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自古以来便被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它以米为主要原料,以水相佐,水米充分交融,不仅口感香甜,易于消化吸收,更具备补脾养胃、去浊生清的功效。
春季,正是喝粥的黄金时节。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提及“春时宜食粥”,民间也流传着“春天喝粥,胜似补药”的说法。
需要提醒的是,谷物经过熬制后,更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为防止血糖上升过快,建议糖尿病患者煮粥时,将精米换成豆类和粗粮,有助于控制血糖。另外,对于容易反酸、烧心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而言,喝粥可能会加重不适,所以应依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选择。
下面推荐几款养生粥,供大家参考。
薏苡仁山药粥
食材:薏苡仁30克、山药30克、莲子15克、红枣10枚、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薏苡仁、莲子、红枣、大米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随后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止泻。
南瓜燕麦粥
食材:南瓜200克、燕麦片100克。
做法:先将南瓜洗净,剖开去籽,切成约1厘米大小的小丁块,放入锅中,加水煮至半熟,撒入燕麦片,搅拌均匀,接着以小火煮至沸腾,再继续煨煮10分钟即可。
功效:补虚健脾、降糖止渴。
冬瓜虾米粥
食材:虾米10克、冬瓜100克、大米100克、葱少许。
做法:把冬瓜洗净切片,切成小粒备用。大米入锅淘洗干净,加水,用大火煮沸后,改中小火,放入冬瓜粒,煮至粥浓稠后,再加入虾米和葱。
功效:补中益气、利尿祛湿。
金橘小米粥
食材:金橘20克、鲜山药100克、小米50克。
做法:金橘洗净后切片备用。山药洗净去皮后切片备用。小米淘洗干净。将三者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开,再改用小火熬至米熟粥稠,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后直接食用。
功效:疏肝健脾、行气止痛、开胃消食。
薏苡仁党参粥
食材:薏苡仁30克、党参15克、粳米200克。
做法:将上述食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一般人群可放入冰糖调味;若有胃凉胃痛、大便稀溏者,可放入适量红糖调味。
功效:健脾祛湿、补益气血。但需注意,大便燥结、胃热口臭者不宜食用。
决明子菊花枸杞粥
食材:决明子9克、菊花9克、枸杞子6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3味药物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再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留下药渣,再次加水煎煮,合并两次药液,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慢火煮成稀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可用于缓解因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头晕目眩、胁肋灼痛、急躁易怒等症状。
茵陈蒲公英山药粥
食材:茵陈9克、蒲公英6克、山药15克、大枣5枚、粳米100克。
做法:将茵陈、蒲公英、山药、大枣煎煮后取汁,与粳米一同煮成稀粥食用。
功效:此粥以清利湿热功效见长,能健脾胃、解酒毒并补肾气,适合习惯性饮酒人群。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