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新闻网10月20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黄世烽 符兰樱)进入秋季,三亚迎来旅游旺季,海鲜市场也进入销售高峰。为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天涯区司法局近日在三亚市第一农贸市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流动宣传+案例警示”模式,推动海鲜市场诚信经营。
工作人员向海鲜经营者普及相关法律法规。黄世烽 摄
“经营者与消费者交易需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严禁以次充好、调包、缺斤短两、价格欺诈……”在第一农贸市场附近的海鲜餐厅内,工作人员化身“流动宣传员”,向商户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结合“短斤缺两”“海鲜偷换”等典型案例,呼吁商户做到“货真价实、明码标价、服务热情”。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发放了“诚信经营承诺书”,50余家商户主动签署,承诺“甩干海水卖海鲜”,以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以前买海鲜总怕被坑,现在市场里到处是普法宣传,商家也主动承诺讲诚信,老百姓买东西更踏实了。”常在此采购的市民王芳女士说道。
来自湖北的游客李先生也对市场管理赞不绝口:“第一次带家人来三亚旅游,特意选在这里买海鲜品尝。环境整洁、明码标价,还有视频监控全程公开,消费体验特别好!”他表示,文明城市创建让市场既保留了热闹氛围,又提升了服务品质,“这样的管理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
天涯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鲜市场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此次普法宣传活动旨在通过法治手段引导商户规范经营,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夯实基础。通过法治宣传与诚信建设相结合,让海鲜市场“管理有序、服务优质、环境整洁”,既保留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又增添文明城市“新风尚”。
该局同时发出温馨提示:经营单位应完善视频监控设施,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和部门检查,杜绝“缺斤短两”“价格欺诈”等行为;消费者要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保存好消费凭证、视频等维权依据,发现权益受损可拨打12345热线投诉;监管部门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惩,维护市场公平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