内实行不动产登记零收费,9项业务纳入“一小时出证”专窗,推出“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业务联办”服务,全面提速降费;

上线“天涯易贷”融资服务平台,开展“政采贷”业务,持续优化“政银保”合作机制,着力破解“融资难”问题;

创新税收征管模式,“增值税留抵退税”业务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

“非接触式”办税比例达90%以上,电子税务局实现12个事项线上线下融合办理;

……

积极推动建立线上+线下惠企政策兑现机制,在全省率先上线三亚惠企政策综合服务平台(一期),推出19项惠企事项。

“我们公司申报的各种补贴、项目等,可以实现足不出户便可以快速申请、且审批效率很高。”芒辰(海南)新媒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亚深有感触。

线上依托“海南e登记”平台、线下依托“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目前分派至三亚市注册专员审核的企业开办已压缩至1个工作日,同时免费刻制公章,提供免费寄递服务,取消购置税控盘,企业开办实现全程“零费用”和“零跑腿”。

■服务至上

以模式创新向改革“深水区”挺进

“一年多时间,我们完成投资9亿多元,这样的建设速度,在我们公司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三亚太平金融产业港项目经理王鹏说。在三亚中央商务区,太平金融产业港项目第一个享受到施工许可容缺审批承诺制改革带来的红利。

简政放权要做“减法”,优化服务要做“乘法”。

今年9月,《加快推进三亚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的措施》出台,通过减少前期审查审批事项,大力推广运用承诺制,推行区域评估代替单个项目评估、以函代证等多项审批服务改革,加快项目开工建设;重点园区积极推行“拿地即开工”改革,目前主要审批事项实现最短1天办结。

“服务专班优服务,三亚政务有温度。”日前,三亚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服务专班(以下简称“服务专班”)收到了三亚贵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感谢服务专班帮助建设项目解决“联合验收”申报问题。

以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宗旨,今年以来,服务专班共帮助项目业主完成网上申报1599项次,着力推进建设项目落地,助力三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制度是舟,服务是桨。三亚牢固树立“店小二”服务理念,持续发挥520企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服务专班、“城小二”、“审查师+审批官+商代表”等服务机制作用,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代办帮办、跟踪督办等“保姆式”服务,建立市领导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服务重点企业工作制度,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全力服务企业发展。

以三亚中央商务区为例,通过施行特别极简审批,打造“商鹿通”商事综合服务品牌,构建“审查师”+“审批官”+“商代表”模式,实现工程项目建设“五替两减三提速”,承接94项审批事权,平均办件用时由改革前的20天压缩到2天。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今年1-11月,三亚新增市场主体55774家,其中企业新增29038户、个体户新增26736户,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5.19%和55.86%。

一座城市想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升生产力,增强竞争力,非一日之效,也非一时之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亚也将持之以恒推动改善营商环境,补制度,强服务,不断释放优质营商环境的“动力”“热力”和生产力。(记者 刘佳)

原标题: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亚:营商环境“治”善“制”美

责任编辑:王雪杉 张同月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