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消博会:“新”光“老”韵交织 绘就多彩消费盛宴
第五届消博会:“新”光“老”韵交织 绘就多彩消费盛宴

4月1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1号馆消费科技展区,真人扮演的机器人吸引嘉宾镜头。

在今年的消博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新”“老”对话精彩上演。这里的“新”,是引领时代变革的高新技术;“老”,则是历经岁月沉淀的传统文化。二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消费新画卷。

传统非遗大放异彩,尽显地域文化特色

消博会期间,走进海南馆就能看到沉香、黄花梨、山兰酒、鹧鸪茶……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或是精雕细琢,或是精心研制的海南产品背后,无不流露着时代传承下的文化气息。

步入消博会的海南馆,仿佛踏入一座海南文化的宝库。沉香散发着醇厚的香气,黄花梨制品雕刻精美,山兰酒香气扑鼻,鹧鸪茶清新雅致……琳琅满目的海南特色产品,无一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4月14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海南馆展出的鹧鸪乌梅茶。

今年,海南馆以“健康岛、旅游岛、国际岛”三大主题板块为核心,展出388件消费精品,涵盖沉香、珍珠、热带水果等海南特色产品。“网红” 主播董宇辉的助力推介,更是让海南文化搭乘网络快车,走进了千家万户。在 “与辉同行” 的直播间里,董宇辉手持一块沉香,向镜头前的观众展示道:“大家看这支沉香,油脂线细腻如丝缕,香气清雅且悠长,这不仅是海南千年文化的密码,更是匠人们世代传承的心血结晶。” 短短半小时,海南 “怡永香堂” 的沉香线香、手串等产品便被抢购一空。

在海南馆内,同样通过产品推介海南传统文化的展商,还有来自三亚的喜松堂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主打中医药健康产品的企业,此次参展,喜松堂带来了“鹧鸪乌梅茶”和“四季时令茶”两款产品。“鹧鸪茶是一款原产于我们海南的地道茶饮,有着清凉解暑的功效,我们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鹧鸪乌梅茶’,能够有更好的风味和更多的身体疗效,受到了不少观展嘉宾好评。”三亚喜松堂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行说,希望能够借此参展机会,宣传海南文化的同时,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海外市场。

这是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海南馆展出的黎纹苗银产品。

将目光投向其他展馆,同样精彩纷呈。今年消博会,湖北省交易团携50余家企业亮相,以“荆彩消费 共建支点”为主题,打造湖北名优消费品展区。其中,荆州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展出仿复制漆木器、织绣品等文创产品,呈现荆楚大地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

在宁夏馆,以非遗为主要元素的国货潮品受到观展嘉宾喜爱。从梅兰竹菊、龙凤呈祥等传统纹样,到大麦地岩画图案,作为参展商的中卫市滩羊地毯有限公司负责人、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海明带来了多件非遗技艺雕琢的产品。“中卫手工毯织造技艺已有百余年历史,此次参展,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宁夏的非遗文化。”魏海明表示。

高新科技层出不穷,迸发时代创新活力

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交相辉映的,是消博会上各类高新技术产品所展现出的蓬勃活力。

在北京馆,能看到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穿戴产品等创新成果,感受“科技+消费”场景。其中,馆内展出的OlaFriend智能体耳机,是一款接入豆包大模型,并与豆包APP深度结合的智能体耳机,支持随问随答、英语陪练、旅行导游、情绪陪伴等多项AI功能。

“看!这个机器人五官立体、皮肤细腻、动作自然,还能做很多微表情,这也太像真人了!”在辽宁馆,三台栩栩如生的AI+交互型仿生人形机器人引得过往嘉宾纷纷驻足观看。其中两款以唐代诗人李白、杜甫为原型。“李白”手握酒杯、“杜甫”手执毛笔,动作仪态潇洒肆意、惟妙惟肖。

这三台机器人出自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据现场工作人员王晓阳介绍,以李白、杜甫为原型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具备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推理能力,能够以其独有的个性和风格进行问答交流。

在上海馆,能看到来自上海天文馆的沉浸式XR大空间文旅元宇宙项目“行走的天文馆”。它将上海天文馆内近400个展项和100余件藏品进行数字转化,并通过XR+AI技术高度还原实体场馆的场景。戴上VR眼镜后,嘉宾仿佛坐上宇宙飞船,在剧情指引下,冲出太阳系,探索宇宙奥秘。

走进消博会现场,类似上述的场景比比皆是。在这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上,“新”与“老”的碰撞,“文化”与“科技”的交融数不胜数,为观众带来一场又一场视觉与思维的盛宴。

场馆外,随着自贸港持续扩大开放,中外文化交流、科技合作以及经济携手的前景愈发广阔,令人满怀期待。

(三亚传媒融媒体特派记者 陈超全) 

