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将热带雨林景观搬到橡胶林下 打造山苏菜种植特色产业
白沙将热带雨林景观搬到橡胶林下 打造山苏菜种植特色产业

漫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一种名为“鸟巢蕨”的蕨类植物随处可见。它们能附生在大树的树干上,形成“空中花园”的神奇景观。而在深山之外,它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山苏菜”,是餐桌上的“新宠”。嗅到这股风口,日前,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将“空中花园”搬到橡胶林下,形成特色足、收益高的新型产业。

3月10日,记者来到白沙牙叉镇林下山苏种植示范基地,只见橡胶林下拉起一行行黑色的遮阳布,一株株山苏菜整齐排列,张开绿油油的、锯齿状的大叶片,承接雨露与空气中的水分。“挺好种的,死亡率很低,几乎没什么病虫害。”方香村村民王凤霞正在打理基地的杂草。

“我们在2024年10月打造了这个示范基地,初期规模为40亩。”牙叉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林攀介绍称,山苏菜种苗由具有丰富种植经验和市场渠道的外地企业提供,该镇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利用农户的橡胶林下土地用于山苏菜种植,采取保底价协议收购,盘活了农户橡胶林下的闲置土地资源,为除了给农户带来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外,还给农户提供了学习新种植技术的机会。

与其他许多蔬菜不同的是,山苏属于“一次种植、多次采收”的蔬菜。采收山苏菜无需整株连根拔起,只需用剪刀剪下从中间长出的嫩叶,每次剪完叶子,它还能继续长。“一棵山苏能种约20年,只要温度、湿度适合,生长速度很快。”山苏菜基地技术员符永芳告诉记者,再等1个多月,橡胶树的叶片长出,地面光照减弱、温度降低,山苏就能进入高产期,估计10天到半个月就能采摘一次,预计年亩产量为500公斤。

山苏菜的市场前景如何?村民们告诉记者,口感很特别,既爽脆又有韧性,汁水丰富,跟常见的蔬菜不一样。林攀说,除了口感特别,山苏还富含维生素A、钙和铁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两年市场价格达每斤15元左右,投入产出比可达1:5以上。

根据目前试种情况,牙叉镇计划今年内将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预计能带动周边村民近70人稳定就业,临时用工可达3000人次。林攀说,下一步,牙叉镇将继续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富民产业。(记者 刘宁玥 通讯员 李亚萍)

责任编辑:林祺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3-11 06:4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1 06:3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1 06:3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10 07:1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09 07:3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09 07:4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3-07 11:10
来源:三亚新闻网
白沙将热带雨林景观搬到橡胶林下 打造山苏菜种植特色产业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03-11 11:45:53

漫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一种名为“鸟巢蕨”的蕨类植物随处可见。它们能附生在大树的树干上,形成“空中花园”的神奇景观。而在深山之外,它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山苏菜”,是餐桌上的“新宠”。嗅到这股风口,日前,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将“空中花园”搬到橡胶林下,形成特色足、收益高的新型产业。

3月10日,记者来到白沙牙叉镇林下山苏种植示范基地,只见橡胶林下拉起一行行黑色的遮阳布,一株株山苏菜整齐排列,张开绿油油的、锯齿状的大叶片,承接雨露与空气中的水分。“挺好种的,死亡率很低,几乎没什么病虫害。”方香村村民王凤霞正在打理基地的杂草。

“我们在2024年10月打造了这个示范基地,初期规模为40亩。”牙叉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林攀介绍称,山苏菜种苗由具有丰富种植经验和市场渠道的外地企业提供,该镇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利用农户的橡胶林下土地用于山苏菜种植,采取保底价协议收购,盘活了农户橡胶林下的闲置土地资源,为除了给农户带来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外,还给农户提供了学习新种植技术的机会。

与其他许多蔬菜不同的是,山苏属于“一次种植、多次采收”的蔬菜。采收山苏菜无需整株连根拔起,只需用剪刀剪下从中间长出的嫩叶,每次剪完叶子,它还能继续长。“一棵山苏能种约20年,只要温度、湿度适合,生长速度很快。”山苏菜基地技术员符永芳告诉记者,再等1个多月,橡胶树的叶片长出,地面光照减弱、温度降低,山苏就能进入高产期,估计10天到半个月就能采摘一次,预计年亩产量为500公斤。

山苏菜的市场前景如何?村民们告诉记者,口感很特别,既爽脆又有韧性,汁水丰富,跟常见的蔬菜不一样。林攀说,除了口感特别,山苏还富含维生素A、钙和铁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两年市场价格达每斤15元左右,投入产出比可达1:5以上。

根据目前试种情况,牙叉镇计划今年内将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预计能带动周边村民近70人稳定就业,临时用工可达3000人次。林攀说,下一步,牙叉镇将继续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富民产业。(记者 刘宁玥 通讯员 李亚萍)

责任编辑:林祺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