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着力打造改革开放发展标杆
三亚着力打造改革开放发展标杆

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 记者 李学仕 摄

今年春节期间,三亚湾海面上游艇云集。记者 李学仕 摄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更是三亚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标杆的澎湃引擎。

开放筑基,破浪前行。四年来,三亚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一步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脚步,向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政策效应逐步释放

3月21日,一批进口大型游乐设施运抵三亚,涉及货值87.5万欧元,减免税款124.8万元,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升级后的首笔业务。

“‘零关税’利好政策让我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三亚苑鼎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海朋说,该公司在三亚投资建设的旅游景区项目,计划进口大批游乐设备,这项政策极大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

这是三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打造新标杆的缩影。紧盯“1+N”政策体系及自贸港建设重点任务,三亚抓紧抓实政策早期安排,一批关键政策落地实施,各类要素加快集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政策效应正逐步释放——

离岛免税新政吸引境外消费回流,三亚域内免税店由1家增至4家,离岛免税购物金额累计超千亿元;进口自用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及游艇等“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大幅降低了企业进口成本,有利于培育旅游新业态、新热点,加快打造国际旅游消费标杆。

“两个15%”税收优惠政策力促招商引智,仅去年就有上百家企业、数百名人才享受税收优惠;贸易投资逐步自由便利,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业务接连落地,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66.7小时;跨境资金更加便利流动,首批市场化QFLP基金集中落户,全省首个全功能型双向跨境资金池落地等,开放空间进一步拓展,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为承接自贸港“早期安排”政策的重点园区,崖州湾科技城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平台,持续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各方力量资源加快集聚,一座科技新城蓄势崛起;中央商务区产业集聚态势逐步显现,国际化的区域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集聚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引领区即将照进现实。

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500强企业看好三亚发展潜力。2018年4月13日以来,截至去年底,98家世界500强企业、34家中国500强企业在三亚注册分支机构。

制度集成创新加速推进

“办公场所、人才公寓等一应俱全,企业轻松拎包入住。”2020年3月,签署三方合作协议不到一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团队就入驻用友公司出售的一栋办公楼内办公。崖州湾科技城的速度和服务,让科大讯飞海南公司总经理张树彬感触颇深。截至目前,该公司贡献税收逾1000万元。

1月6日,今年首个全市性大会——三亚市“制度执行年”行动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召开,汇聚起三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力量。

从“以医保支付改革为抓手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医改新模式到涉海旅游“一船一码”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治理新模式,从国际商事纠纷“三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到“空地组网”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三亚已有1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全省发布案例。

创新案例的不断涌现,背后是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改革促开放促创新促发展的孜孜不倦。

出台政府规章《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推行营商环境“指标长”责任制和观察员制度;完善“一鹿快办”政务服务体系,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崖州湾科技城、中央商务区分别打造“城小二”“商鹿通”服务模式,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等等,彻底破除一切阻碍发挥市场主体活力的显性制度和隐形壁垒。三亚营商环境观察员刘震表示,以前遇到企业发展和经营中的“疑难杂症”,推诿扯皮的多,到处求人的多,现在是有关部门主动给企业出主意、想办法、找门路,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

值得一提的是,三亚适时出台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和重新使用典型案例报送制度,办理容错纠错、澄清正名7例,重新使用受处理处分干部38名,对42名受处分的党员干部暖心回访,为敢于担当、踏实干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常住人口和市场主体迎来“双增长”,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3+1”主导产业呈现竞争新优势,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三亚,将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多正能量。

风劲一帆悬,扬帆正当时。三亚正着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风险防控有力有效

2月25日,三亚保税物流中心(B型)首笔跨境电商包裹,经三亚海关查验放行后,顺利交接给快递公司发出,标志着中国(三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首单跨境电商1210业务(1210为海关跨境电商保税业务代码)开通,也意味着历时一年多建设的三亚保税物流中心(B 型)正式封关运作。

加快推动全岛封关运作是现阶段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省委工作专班“口岸规划与建设”“非设关地布局与建设”“项目建设及要素保障”三个专项工作组的成员单位,三亚正加快推进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