责任编辑:王雪杉 林祺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第五届消博会:“新”光“老”韵交织 绘就多彩消费盛宴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4-16 06:56:01

4月1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1号馆消费科技展区,真人扮演的机器人吸引嘉宾镜头。

在今年的消博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新”“老”对话精彩上演。这里的“新”,是引领时代变革的高新技术;“老”,则是历经岁月沉淀的传统文化。二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消费新画卷。

传统非遗大放异彩,尽显地域文化特色

消博会期间,走进海南馆就能看到沉香、黄花梨、山兰酒、鹧鸪茶……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或是精雕细琢,或是精心研制的海南产品背后,无不流露着时代传承下的文化气息。

步入消博会的海南馆,仿佛踏入一座海南文化的宝库。沉香散发着醇厚的香气,黄花梨制品雕刻精美,山兰酒香气扑鼻,鹧鸪茶清新雅致……琳琅满目的海南特色产品,无一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4月14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海南馆展出的鹧鸪乌梅茶。

今年,海南馆以“健康岛、旅游岛、国际岛”三大主题板块为核心,展出388件消费精品,涵盖沉香、珍珠、热带水果等海南特色产品。“网红” 主播董宇辉的助力推介,更是让海南文化搭乘网络快车,走进了千家万户。在 “与辉同行” 的直播间里,董宇辉手持一块沉香,向镜头前的观众展示道:“大家看这支沉香,油脂线细腻如丝缕,香气清雅且悠长,这不仅是海南千年文化的密码,更是匠人们世代传承的心血结晶。” 短短半小时,海南 “怡永香堂” 的沉香线香、手串等产品便被抢购一空。

在海南馆内,同样通过产品推介海南传统文化的展商,还有来自三亚的喜松堂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主打中医药健康产品的企业,此次参展,喜松堂带来了“鹧鸪乌梅茶”和“四季时令茶”两款产品。“鹧鸪茶是一款原产于我们海南的地道茶饮,有着清凉解暑的功效,我们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鹧鸪乌梅茶’,能够有更好的风味和更多的身体疗效,受到了不少观展嘉宾好评。”三亚喜松堂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行说,希望能够借此参展机会,宣传海南文化的同时,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海外市场。

这是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海南馆展出的黎纹苗银产品。

将目光投向其他展馆,同样精彩纷呈。今年消博会,湖北省交易团携50余家企业亮相,以“荆彩消费 共建支点”为主题,打造湖北名优消费品展区。其中,荆州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展出仿复制漆木器、织绣品等文创产品,呈现荆楚大地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

在宁夏馆,以非遗为主要元素的国货潮品受到观展嘉宾喜爱。从梅兰竹菊、龙凤呈祥等传统纹样,到大麦地岩画图案,作为参展商的中卫市滩羊地毯有限公司负责人、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海明带来了多件非遗技艺雕琢的产品。“中卫手工毯织造技艺已有百余年历史,此次参展,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宁夏的非遗文化。”魏海明表示。

高新科技层出不穷,迸发时代创新活力

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交相辉映的,是消博会上各类高新技术产品所展现出的蓬勃活力。

在北京馆,能看到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穿戴产品等创新成果,感受“科技+消费”场景。其中,馆内展出的OlaFriend智能体耳机,是一款接入豆包大模型,并与豆包APP深度结合的智能体耳机,支持随问随答、英语陪练、旅行导游、情绪陪伴等多项AI功能。

“看!这个机器人五官立体、皮肤细腻、动作自然,还能做很多微表情,这也太像真人了!”在辽宁馆,三台栩栩如生的AI+交互型仿生人形机器人引得过往嘉宾纷纷驻足观看。其中两款以唐代诗人李白、杜甫为原型。“李白”手握酒杯、“杜甫”手执毛笔,动作仪态潇洒肆意、惟妙惟肖。

这三台机器人出自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据现场工作人员王晓阳介绍,以李白、杜甫为原型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具备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推理能力,能够以其独有的个性和风格进行问答交流。

在上海馆,能看到来自上海天文馆的沉浸式XR大空间文旅元宇宙项目“行走的天文馆”。它将上海天文馆内近400个展项和100余件藏品进行数字转化,并通过XR+AI技术高度还原实体场馆的场景。戴上VR眼镜后,嘉宾仿佛坐上宇宙飞船,在剧情指引下,冲出太阳系,探索宇宙奥秘。

走进消博会现场,类似上述的场景比比皆是。在这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上,“新”与“老”的碰撞,“文化”与“科技”的交融数不胜数,为观众带来一场又一场视觉与思维的盛宴。

场馆外,随着自贸港持续扩大开放,中外文化交流、科技合作以及经济携手的前景愈发广阔,令人满怀期待。

(三亚传媒融媒体特派记者 陈超全) 

责任编辑:王雪杉 林祺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