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答好推动高质量发展路上的“三问”答卷
三亚:答好推动高质量发展路上的“三问”答卷

如何找准三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坐标?如何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标杆?如何回应好市民游客新期待?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三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砥砺前行,奋力答好推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三问”答卷。

牢记嘱托,答好“坐标之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6次到海南考察或出席重大活动,多次嘱托三亚要“保护好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南繁硅谷”“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守好祖国南大门”。这是三亚的“国之大者”,也是三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奋进坐标”。

嘱托,声声入耳;壮志,念念于心。三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建立统学、领学、研学、联学、践学“五学联动”机制,坚持每月一期一主题,组织党员、干部通读精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学习材料,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先后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专题开办读书班,不断夯实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市级领导干部锚定三亚“奋进坐标”,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交流研讨65人次。出台《以“四个坚持”推动“四下基层”要求贯通落实到主题教育全过程各方面的若干措施》,将“四下基层”与落实主题教育各项重点措施、与推动年度重点工作等衔接起来。全市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全面梳理事关三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普遍性问题,共确定调研课题915项,开展调研2800余次。结合调查研究工作,形成《“推动发展”任务清单事项》655项,已完成655项,完成率100%。

2023年12月1日,《人民日报》以《海南三亚凤凰岛二期工程——拆除整改持续推进》为题进行宣传报道。三亚提前9个月完成凤凰岛二期工程拆除工作,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

三亚深刻认识良好生态环境是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全力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配合工作,抓好督察发现和交办问题整改,加快推进三亚红塘湾临空商贸区项目拆除及生态修复工程,打造凤凰岛二期拆除整改项目生态修复的升级版。

三亚持续推动崖州湾实验室高效入轨运行,推动合肥实验室海南量子基地、崂山实验室海南基地、汉江实验室三亚基地加快落地,成立海南省种业实验室,打造开放共享的种业、深海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培育壮大南繁种业、深海科技产业集群……三亚正成为南繁种业、深海科技创新创业高地。

同时,三亚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加强军地在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和医疗服务等领域统筹发展,完善南山科考母港、崖州中心渔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建设海南南部医疗急救中心,坚决扛起建设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守好祖国南大门的三亚担当。

担当进取,答好“标杆之问”

三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一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省委赋予三亚“当好自贸港建设标杆和转型发展示范”的责任使命。三亚自觉以“标杆”的标准要求自己,以“示范”的担当做好工作,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闯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

三亚大力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围绕准入准营、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信用场景应用、创新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推行知识产权“五合一”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海商所+”模式,破解了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开展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专项行动,以9个攻关村为重点实施对象,重点攻关破解乡村振兴短板弱项,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资产参股等多样化发展模式,激活村集体经济活力。扎实开展深化农垦改革专项行动,垦地融合示范区(点)建设、农垦居社会性资产按现状整体移交、垦区职工住房报建难问题等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从严抓好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聚焦乡村振兴、征地拆迁补偿领域7个方面33类突出问题,开展明察暗访116次,督促整改问题46个,处理乡村振兴领域违纪违法57人。专项治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合同突出问题,针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期过长、面积过大、租金过低“三过”问题,采取规范价格指导、理顺土地权属等措施,与承租方磋商,完成整改2057宗,预计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约2301.8万元。目前,全市8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21个村超百万元。

同时,三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推动“企业被动访”向“部门主动接”转变,把“企业诉求”转化为“部门责任”。落实推动规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要求,遍访全市237家规上企业,通过“六帮六问”摸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收集企业诉求390条,办结384条、办成307条,办结率、办成率在全省各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企业满意度在7个A类市县中排名第一。创新“互联网+涉企服务”模式,启动全国首个“政企约见平台”,实现“企业点名,有约必见”,企业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77次,获得一致好评。持续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全市各单位有关负责人陪群众走流程375人次,发现制度优化、流程再造和服务提升等方面问题263个,推动解决240个。推进巩固深化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出台激励干部勇担当善作为15条措施,发挥多个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民造福,答好“期待之问”

