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阳区罗蓬村委会中村小组农贸市场里十分热闹:一筐筐毛茸茸、活蹦乱跳的小鸡苗清脆地叫着,村民们有序登记,领取这份来自驻村工作队的“特殊礼物”。
“这批鸡苗品种好,个头也匀称,好养活!”刚领到75只鸡苗的脱贫户王双仔细查看着筐里的鸡苗,难掩心中的喜悦,“等养大了,一部分可以卖钱增加收入,一部分留着改善家里伙食,工作队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去了。”
村民有序领取鸡苗。冯晨阳 摄
据罗蓬村驻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发放的鸡苗均为罗牛山小脚文昌鸡,属于抗病能力和适应性强、肉质优良的品种,每户约发放75只,总数量达到5500余只。
这一精准的发放策略,并非一时兴起。在发放前期,罗蓬村驻村工作队就进行了深入的摸排,精准掌握了全村有养殖意愿且具备养殖能力的农户信息,确保鸡苗发放到有需要、能养好的农户手中。“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一发了之’,更要‘养得好、见成效’,让每一只鸡苗都能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希望。”该负责人说。
对于罗蓬村的农户们而言,养殖家禽并不陌生。近年来,在吉阳区委、区政府和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庭院养殖和林下经济,已成为罗蓬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几年,几乎年年都领鸡苗,我们都成‘老把式’了。”村民陈兰一边熟练地将鸡苗搬到电动三轮车上,一边笑着说,“有了往年积累的经验,现在怎么防疫、配料、管理,心里都有数。这些小鸡就是我们家的‘活期存折’。”多年的持续扶持,增加了农户的家庭经营收入,培养了一批有经验、有信心的养殖户,使得小家禽养殖成为罗蓬村农户稳定增收的“保险阀”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稳定器”。
“发放仅仅是第一步。”罗蓬村驻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不定期邀请农牧技术人员下村入户,提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技术指导服务,确保鸡苗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同时,工作队还将积极对接市场,利用村里的电商直播室及“罗蓬村果姐”抖音电商平台、帮扶单位购销等多种渠道,为农户谋划销路,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实现从“产”到“销”的全链条帮扶。(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通讯员 庄明凯)