南山港区公共查验场地、南山港区联检楼、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等封关运作设施项目“稳步快走”;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全省同步推进;未设立口岸查验机构的区域已科学布局8个综合执法点,其中港门反走私综合执法点作为省试点单位已投入实战化运行,政策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风险防控,是事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败得失的关键变量。短期治理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建立长效制度来防患于未然。

打击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防范非法集资、房地产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声势不退、力度不减,“一级识别,二级统筹,三级应对”新型税收风险管理、资金流动监测和风险预警防控等制度体系“四梁八柱”搭建完成,专项整治和长效常治齐头并进,“放得开”和“管得住”协同推进。

三亚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打造改革开放发展标杆、国际旅游消费标杆、南繁深海科创标杆、生态文明标杆、社会治理标杆、民生幸福标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三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打造新标杆而不懈奋斗。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制度改革加速推进,风险防控有力有效,三亚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快马加鞭,狠抓推进,向着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标杆的目标奋勇前进。

数说

●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1%,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

●2021年,全市新增招商注册企业1979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超6万户,同比增长40.8%

●2021年,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额219.1亿元,同比增长27%;服务贸易进出口额23.9亿元,同比增长70.9%;新设外资企业345家,同比增长118.4%;实际利用外资4.52亿美元,同比增长46%

●2021年,全市离岛免税销售额361.1亿元,同比增长74.8%,占全省同期的7成以上

●2021年,全市申报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共119家、减免税款8.78亿元;申报享受15%个人所得税的人才数为870人、减免税款7632.63万元

●2021年,全市进口“零关税”自用生产设备货值4077.9万元,进口“零关税”交通工具及游艇23艘,货值2.6亿元

●截至2021年底,全市FT账户开户主体数量增至4988个,合计开立FT主(子)账户12406个,涉及汇划资金折合人民币12.75亿元

●截至2021年底,全市完成注册QFLP基金31家(注册资本155.3亿元)和QDLP基金13家(注册资本1.75亿元),占全省首批试点名额的一半

(记者 刘少珠)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2-07-07 07:1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7-07 07:2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7-06 07:2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7-06 07:0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7-06 07:1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7-05 07:22
来源:三亚新闻网
三亚着力打造改革开放发展标杆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2-04-14 07:15:41

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 记者 李学仕 摄

今年春节期间,三亚湾海面上游艇云集。记者 李学仕 摄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更是三亚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标杆的澎湃引擎。

开放筑基,破浪前行。四年来,三亚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一步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脚步,向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政策效应逐步释放

3月21日,一批进口大型游乐设施运抵三亚,涉及货值87.5万欧元,减免税款124.8万元,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升级后的首笔业务。

“‘零关税’利好政策让我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三亚苑鼎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海朋说,该公司在三亚投资建设的旅游景区项目,计划进口大批游乐设备,这项政策极大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

这是三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打造新标杆的缩影。紧盯“1+N”政策体系及自贸港建设重点任务,三亚抓紧抓实政策早期安排,一批关键政策落地实施,各类要素加快集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政策效应正逐步释放——

离岛免税新政吸引境外消费回流,三亚域内免税店由1家增至4家,离岛免税购物金额累计超千亿元;进口自用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及游艇等“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大幅降低了企业进口成本,有利于培育旅游新业态、新热点,加快打造国际旅游消费标杆。

“两个15%”税收优惠政策力促招商引智,仅去年就有上百家企业、数百名人才享受税收优惠;贸易投资逐步自由便利,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业务接连落地,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66.7小时;跨境资金更加便利流动,首批市场化QFLP基金集中落户,全省首个全功能型双向跨境资金池落地等,开放空间进一步拓展,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为承接自贸港“早期安排”政策的重点园区,崖州湾科技城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平台,持续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各方力量资源加快集聚,一座科技新城蓄势崛起;中央商务区产业集聚态势逐步显现,国际化的区域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集聚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引领区即将照进现实。

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500强企业看好三亚发展潜力。2018年4月13日以来,截至去年底,98家世界500强企业、34家中国500强企业在三亚注册分支机构。