晨曦河畔,白鹭翩飞。市民或在绿草茵茵的步道、或在碧海蓝天的海边、或在鸟语花香的公园,踏着轻快的脚步轻轻唤醒鹿城。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三亚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多渠道了解群众急难愁盼,梳理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事项660项,目前已完成660项。建成投用5个区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立蔬菜公益性摊位728个,新增“菜篮子”平价网点15个。开展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实现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10385个,补充教师333名,119所中小学提供午餐午休服务,138所公办学校实现空调全覆盖。开展集中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冲刺攻坚行动,解决22个房地产项目办证难问题、16个路口交通组织渠化改造及一批涉企历史遗留问题。有序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化解信访积案,有效化解信访积案27个。

另外,三亚把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2023年11月28日,三亚召开“书记讲给书记听”暨头雁交流会,13名驻村第一书记、村(社区)和“两新”党组织书记围绕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作交流发言,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的方式,推动全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

稳慎推进东岸村等“村改居”,推进21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空间布局调整,优化调整南新居等农场居辖区范围,基层服务管理网格由919个增至1323个,清理村(社区)组织不合规不规范机制牌子720块。开展“党员连万家”活动,抓好开门搞教育联学、联建、联心,访居民、访辖区单位企业、访商户市场和群众反映问题现场办、主动办、上报办等“三联三访三办”机制落实。1.3万余名在职党员下沉基层,与困难群众“结对子”5251对,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10206件。

作为旅游城市,三亚一直致力于打造“放心游”消费环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共同领衔调研旅游市场乱象问题,从不同角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扎实开展“旅行社经营乱象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完善由旅游警察支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和各行政执法部门组成的“四位一体”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对全市范围内103家重点旅行社、景区导游和购物点全面排查,发现问题18个,责令全部立行立改,将1家旅行社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建好用好“三亚放心游”平台,创新“智慧+信用”旅游消费市场监管机制,打出“三个一(一户一码、一秤一员、一业一标)+云监管+红黄牌”组合拳,建立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

一串串数字、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成效,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提升着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句句嘱托,殷殷期盼;厚望如山,催人奋进。

如红日东升,如大海奔涌,如长风浩荡,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从鹿城的热土上迸发,向着梦想前进。三亚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扎扎实实开展好主题教育,以“满格状态”冲刺“三问答卷”。久久为功,相信一定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记者 冯晨阳)

责任编辑:姜晓莹 林祺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三亚:答好推动高质量发展路上的“三问”答卷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1-16 07:39:00

如何找准三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坐标?如何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标杆?如何回应好市民游客新期待?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三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砥砺前行,奋力答好推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三问”答卷。

牢记嘱托,答好“坐标之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6次到海南考察或出席重大活动,多次嘱托三亚要“保护好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南繁硅谷”“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守好祖国南大门”。这是三亚的“国之大者”,也是三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奋进坐标”。

嘱托,声声入耳;壮志,念念于心。三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建立统学、领学、研学、联学、践学“五学联动”机制,坚持每月一期一主题,组织党员、干部通读精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学习材料,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先后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专题开办读书班,不断夯实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市级领导干部锚定三亚“奋进坐标”,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交流研讨65人次。出台《以“四个坚持”推动“四下基层”要求贯通落实到主题教育全过程各方面的若干措施》,将“四下基层”与落实主题教育各项重点措施、与推动年度重点工作等衔接起来。全市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全面梳理事关三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普遍性问题,共确定调研课题915项,开展调研2800余次。结合调查研究工作,形成《“推动发展”任务清单事项》655项,已完成655项,完成率100%。

2023年12月1日,《人民日报》以《海南三亚凤凰岛二期工程——拆除整改持续推进》为题进行宣传报道。三亚提前9个月完成凤凰岛二期工程拆除工作,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

三亚深刻认识良好生态环境是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全力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配合工作,抓好督察发现和交办问题整改,加快推进三亚红塘湾临空商贸区项目拆除及生态修复工程,打造凤凰岛二期拆除整改项目生态修复的升级版。

三亚持续推动崖州湾实验室高效入轨运行,推动合肥实验室海南量子基地、崂山实验室海南基地、汉江实验室三亚基地加快落地,成立海南省种业实验室,打造开放共享的种业、深海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培育壮大南繁种业、深海科技产业集群……三亚正成为南繁种业、深海科技创新创业高地。

同时,三亚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加强军地在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和医疗服务等领域统筹发展,完善南山科考母港、崖州中心渔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建设海南南部医疗急救中心,坚决扛起建设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守好祖国南大门的三亚担当。

