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春光正盛。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新中式服饰,特别是“新春战袍”马面裙,依然保持着较高人气。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展馆内,众多老字号推陈出新,推出众多新中式服饰和“国潮”商品,吸引观众驻足观赏。
老字号新“潮”澎湃
北京稻香村的点心盲盒、金陵金箔的摆件、“陈李济”的陈皮……本届消博会开幕后,众多老字号产品大放异彩,不少品牌的展台前围满了围观咨询的人。
北京拥有中华老字号137家,这些老字号拥有深厚的品牌积淀,此次北京众多老字号参加消博会,向外界传递品牌焕发新活力的信号。
金漆镶嵌博物馆、北京市珐琅厂景泰蓝博物馆将非遗工艺结合文创主题打造系列胸针、冰箱贴、配饰等主题产品;同仁堂与长春堂顺时而饮合作顺时而饮茶饮店,迎合现代年轻消费者消费新潮流;双合盛与吴裕泰联名打造茉莉花茶啤,将茉莉花清香融入醇爽啤酒中……通过巧妙融合,北京老字号成功吸引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目光,进而碰撞出创意火花,令人眼前一亮。
除了持续创新产品,一些老字号还巧妙地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独特品牌故事融入产品中,从而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北京稻香村带来了点心盲盒——“鼎”“簋”“樽”“盉”,四款与饮食相关的“青铜器”藏在粉白色的酥皮里,唯有在品尝的那一刻,方能揭开其神秘面纱。而“京味乐游”糕点礼盒,通过糕点的形式将北京的铜火锅、遛鸟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既好吃又好玩。
这些充满“国潮”范儿的点心,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多样、文化特色的追求。
在天津馆,芦庄子桂顺斋特别推出了海棠花系列糕点,以海棠花为原型,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外形精美,口感更是细腻香甜。
消博会上,金陵金箔展出了纯手工捶制的“铜铸十二生肖摆件”等系列作品,将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展现在观众眼前。
南京金陵金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理商渠道销售总监苏畅介绍,此次展出包括贴金的金牛 “牛气冲天” 、金箔画、文创产品在内的约30件展品。“参加消博会既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把我们国家级非遗向全世界推介,同时也希望接触海外的一些优秀合作伙伴,对我们的金箔产品进行定制。”
泸溪河带来了其低糖低油健康新品、新中式伴手礼礼盒以及国潮风包装网红产品等多款代表性产品,征服全球“味蕾”。泸溪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商品副总监徐华表示,期待这一南京品牌能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记者观察到,众多老字号品牌通过文化赋能,推出冰箱贴、手账本、挂饰等小巧文创产品,以此拓宽品牌传播渠道,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新国货守“正”创新
在消博会上,老字号通过文化赋能焕发出新活力,众多国货以“国潮”为切入口,推出系列既潮又好的产品,新中式服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既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不是洋品牌买不起,而是国货更有性价比。”在现场,有观众看了盛锡福的帽子后说。
在现场记者看到,盛锡福的帽子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品质优良,吸引不少观众选购。
“去年消博会上我们的展品被抢购一空,今年带来众多新品,覆盖全年龄段需求。”天津盛锡福帽业有限公司相关部室负责人张蕊介绍,希望借助消博会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将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无缝衔接,深耕产品研发与品牌升级,推出兼具品质与美感的“新国货”。
在消博会上,星世线、361度、安踏等国货品牌齐聚一堂,这些国货品牌,无论传统还是新兴,都展现出蓬勃的活力与独特魅力。
匀上·齐物东方总设计师蔡美月表示,该公司大力推行产学合一的发展模式,充分挖掘闽南特色元素,积极发展时尚产业。自消博会开幕以来,公司已与多家企业成功牵手,不仅为企业量身订制制服,还为戛纳走秀的合作商打造专属服装,助力中国时尚闪耀戛纳。
“公司通过工业化养蚕,降低了原料蚕丝价格,期望以此改变传统产业模式,推动标准化蚕丝走出国门,重现丝绸之路的辉煌。”浙江伟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周凯莉介绍,计划进一步以科技赋能蚕丝产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记者观察到,多家展商摒弃了“坐店等客”的老旧模式,一边展示商品,一边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运用数字技术深度分析用户消费习惯,精心打造“爆款”定制产品,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越来越多的国货潮品,通过消博会这个窗口被更多人看见、体验并认可。
老字号推陈出新“翻红”,新国货大胆创新“出圈”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其背后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的潮流,是文化自信在消费领域的有力彰显,唯有保证质量、持续创新、不断适应消费者的新需求,方能将“翻红”变“长红”。
(三亚传媒融媒体特派记者 蔡炳先 陈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