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电影节,他们寻光而来也成为光
奔赴电影节,他们寻光而来也成为光

9月13日,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启动全球征片拉开了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序幕。

时光荏苒,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已走过几个春秋。聚焦幕后工作组,每届电影节都可以看到志愿者们青春靓丽的身影,他们寻光而来,也成为光。

像突然出现在生活中的礼物

“因为喜欢海而来到三亚,又因为喜欢电影,让我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和大家相遇。”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包得良同学说。

包得良来自河南,从小就拥有电影梦的他,现就读于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影视编导专业。

喜欢电影,痴迷电影。就像是获得了生活中的一份意外礼物,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如此近距离接触电影。

成为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时,包得良刚上大一。

那是一次匆匆的相遇,电影节开幕式上,导演毕赣经过他面前。那一刻,两人四目相对,毕赣面对他流露出赞许的目光。虽然只是转瞬,但对于包得良而言,胜过了万语千言。

“可能这是导演的无意之举,但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包得良说,他最喜欢毕赣执导的《路边野餐》,导演将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以及对世界的看法都融入到电影里,影片中长镜头的运用如诗如画,十分耐人寻味。导演以低成本创作出优秀作品,让想要拍出自己电影的包得良充满动力。

当志愿者的经历,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包得良正在萌芽的电影梦。未来,他期待自己能深耕电影行业,希望带着自己的电影作品来参加电影节。

会继续报名当电影节志愿者

“没想到成为志愿者会帮助我找到自己的路,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陷入了迷茫,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未来。”来自山东的张育博说道。

张育博同样是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志愿者,当志愿者最开始是因为喜欢看电影。在电影节期间,他深入了解了一部电影从0到1的过程,明白了电影制作的来之不易及电影幕后的辛勤付出。星光背后无尽的深邃,是所有人朝着坚定的目标共同努力的成果。

回忆起电影节期间当志愿者的朝朝暮暮,张育博侃侃而谈。在和各个电影人的交谈中,这位青年推开了迷茫的窗,看到了脚下的路。

“对于后辈的请教,导演杨荔钠很有耐心。在她身上,我明白了电影的意义和价值,感触特别深。”看着一张张与电影人的合影,张育博讲述着当志愿者期间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都闪耀着一种叫做“热爱”的璀璨光芒。

志愿者的接力棒

“我平时喜欢剪辑小视频,写小剧本拍摄自己喜欢的生活趣事。”来自黑龙江的姑娘苏馨雨,也是一名电影爱好者。此前她花了3天时间写了7个剧本,并拍摄了《小说狂想家》,被朋友称为“脑洞鬼才”。

在新冠疫情刚发生时,她便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那段时间让她发现了不一样的人间冷暖。这次,她想报名成为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作为影视编导专业的大一新生,她希望能够为影视行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每看一部电影,都有一段收获。”苏馨雨直言,她很喜欢与别人交流电影心得感悟,每一部不同风格的艺术电影,都能让她找到创作灵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电影节的招募,让她如愿走近电影。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责任编辑:姜晓莹 见习编辑:刘维策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奔赴电影节,他们寻光而来也成为光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09-19 07:47:38

9月13日,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启动全球征片拉开了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序幕。

时光荏苒,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已走过几个春秋。聚焦幕后工作组,每届电影节都可以看到志愿者们青春靓丽的身影,他们寻光而来,也成为光。

像突然出现在生活中的礼物

“因为喜欢海而来到三亚,又因为喜欢电影,让我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和大家相遇。”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包得良同学说。

包得良来自河南,从小就拥有电影梦的他,现就读于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影视编导专业。

喜欢电影,痴迷电影。就像是获得了生活中的一份意外礼物,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如此近距离接触电影。

成为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时,包得良刚上大一。

那是一次匆匆的相遇,电影节开幕式上,导演毕赣经过他面前。那一刻,两人四目相对,毕赣面对他流露出赞许的目光。虽然只是转瞬,但对于包得良而言,胜过了万语千言。

“可能这是导演的无意之举,但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包得良说,他最喜欢毕赣执导的《路边野餐》,导演将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以及对世界的看法都融入到电影里,影片中长镜头的运用如诗如画,十分耐人寻味。导演以低成本创作出优秀作品,让想要拍出自己电影的包得良充满动力。

当志愿者的经历,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包得良正在萌芽的电影梦。未来,他期待自己能深耕电影行业,希望带着自己的电影作品来参加电影节。

会继续报名当电影节志愿者

“没想到成为志愿者会帮助我找到自己的路,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陷入了迷茫,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未来。”来自山东的张育博说道。

张育博同样是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志愿者,当志愿者最开始是因为喜欢看电影。在电影节期间,他深入了解了一部电影从0到1的过程,明白了电影制作的来之不易及电影幕后的辛勤付出。星光背后无尽的深邃,是所有人朝着坚定的目标共同努力的成果。

回忆起电影节期间当志愿者的朝朝暮暮,张育博侃侃而谈。在和各个电影人的交谈中,这位青年推开了迷茫的窗,看到了脚下的路。

“对于后辈的请教,导演杨荔钠很有耐心。在她身上,我明白了电影的意义和价值,感触特别深。”看着一张张与电影人的合影,张育博讲述着当志愿者期间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都闪耀着一种叫做“热爱”的璀璨光芒。

志愿者的接力棒

“我平时喜欢剪辑小视频,写小剧本拍摄自己喜欢的生活趣事。”来自黑龙江的姑娘苏馨雨,也是一名电影爱好者。此前她花了3天时间写了7个剧本,并拍摄了《小说狂想家》,被朋友称为“脑洞鬼才”。

在新冠疫情刚发生时,她便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那段时间让她发现了不一样的人间冷暖。这次,她想报名成为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作为影视编导专业的大一新生,她希望能够为影视行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每看一部电影,都有一段收获。”苏馨雨直言,她很喜欢与别人交流电影心得感悟,每一部不同风格的艺术电影,都能让她找到创作灵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电影节的招募,让她如愿走近电影。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责任编辑:姜晓莹 见习编辑:刘维策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