担当进取,答好“标杆之问”

三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一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省委赋予三亚“当好自贸港建设标杆和转型发展示范”的责任使命。三亚自觉以“标杆”的标准要求自己,以“示范”的担当做好工作,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闯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

三亚大力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围绕准入准营、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信用场景应用、创新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推行知识产权“五合一”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海商所+”模式,破解了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开展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专项行动,以9个攻关村为重点实施对象,重点攻关破解乡村振兴短板弱项,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资产参股等多样化发展模式,激活村集体经济活力。扎实开展深化农垦改革专项行动,垦地融合示范区(点)建设、农垦居社会性资产按现状整体移交、垦区职工住房报建难问题等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从严抓好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聚焦乡村振兴、征地拆迁补偿领域7个方面33类突出问题,开展明察暗访116次,督促整改问题46个,处理乡村振兴领域违纪违法57人。专项治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合同突出问题,针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期过长、面积过大、租金过低“三过”问题,采取规范价格指导、理顺土地权属等措施,与承租方磋商,完成整改2057宗,预计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约2301.8万元。目前,全市8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21个村超百万元。

同时,三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推动“企业被动访”向“部门主动接”转变,把“企业诉求”转化为“部门责任”。落实推动规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要求,遍访全市237家规上企业,通过“六帮六问”摸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收集企业诉求390条,办结384条、办成307条,办结率、办成率在全省各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企业满意度在7个A类市县中排名第一。创新“互联网+涉企服务”模式,启动全国首个“政企约见平台”,实现“企业点名,有约必见”,企业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77次,获得一致好评。持续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全市各单位有关负责人陪群众走流程375人次,发现制度优化、流程再造和服务提升等方面问题263个,推动解决240个。推进巩固深化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出台激励干部勇担当善作为15条措施,发挥多个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民造福,答好“期待之问”

晨曦河畔,白鹭翩飞。市民或在绿草茵茵的步道、或在碧海蓝天的海边、或在鸟语花香的公园,踏着轻快的脚步轻轻唤醒鹿城。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三亚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多渠道了解群众急难愁盼,梳理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事项660项,目前已完成660项。建成投用5个区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立蔬菜公益性摊位728个,新增“菜篮子”平价网点15个。开展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实现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10385个,补充教师333名,119所中小学提供午餐午休服务,138所公办学校实现空调全覆盖。开展集中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冲刺攻坚行动,解决22个房地产项目办证难问题、16个路口交通组织渠化改造及一批涉企历史遗留问题。有序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化解信访积案,有效化解信访积案27个。

另外,三亚把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2023年11月28日,三亚召开“书记讲给书记听”暨头雁交流会,13名驻村第一书记、村(社区)和“两新”党组织书记围绕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作交流发言,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的方式,推动全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

稳慎推进东岸村等“村改居”,推进21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空间布局调整,优化调整南新居等农场居辖区范围,基层服务管理网格由919个增至1323个,清理村(社区)组织不合规不规范机制牌子720块。开展“党员连万家”活动,抓好开门搞教育联学、联建、联心,访居民、访辖区单位企业、访商户市场和群众反映问题现场办、主动办、上报办等“三联三访三办”机制落实。1.3万余名在职党员下沉基层,与困难群众“结对子”5251对,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10206件。

作为旅游城市,三亚一直致力于打造“放心游”消费环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共同领衔调研旅游市场乱象问题,从不同角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扎实开展“旅行社经营乱象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完善由旅游警察支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和各行政执法部门组成的“四位一体”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对全市范围内103家重点旅行社、景区导游和购物点全面排查,发现问题18个,责令全部立行立改,将1家旅行社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建好用好“三亚放心游”平台,创新“智慧+信用”旅游消费市场监管机制,打出“三个一(一户一码、一秤一员、一业一标)+云监管+红黄牌”组合拳,建立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

一串串数字、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成效,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提升着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句句嘱托,殷殷期盼;厚望如山,催人奋进。

如红日东升,如大海奔涌,如长风浩荡,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从鹿城的热土上迸发,向着梦想前进。三亚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扎扎实实开展好主题教育,以“满格状态”冲刺“三问答卷”。久久为功,相信一定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记者 冯晨阳)

责任编辑:姜晓莹 林祺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