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新闻网11月14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盈盈)近日,吉阳区丹州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暖意融融,一场以“鹿城尚礼 月月讲礼”为主题的《三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解读活动正在举行,几张红凳子围出一方小天地,居民们排排坐,没有高高在上的宣讲台,只有拉家常般的贴心交流。
“大家好,今天咱们聚在一起,聊聊咱三亚人自己的‘文明公约’——《三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这可不是难懂的大道理,全是和咱们日常息息相关的实在事。”宣讲人一开口就拉近距离,“咱先说说《三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给咱三亚人量身定的‘行为规矩’。不管你是在这儿居住、工作,还是带亲戚朋友来旅游,遇到的日常事,这儿都有明确说法。”通俗易懂的开场白,瞬间点燃了大家的热情。
宣讲中,宣讲人用“大白话”把各类“底线要求”和“加分行为”讲得明明白白:从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资源不可破坏,到垃圾分类、露营垃圾随身带走的环保要求;从排队不插队、停车不占道的公共秩序规范,到不可触碰的安全红线,如高空抛物、楼道电动车充电等;从生意人设价公道不掺假,到邻里间互帮互助的相处之道。大家听得认真、记得仔细。
“我在丹州小区住了20多年,以前小区杂乱差,现在垃圾分类到位,环境干净整洁,住着太舒心了!”“今天又学到不少文明知识,这样的活动太实在了!”当地居民的分享引来一片赞同声,现场气氛愈发热烈。
这样的场景正在三亚各区持续上演,自今年10月“鹿城尚礼 月月讲礼”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各文明实践中心(站)已累计开展宣讲50余场,覆盖万余人次。通过“市级统筹、区级推进、社区落实”的三级体系,围绕八大核心内容,用接地气的形式让文明知识可听可看、易懂易行。
市委精神文明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挖掘推广宣讲中的典型做法和先进事迹;同时鼓励各区结合实际创新形式,让宣讲更贴近群众需求,推动形成“处处见礼、人人讲礼”的良好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