制度集成创新加速推进

“办公场所、人才公寓等一应俱全,企业轻松拎包入住。”2020年3月,签署三方合作协议不到一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团队就入驻用友公司出售的一栋办公楼内办公。崖州湾科技城的速度和服务,让科大讯飞海南公司总经理张树彬感触颇深。截至目前,该公司贡献税收逾1000万元。

1月6日,今年首个全市性大会——三亚市“制度执行年”行动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召开,汇聚起三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力量。

从“以医保支付改革为抓手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医改新模式到涉海旅游“一船一码”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治理新模式,从国际商事纠纷“三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到“空地组网”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三亚已有1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全省发布案例。

创新案例的不断涌现,背后是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改革促开放促创新促发展的孜孜不倦。

出台政府规章《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推行营商环境“指标长”责任制和观察员制度;完善“一鹿快办”政务服务体系,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崖州湾科技城、中央商务区分别打造“城小二”“商鹿通”服务模式,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等等,彻底破除一切阻碍发挥市场主体活力的显性制度和隐形壁垒。三亚营商环境观察员刘震表示,以前遇到企业发展和经营中的“疑难杂症”,推诿扯皮的多,到处求人的多,现在是有关部门主动给企业出主意、想办法、找门路,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

值得一提的是,三亚适时出台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和重新使用典型案例报送制度,办理容错纠错、澄清正名7例,重新使用受处理处分干部38名,对42名受处分的党员干部暖心回访,为敢于担当、踏实干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常住人口和市场主体迎来“双增长”,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3+1”主导产业呈现竞争新优势,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三亚,将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多正能量。

风劲一帆悬,扬帆正当时。三亚正着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风险防控有力有效

2月25日,三亚保税物流中心(B型)首笔跨境电商包裹,经三亚海关查验放行后,顺利交接给快递公司发出,标志着中国(三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首单跨境电商1210业务(1210为海关跨境电商保税业务代码)开通,也意味着历时一年多建设的三亚保税物流中心(B 型)正式封关运作。

加快推动全岛封关运作是现阶段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省委工作专班“口岸规划与建设”“非设关地布局与建设”“项目建设及要素保障”三个专项工作组的成员单位,三亚正加快推进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

南山港区公共查验场地、南山港区联检楼、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等封关运作设施项目“稳步快走”;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全省同步推进;未设立口岸查验机构的区域已科学布局8个综合执法点,其中港门反走私综合执法点作为省试点单位已投入实战化运行,政策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风险防控,是事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败得失的关键变量。短期治理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建立长效制度来防患于未然。

打击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防范非法集资、房地产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声势不退、力度不减,“一级识别,二级统筹,三级应对”新型税收风险管理、资金流动监测和风险预警防控等制度体系“四梁八柱”搭建完成,专项整治和长效常治齐头并进,“放得开”和“管得住”协同推进。

三亚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打造改革开放发展标杆、国际旅游消费标杆、南繁深海科创标杆、生态文明标杆、社会治理标杆、民生幸福标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三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打造新标杆而不懈奋斗。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制度改革加速推进,风险防控有力有效,三亚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快马加鞭,狠抓推进,向着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标杆的目标奋勇前进。

数说

●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1%,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

●2021年,全市新增招商注册企业1979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超6万户,同比增长40.8%

●2021年,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额219.1亿元,同比增长27%;服务贸易进出口额23.9亿元,同比增长70.9%;新设外资企业345家,同比增长118.4%;实际利用外资4.52亿美元,同比增长46%

●2021年,全市离岛免税销售额361.1亿元,同比增长74.8%,占全省同期的7成以上

●2021年,全市申报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共119家、减免税款8.78亿元;申报享受15%个人所得税的人才数为870人、减免税款7632.63万元

●2021年,全市进口“零关税”自用生产设备货值4077.9万元,进口“零关税”交通工具及游艇23艘,货值2.6亿元

●截至2021年底,全市FT账户开户主体数量增至4988个,合计开立FT主(子)账户12406个,涉及汇划资金折合人民币12.75亿元

●截至2021年底,全市完成注册QFLP基金31家(注册资本155.3亿元)和QDLP基金13家(注册资本1.75亿元),占全省首批试点名额的一半

(记者 刘少珠)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