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生态区抱安村卫生室配备的AED。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 通讯员 张伟明 摄
三亚新闻网10月19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时间就是生命。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
“急救设备,仅限紧急情况下使用。”三亚市育才医院住院部副主任张伟明介绍,日前,育才生态区抱安村卫生室的AED已经安装完成,设备旁清晰标识着心肺复苏和AED简易操作流程。作为三亚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该村AED的落地意味着偏远地区的急救“空白点”正被逐步填补。
据了解,“村卫生室除颤仪配备”是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海南将为全省1340家村卫生室配备AED,逐步补齐基层卫生室设施配备短板。近日,记者从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三亚市61家村卫生室配备的AED已经安装完成,具体分布为:天涯区15台,吉阳区5台,崖州区30台,海棠区7台,育才生态区4台。此举将进一步提高村卫生室急诊急救能力,守护农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据悉,由于心脏骤停患者需在“黄金四分钟”内完成电击除颤,才能提高救治存活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现场救护者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快速开展“电除颤”。AED是一种便携式、易操作、稍加培训就能使用的急救设备,其最大特点是无须使用者具备高水平判读心电图能力,只要根据录音指示,接通电源,按动放电按钮,即可完成心电图自动分析、除颤操作,因此被普遍誉为“救心神器”。
在临床使用AED之前,急救人员需先完成AED训练机使用等相应的课程培训,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冷静应对。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在遇到急救情况时,能准确评估患者状况,如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滞等,并能熟练操作心肺复苏及掌握相关医学流程。
心肺复苏和AED简易操作流程
评估环境安全后进入急救现场,
■一是判断意识: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
■二是呼叫:拨打急救电话120,周边取得AED,电话指导进行心肺复苏;
■三是判断呼吸:观察患者胸廓起伏5-10秒;
■四是进行心肺复苏: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五是除颤与心肺复苏:除颤后请即刻心肺复苏,如果复苏过程中患者有了反应和呼吸,则停止按压,否则应持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AED会再次分析心律,完成下一次除颤准备。
AED仅限在患者出现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的状况时使用,使用时需将患者胸口裸露,且需避开胸口外伤及植入器械。
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开盖即开机,根据语音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二步,按照示意图要求,贴牢电极片,设备开始自动分析心律;
■第三步,若语音提示“建议电击”,按下橙色的除颤键。
原标题:
三亚61家村卫生室配齐“救心神器”
助力农村急救水平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