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网友从田亮女儿“森碟”发出的视频中发现,从正面看她面部很正常,但当她将脸转到侧面时,便出现了下巴后缩的情况。
一时间“心疼森碟”“多关心森碟”成了网友们刷屏的话语,“下巴后缩”这个词也直接引爆了热搜……不过没过多久,田亮就在评论区回复了网友,“最好的矫正正在进行中,需要些时间”。
下巴后缩即下颌后缩,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发育问题,它不仅影响颜值,还可能对口腔功能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表示,下巴后缩的原因多种,包括遗传因素、牙齿萌出异常、咬下嘴唇等不良口腔习惯,尤其要警惕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诱因主要有三种
腺样体肥大是指位于鼻咽部的腺样体组织增生和肥大。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是一组位于鼻咽部顶壁和后壁交界处的淋巴组织,属于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腺样体在人出生后即存在,6~7岁时增生最明显,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鼻腔和咽喉部分或完全堵塞,影响呼吸、睡眠、生长发育及其他生理功能。
腺样体肥大患儿会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反复鼻塞流涕等一系列症状,还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影响听力。长期张口呼吸会导致颌面部发育障碍,出现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上唇上翘、面容呆滞等表现,也就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腺样体面容”。
医生表示,腺样体面容一旦形成就难以恢复,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颜值。腺样体肥大还会影响儿童睡眠质量,造成“长不高”“长不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导致腺样体肥大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感染导致的腺样体肥大,通常伴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咽痛、流涕、鼻塞等。二是过敏导致的腺样体肥大,通常表现为慢性鼻塞、流涕、打喷嚏、眼痒等过敏症状,同时伴有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口呼吸和打鼾。三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腺样体肥大,这些因素导致的腺样体肥大症状通常较为隐匿,主要表现为长期的鼻塞、口呼吸和睡眠打鼾。
腺样体肥大不一定需要手术
对于轻度的腺样体肥大、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短期出现症状的儿童,可以保守治疗,包括鼻用激素、口服抗过敏药物、减少受凉感冒等。对于持续明显打鼾、张口呼吸、憋气、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腺样体肥大导致慢性鼻窦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等情况则建议尽早手术。
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口腔、鼻腔进行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利用低温等离子进行消融切除,不需要外部切口,且手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很小。但极少数年龄小、存在过敏因素的患儿可能会因为持续反复刺激导致腺样体再次增生。
医生提醒,部分患儿术后可能会感觉喉咙不适和轻度疼痛,一般不影响进食。术后早期可能会有鼻塞、打鼾加重的情况,这是由于手术创面肿胀引起的,消肿后会缓解。同时,由于手术创面会有伪膜覆盖保护,导致术后1~2周可能会有鼻腔异味,伪膜脱落后异味会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切除腺样体不会损伤孩子的免疫系统。咽部除腺样体以外,还有众多淋巴组织,它们都可以实现免疫功能。
(记者 卢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